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梭自传
-
忏悔录
《汉译经典(第1辑)(套装共10册)》包括了《中国人的气质》、《沉思录》、《论自由》、《理想国》、《文化和价值》、《国富论上下》、《天演论》、《菊与刀》、《忏悔录》、《武士道》。 《中国人的气质》是明恩溥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的合集。《汉译经典(第1辑)(套装共10册)》生动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沉思录》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内容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论自由》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论,提出了全书的主旨——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了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第二章论述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社会、对他人更有价值。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指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文化和价值》是作者的札记性著作,收录了作者1914年到1951年关于哲学、历史、宗教、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义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问题的评论,简练如洗,议论精深。这些评论既是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和重要观点的萌芽或酝酿,又是这位哲学大师理论发展的重要佐证,更是维特根斯坦所代表的流派及其学说的“万花筒”。 -
忏悔录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瑞士裔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他是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文学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为《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等。 卢梭的《忏悔录》堪称整个西方文学史甚或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自传作品,是卢梭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与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具有同样经典的地位,对后世直至今天都有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主题是想通过自己历经坎坷的一生反映社会对人的残害和压迫。卢梭满怀感情地讲述自己的“本性善良”,古代历史人物又赋予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受到了侵染和损害。卢梭历数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社会对他的虐待和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公,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卢梭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将自己灵魂的真相真诚地、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从而为自传文学树立了不可逾越的最高标的。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瑞士裔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他是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文学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为《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等。 卢梭的《忏悔录》堪称整个西方文学史甚或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自传作品,是卢梭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与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具有同样经典的地位,对后世直至今天都有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主题是想通过自己历经坎坷的一生反映社会对人的残害和压迫。卢梭满怀感情地讲述自己的“本性善良”,古代历史人物又赋予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受到了侵染和损害。卢梭历数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社会对他的虐待和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公,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卢梭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将自己灵魂的真相真诚地、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从而为自传文学树立了不可逾越的最高标的。 -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
本书是卢梭晚年的重要作品,与《忏悔录》、《孤独漫步遐想录》一起并称为卢梭晚年三部曲。在该书中,卢梭将自己一分为二:“卢俊”和“让-雅克”,由“卢俊”和“法国人”就“让-雅克”的品格、作品与思想展开了对话,实际上是卢梭针对自己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对自己进行的全面辩护。本书系这一重要著作首次译为中文,是理解卢梭生平和理解其思想的重要依据。也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对话体杰作。 译著前言 再发现让-雅克·卢梭 关于本作品的主旨与形式 对话I 对话Ⅱ 对话Ⅲ 上述作品始末 附录 1、以法莲山的利未人 2、《忏悔录》第十一章中关于《以法莲山的利未人》源起的叙述 3、致卡尔·利内函 4、B.布特比告读者 5、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 6、卢梭生平年表 -
浪漫之魂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思想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人物——卢梭的思想评传,它以一种散文式笔调再现了卢梭的激越狂放的情感世界和诡谲嶙峋的思想风格,对卢梭的坎坷人生、心路历程、理论矛盾、浪漫情怀、政治宗教观点及其双重性的历史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揭示了卢梭思想与19世纪风靡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之间的渊源关系。本书具有分析精密、观点辩证、文风飘逸等优点,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学术佳作。 -
卢梭与反叛精神
让-雅各•卢梭是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作品充分展现了卢梭本人个性上的矛盾——追求自然真理却自我欺骗,民主和独裁的双重倾向,彼此矛盾的统治和服从的欲望,热爱社会也同时嗜好孤独。 在这一作品中,临床心理学家布兰查德分析了卢梭的复杂个性和他的政治著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布兰查德博士提供了关于卢梭一生的详细事迹,参照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用现代心理学进行分析。他坚信几乎所有卢梭的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政治意蕴,他用自己的解释方法分析研究了《给阿尔伯特论戏剧的信》、《爱弥儿》、《社会契约论》和卢梭的信件等一系列作品。 卢梭著作的最大矛盾和悖论在于,它成为民主派和独裁势力双方共同的意识形态依据。卢梭的名字激励了法国大革命早期的民主派人士和后期的恐怖主义政策的执行者。布兰查德博士探索了卢梭反叛和专制的内在一致性,讨论了卢梭“为真理而受难的渴望”,并且敏锐地分析了这种渴望的危险性,这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被证实。 布兰查德的卢梭研究令人惊叹地使用了丰富的第一手档案和资料,因此有机会修正之前人们关于卢梭和同时代人关系的种种误解,特别是他与休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