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辭彙
●導讀 《精神分析辭彙》中文版序 看到我們的《辭彙》於1967年出版後被譯成十五種語言左右,自然感到欣慰。然而,在陳教授與沈、王兩位先生等人的細心照料下,今日中文版的問世為我帶來的卻是一種全然獨特的喜悅。 以中文……。我想是尚.考克多(Jean Cocteau)轉述了畢卡索這個敏捷的回答。在畢卡索的畫前,一位女士以時常伴隨著愚蠢的自信,驚嘆道:「哎呀,完全不懂。難以理解(c'est du chinois. 這是中文)」。對此,畢卡索反駁說:「親愛的女士,中文是一種六億人說的語言」(這應是當時的數字)。 佛洛伊德最初的作品引起同一類的反應,儘管它們不是以相同的字眼表達:荒謬、可恥、無法理解。一如畢卡索,佛洛伊德回答道:「這個你所棄絕的語言,卻正是數百萬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類所說的語言。這是無意識的語言;我竭盡全力使它得以理解,翻譯它──這個陌生、神秘、尤其比其他語言都來得更為生動的語言」。那麼《夢的解析》這部精神分析的初書,若非是對我們的夢與症狀這種「中文」的辨讀,還會是什麼? 新譯本的刊行,也讓我有機會在三十年後就這項需要多年工作──一項因為加深了一段長久的友誼而更令人高興的工作──的計畫所代表的一切,提出幾點評語。 第一點:尚.拉普朗虛與我兩人時常因下列的現象感到惱火:我們的《辭彙》在某些外文版中被稱作《辭典》或,更惡劣地,《百科全書》,就好像我們允諾我們的讀者:「現在你將完全理解精神分析!」的確,辭彙與辭典之間的細緻差異或許似乎微不足道:兩者不都是以字母順序分類的方式,清點整理了日常或專門語言中的字?然而對我而言,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一種根本的差異:辭彙,正如其名便足以表示,所針對的是由一社會群體或一個人所確實使用的語彙;例如,我們可說:它豐富或貧瘠。就作者而言,它僅限於抽取出他藉以表達他所想說的話的那些字。將此特徵更推進一些,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辭彙與語言辭典不同,前者所關切的並不在於所有現存的字,而在於一個群體或一個個人賦予其特殊意義的那些字。 這帶領我到第二點。雖然我們的序言說明的很清楚,但某些讀者還是抱怨我們的著作中並未列入包括「夢」、「焦慮」或「愛」等條目。就好像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存有一種對夢的創新構想,一種甚或多種焦慮理論,在他之後我們便不再如往常一般理解愛這個字;然而,儘管如此,人們並不因此就暫止不去作夢、愛、恨、或理解焦慮。這些字與現實早已存在許久。明顯地,《辭彙》的目的從來不在於提供一本精神分析手冊,讓人不必閱讀佛洛伊德的著作。它力求引介人們進入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並提供一些標記、要點;我必須補充,對我們兩個作者而言,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它是一種研究,而非是先前獲得知識的一種應用。反之,作為對我們而言一種朝向佛洛伊德的運動之回音,我們希望能夠說明我們所分析的概念之運動,這些概念在著作中移置,朝向多種不同、有時甚至相反的方向。這些方向變得豐富,但有時卻變得比它們初現時貧瘠。況且我們所強調的是評註而非定義:前者凸顯出此種思維的運動,而後者在獨厚一個意義的同時犧牲了多義性。 我所專注的正是此種多義性,或者用一種較簡單的字眼表示,這一開展系列的意義。由此引申出我對將精神分析語言變成技術性、專門語言的作法,抱持遲疑的態度:如此的語言,極可能使那些無法掌握它,繼而逸離的人退縮,因為他們只看見一種行話、一種語言牢籠;但精神分析是開放的!我認為,一如所有偉大的作家,佛洛伊德的確特別曲折,甚至顛覆他所使用的字──例如,抑制、投資、對象──然而這些字來自於日常語言,一種共享的語言。我們不要將精神分析語言變成「中文」!它屬於全人類。 讀者無疑地會察覺到,大部分摘錄在這本書中的佛洛伊德文本屬於後設心理學的範圍。它幾乎未提及較為「文學性」、但並不因此便較不「精神分析的」作品,如〈有關衛城之記憶障礙〉或〈無常〉。這是因為我們希望將討論集中在──這也是《辭彙》刻意的限制之一──那些被我們稱為佛洛伊德的理論裝置上。藉由一種更專注於文本而非營造作品的閱讀,其他研究者得以發現某些「意符」的重複出現,或彙整出佛洛伊德所特別強調的隱喻。我們的《辭彙》或許開啟了這些研究途徑。 最後,一個給讀者的忠告:當你們在閱讀佛洛伊德或其後繼者的著作碰到問題時,再參考這本書。尤其,我重複,不要將它當作一本手冊,不要認為藉由修習它你們便可環遍精神分析(永遠不可能結束精神分析!)。另外,當你們作為臨床醫生、哲學家或文學愛好者的經驗,變得足夠豐富與個人化,得以讓你們或許不自知地找到一種專屬於你們的思考與陳述方式、一種同時私密與開向他者的語言時,那麼就忘記這本《辭彙》吧! 尚-柏騰.彭大歷斯 ●推薦 佛洛伊德思想之普遍性 /尚.拉普朗虛 由陳傳興教授、沈志中、王文基先生等人組成的優秀團隊之處得知,中文界開始迎向佛洛伊德思想,令我深感欣喜。目睹這部著作參與此一溝通與交流之開端,亦至感榮耀。 作者時常強調,本書志不在成為一部「百科全書」或「字典」,一本關於佛洛伊德及其後繼者所有發現的手冊。是在他們的著作本身中,我們才能覓得其適當的門路,遠越任何摘要。 另一較不廣布但卻更為有害的曲解,在於將本書視為進入某種「語言」的單純途徑。一如本書英譯書名「精神分析語言」(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此一曲解立基於一個獨特的見解:佛洛伊德在創立精神分析時,可能只是將人類始終熟知之事物以「其他文字」說出。而此亦假設,佛洛伊德式「言說方式」,一如任何其他言說方式,已經過時或至少可被替代。「人各有其闡述人類永恆真理之論」可為此一看法之箴言。 無論如何,追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師並不如此理解事物。在這樣的作法下,他們訴請一種雙重立足點:在分析實踐中,以及在源自分析實踐的概念性中。 立足於實踐中。因為,偕同佛洛伊德,我們認為,他藉由傳遞給我們的方法,為我們開闢了進入「幾乎無法以其他方式觸及之現象」的門路,亦即通往無意識呈顯之路。 至於佛洛伊德的概念裝置,他則希望能以最接近此一實踐經驗的方式予以鍛造。當然,他使用了德語文字,但他成功地賦予它們精確的形式與語意,正是為了使之契合於此一經驗 本著作能夠被譯為十五種左右大相逕庭的語言,有力地證實了此一概念性、甚至科學性的面向。只需對詞語提出若干確示,來自顯然迥異之文化境域的分析師即可進行討論。 因此我認為,這部著作真正的書名應為:「精神分析主要概念之闡述與評論」。然而這些概念毫不僵化,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如此,在他之後亦然。 我們在本書首版的前言中提到,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這些概念無疑隨著經驗不斷演化,但亦隨著整體理論的結構而變遷。佛洛伊德理論若一有生命體,或更確切地,有若一種精神存在體。它從未有過自然科學理論特具之刻板僵硬。我們所欲掌握的是一種在歷史、在其自身歷史中演化的結構。 「結構」與「歷史」之外,第三個詞彙,我們已於1967年強調過,為「課題」。我們欲藉此指出,遭遇的矛盾不必然為缺陷不足之徵,而經常是存在人類自身中的矛盾符號。我們有關「自我」的長論,無疑是此一觀點最具代表性之作。但在「課題」一詞中──我之後在個人著作中堅持重拾該詞──我們可發現尚有其他兩個觀點。首先,我們應將這些課題與矛盾盡可能推展到極致。「讓佛洛伊德工作」,這是藉由一種毫無保留且始終聯繫於實踐的批評研究,或然地使其他面向、甚至其他概念浮現:一些出現在佛洛伊德著作中,經常隨即被遮蔽但從未被完全棄置的隱伏概念。其次,思想史中此種概念的內在運動,與每一個人的內在運動──當然,首先是佛洛伊德這個人、這位思想家的運動──有若干共同點。例如,生命之初的一個根本觀點,「誘惑」觀點,在佛洛伊德著作之始亦同等重要。但在生命中,一如在著作裡,此一觀點終將被超越──並非就黑格爾辯證之義,而是全然就防禦與抑制之義而言。 在這部著作中我引以為傲的一點,在於盡一己之力賦予這些隱伏但卻根本的概念應有之地位。除了誘惑理論(如上述)之外,尚有欲力與本能之對立、自我保存/性二元論之重要性(此二元論在關於依戀的當代研究中重現其鮮活性)、依附觀念(在我們的著作之前完全被遮蔽)或欲力能量連結的觀念。 我以兩點作為結論:一方面,我所有的後續研究均屬於本研究工作方法學的延續與擴充,亦即在對概念進行討論時,一種──可能的話──嚴謹與大膽兼容的嘗試。因此,在彭大歷斯身旁,我毫不否認這部我完全清楚自己所處的著作。 另一方面,若無精神分析實踐──分析者與分析師的實踐──提供內在滋養,本書將無足輕重。分析是一門奇異的科學,然而與佛洛伊德一同,我堅持主張這是能夠有所進展、發現的科學,而非僅是一種「表述方式」或「書寫方式」。我們知道,至少在法國,有某種對「書寫」狂熱崇拜之浮誇濫用。 總之,希望對於這部著作的反省以及其參考使用(這不是一本旨在徹頭徹尾詳讀的書籍),有助於讓源出西格蒙.佛洛伊德之處的實踐與理論,繼續在其他國家擴散普及。 -
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和克里斯蒂瓦加到一块,是两名女思想家,而且是两名顶尖的女思想家,虽然她们活跃的时期分别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汉娜·阿伦特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译成了中文, 也有好几本关于她的传记及评传出版了,但恐怕以前出版的那些都比不上克里斯蒂瓦的这一本。毕竟除了同样作为女性之外,克里斯蒂瓦的优势在于她对阿伦特的思想能产生共鸣,她本人的哲学修养也不在话下。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非典型法國
一本騎了22,500公里的單車,加上窩在圖書館4年寫出來的書 騎在腳踏車上,欣賞到的是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葛蘭姆.羅布 對一位外國人或觀光客來說,什麼是法國人?戴高樂曾說,「怎能指望人治理有兩百四十六種起司的國家」,這樣的法國又是怎樣的法國?旅居法國十多年且從事法國文學寫作、教學的英國人葛蘭姆.羅布,藉著騎單車發現了一個非典型的法國,一個巴黎之外的法國。不同於正統的歷史寫作,羅布寫出一本介於歷史、民俗人類學與旅遊指南的奇書。 法蘭西,在大革命之前,其實只是指以巴黎為核心的磨菇狀小省,日後卻逐漸成為代表法國的象徵,當我們到巴黎參觀聖母院、羅浮宮、凡爾賽宮時,可能沒想過法國還有幾百個族群與小村落,羅布正是透過單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造訪那些流浪民工、朝聖者走過的古老小徑,通向草根的法國。法國的歷史不再是大人物的呼風喚雨,而是重現從阿爾卑斯山到大西洋,從地中海到英吉利海峽,法國境內生活、旅行的日常經驗。 國家似乎就是有疆界、官方語言,人民理應對於國家有認同,知道自己是法國人或美國人、日本人。然而在作者筆下,一七八九年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不僅各地方言彼此無法溝通,而且很多地方還叫不出名字,更遑論住民知道自己是「法國人」。也因為法國境內族群的多元與歧異,直到一九八一年,還有學者認為,從人類學觀點來看,法國不應存在。 作者認為,《非典型法國》或許才是旅人真正需要的指南書。它深入這個國家的歷史與肌理,攤開了巴黎之外繁複的法國風景,陪著每個想要冒險的旅人上路。 本書特色 充滿創意的歷史書寫,對於法國或國家的概念將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
Sophie Calle
The work of conceptual artist Sophie Calle embraces numerous media: photography, storytelling, film, and memoir, to name a few. Often controversial, Calle's projects explore issues of voyeurism, intimacy, and identity as she secretly investigates, reconstructs and documents the lives of strangers—whether she is inviting them to sleep in her bed, trailing them through a hotel, or following them through the city. Taking on multiple roles—detective, documentarian, behavioral scientist and diarist—Calle turns the interplay between life and art on its head. The book presents Calle's best-known works, including The Blind, No Sex Last Night, The Hotel, The Address Book and A Woman Vanishes, as well as lesser known and earlier projects that have largely escaped the public eye. The book also includes diary excerpts and video stills, along with three critical essays, a revealing interview with the artist and a dialogue with fellow artist Damien Hirst. -
擬仿物與擬像
本書是當今後現代大師布希亞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認為,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充滿了他所謂的「擬像活動」,現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模仿論所言對現實的擬仿,而是虛構物的再仿複製。所以,整個後現代的社會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場域。作者對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剖析入微,所提出的理論設構及術語在人文及社會學科內均已被廣泛引用。 目 錄 ‧關於布希亞的它方與它者 ‧擬仿物的形構進程 ‧歷史:退卻的劇景 ‧《末世災厄》 ‧《中國症候》 ‧《現代啟示錄》 ‧波爾堡效應:內爆與倒退 ‧超市場與超商品 ‧意義在媒體中的內爆 ‧全然的廣告,零度地基的廣告 ‧複製體的故事 ‧幻象投影機 ‧《潰撞》 ‧擬仿物與科幻小說 ‧動物:地盤與變身 ‧餘留物 ‧迴轉不停的屍身 ‧價值的最後探戈 ‧說嘴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