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清明上河图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阅读、观赏和研究我国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心得。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略述该画的价值和影响,介绍作者张择端,并对该画所描绘的宋代汴京作一回眸式的扫描;第二部分为全书重点,将该画内容细分为自然、人物、建筑、风俗等七十多个小项,依次详细解读,并配以原图中的局部细节,使得读者一目了然;第三部分简介此画的传奇经历和真赝辨析。全书笔调精炼隽永,并配以原图各放大的局部细节,成功地将《清明上河图》这幅千古名画还原成一座活的城市、活的群体。 -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作者是朱建军教授,他以心理学的眼光来解读传统文化、以人心利弊来检阅传统文化的收获之作,中国传统文化被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解剖开来,“心理学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 -
中国的花神与节气
《中国的花神与节气》主要内容:为一年十二个月每月找一位花神,作为纪念和祭拜的对象,这般浪漫的想法,似乎在全世界各民族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连以神话著称的古希腊也不曾如此,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充分反映了一些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 二十四节气也是古老中国独有的历法,把天象自然与农业时代人们的生活作息做了精密的规范,成为年复一年的行事准则。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直到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个节气那样准确而优美地描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与人们该做何事营生,让百姓有所依循,轻易地就可以顺天应时、安居乐业,像古诗所说的“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二十四节气让许多不识字的老百姓也不至于把日子过错了,这又是何等伟大浪漫的发明与设计啊l而且还是举世独一无二的构思,值得中国人骄傲。 -
历史本体论 己卯五说(增订本)
“历史本体论”这个词汇在作者多年的论著中不断被提及,这本新著即就此展开述说,重点围绕“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勾勒出“历史本体论”的大体轮廓。 “历史本体论”本是平易道理,毫不高深,因之也就直白道来,而不必说得那么弯弯曲曲,玄奥难懂。 -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仅此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本书由沈志佳费力选编的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所谓“中国情怀”其实便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此情古人早已有之。李陵《答苏武书》所谓“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便已道出此中症结。李书虽伪,其情则绝不能伪。像我这样早年受中国文化陶冶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忘情于中国的。但是这只是文化上不能忘情,与现实政治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本书所收文字中虽间有关涉政治的部分,然而其基本立场仍是文化的。文化包含了政治,同时也超越现实政治,这是本书的一个中心论点。 -
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与百姓生活:百家讲坛系列》内容简介:熟悉老子可能从《老子》开始,那么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老子是如何教人们重生、贵生的?老子是如何处理爱情婚姻和家庭和谐的?老子的人际交往是识人之道究竟怎样?……《百家讲坛》之《老子与百姓生活》邀请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姚淦铭,讲述老子与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