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哪里来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评价】
萨沙以丰盈的想象将小说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以极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现了历史的样貌。——德国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我从哪里来》书写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属于全欧洲的故事。萨沙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镜》周刊
如果说德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黄金一代,萨沙·斯坦尼西奇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德国《世界报》
在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撼动欧洲之际,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是读萨沙·斯坦尼西奇的作品。——《南德意志报》
斯坦尼西奇笔下的每件事都在回答“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这个美妙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机趣而优雅的方式展开他的想象和经验,并探索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南德意志报》
萨沙·斯坦尼西奇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现代民谣歌手——《我从哪里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滚石》杂志
机智,扣人心弦,疯狂。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打开看看,绝对值得!——北德广播公司
斯坦尼西奇以浓墨重彩绘出了祖先的肖像画和自己的生平——没有半点陈词滥调,而是以艺术家的绚烂手笔。——北德广播公司
《我从哪里来》塑造了全新的叙述形式:交织漫游的故事、游戏攻略式写法,令人感动、惊叹、目不暇接。——《法兰克福汇报》
-
Jan Kempenaers - Spomenik
During the 1960s and 70s, thousands of monuments commemora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called 'Spomeniks' were built throughout the former Yugoslavia; striking monumental sculptures, with an angular geometry echoing the shapes of flowers, crystals, and macro-views of viruses or DNA. In the 1980s the Spomeniks still attracted millions of visitors from the Eastern bloc; today they are largely neglected and unknown, their symbolism lost and unwanted. Antwerp-based photographer Jan Kempenaers travelled the Balkans photographing these eerie objects, presented in this book as a powerful typological series. The beauty and mystery of the isolated, crumbling Spomeniks informs Kempenaer's enquiry into memory, found beauty, and whether former monuments can function as pure sculpture. -
米洛万·吉拉斯的政治思想演变研究
吉拉斯是20世纪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特殊”人物。本书选取吉拉斯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旨在对吉拉斯的政治思想演变的轨迹及动因作出详尽分析。作者把苏联模式在苏东国家的实践划分为确立期、弊端暴露和改革期、改革中止或失败期、僵化期、危机和崩溃期五个时期,对应着吉拉斯政治思想演变的斯大林主义者(憧憬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铁托主义者(批判与改革苏联模式)、吉拉斯主义(超越南斯拉夫改革的限度)、提出“新阶级”论(批判“共产主义体系”)和苏联模式的“异端”(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五个阶段,展示了苏东国家一类吉拉斯式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和观察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另一个独特维度,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苏联模式的利弊,更好地认识苏东国家的干部官僚化现象。 项佐涛先生虽然对米洛万•吉拉斯怀有同情,但他主要是一个学者、一个寻找事实并试图分析它们的科学家。在贝尔格莱德逗留(超过两个月)的整段时间,他都埋身在图书馆和档案馆。他发现了许多有关我父亲的不为人知却又非常重要的文件,那些来自铁托档案馆的、通常带有铁托亲手批示的文件尤为重要。 ——米洛万•吉拉斯之子 阿勒科萨•吉拉斯 优秀的研究成果不是材料的堆积,而是基于材料的再创造。为了更好地解释吉拉斯政治思想演变的动力,项佐涛试图深入吉拉斯的内心世界。为此,他采访了吉拉斯家人、朋友,采访了黑山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了解他们对吉拉斯、吉拉斯家族、黑山民族的看法。这些采访帮助他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吉拉斯性格对其思想发展的影响,而这是档案材料所无法提供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孔寒冰 -
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
《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内容简介:谈到巴尔干,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欧洲的“火药桶”这个耳熟能详的代名词,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探窗台巴尔干——欧洲这个“火药桶”那么无疑会发现,南斯拉夫则是这个“火药桶”的核心部心,回首人类刚刚告别的20世纪,世纪之初的第一次世界规模大战在这里拉开帷幕,二战期间残酷的战争和民族仇杀又在这里发生,冷战后欧洲首次大规模热战——波黑战争的硝渐尚未散尽,世纪之末的科索沃战争又成为举世尖注的焦点,而这一切与南斯拉夫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有着不解之级。本文即是对南斯拉夫民族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跨学科研究。 -
南斯拉夫史
-
斯大林与铁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