-
作为自我的稻米
食物是否塑造了我们?它如何揭示出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与他人的关系?为什么人们对自己的家乡味道有很高的忠诚度而排斥他者的饮食之道?通过对稻米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记述,本书考察了人们是如何用主食这一隐喻概念化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大贯惠美子回溯了日本人自我观念的变迁正对应了历史上不同的他者——中国人和西方人。通过日本的例子,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对自我和他我的跨文化模型。 -
消逝的话语
《西方日本研究丛书·逝的话语:现代性、幻想、日本》通过各种努力追溯了失落及其幻象式恢复之间的矛盾,包括学术性的(如本土主义民俗学),制度性的(日本国有铁道公司的旅游活动),以及市政性的(远野)。同时,《西方日本研究丛书·逝的话语:现代性、幻想、日本》指出了特别的场所、活动和人超越这种恢复,在当代日本的民族的-文化的语境中保存快乐与失落的方式;还有通过话语实践及修辞的颠覆逃逸的脆弱的类型:大众演剧的戏仿表演及文字游戏,恐山上无法理解的降神咒语和鬼故事传说,远野的黑暗叙事及残存的方言。在通俗化的过程中,这些场所和活动一直让人们感到困扰,它们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样子。它们像是被压抑的可耻存在物如幽灵般的提示一样存在着,虽然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存在——然而它们又必须存在,作为现代性失落处于消逝之中的持续的提示而存在。 -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
暧昧的日本人
这是一本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 “暧昧”并非日本人独有,然而,它在日本神伤热播表现得如此极端,是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有创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从来不“暧昧”,不含糊;其“暧昧”,往往是清晰到极致的表现。 -
日本经济的悖论
-
日本社会的历史(修订版)
《日本社会的历史(修订版)》讲述的既不是“日本国”的历史也不是“日本人”的历史而是日本列岛上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溯远古文明明确列岛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从其出发点开始追问其大约1300年间持续不断、至今仍影响着“日本国”的实际作用以更为根本的依据批判明治以来的政府所选择的道路即“大日本帝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