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追问中逼近真实
2004年年初,为筹办《南方人物周刊》,我想找一些有关人物报道的书籍,以作为范本供采编培训时学习;尤其希望类似国外的写作手册那样,不光有记者的作品,还有记者的采访心得和写作过程。没有。我们在职业新闻的操作上没有多少历史可言,也就没什么经验可以总结.我只好转向自己供职的南方周末。它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呈现了中国新闻在职业道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它粗浅的经验,也多少记录了这个时代中国新闻所能展现的图景。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1998—2003年间,这是南方周末的黄金时期,期间的人物报道也异彩纷呈,为我的编选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更感欣慰的是,同宰们都很认真和热情,很快就把写作手册拿了出来,较之原作,它的理论意义或许更大。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人物报道在新闻教科书中并没有单列成篇,即使著名的普利策奖也没有人物写作这一项,但与人物相关的报道又散见在各类报道类型中,像调查报道、特稿等。所以,在编选此书时,并没有现成的模本可以参考,我只好根据国内人物报道的内容来分类: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这也成了现今《南方人物周刊》的主要版块。经过两年的实践,与其说有什么经验,不如说真正知道:人物写作的难度,才有了如何去把握这题材的可能性。 -
封口费
这是一部中国记者在生命、金钱和良知之间徘徊挣扎的生存启示录。 如果你知道谁做了见不得光的事情,这事一旦说出去,就会对他不利,那他很可能会给你一笔钱,让你不要声张,这笔钱,就是传说中的“封口费”。根据你的身份和影响力的不同,这笔钱的数额也会不同。 面对封口费,有的记者不动 声色地收下了,有的记者宁死不要。对于那些记者中的硬骨头,对方可能会通过更暴力的手段让他们永远闭嘴。当下的中国记者,正是生存在这样一种异常荒诞、凶险的新闻环境里。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口费的故事。小说带给了我们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当下中国记者生存现状的深层次思考。 -
拉丁美洲革命现场
拉丁美洲,一个传奇绚丽的舞台,底层一股如骑士般的革命灵魂恒久流淌着…… 阅读拉丁美洲的历史,如同阅读一页重要的全球化历史;而阅读拉丁美洲的历史,也就像阅读一页核心与边陲之境角力的历史。 这回,张翠容将镜头转向中南美洲,从墨西哥、萨尔瓦多、危地马拉、萨尔瓦多一路至巴拿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古巴……试图勾勒出拉丁美洲各国在面对全球化的情势下,其政治、文化、社会运动甚至经济如何受到冲击,以及因其所衍生的社会问题的整体面貌。犀利、理性而宽广的视角,极具人文深度的文字,让读者对拉丁美洲将有全面的思考和认识。 -
媒体的真相
透视媒体运作的内幕,揭示金牌记者成功的秘诀。 美国资深传媒人带你走上新闻业的成功之路! 弗里德曼的这本书对当代新闻业的好、恶、丑的描述是睿智和真诚的。它将驱走心灵的怯懦,鼓舞那些为新闻事业的地位、宗旨和崇高价值而努力工作的从业人员。——沃尔特·哈林顿(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主任) 这本书充满了新闻业的必备知识和对新闻价值的坚定信仰,是新闻记者入门完美之作。——戴维哈伯斯塔姆(著名传播学者、记者、作家) 新闻是一项事业,弗里德曼通过他丰富的经验和实例证明了这一点。《媒体的真相》是激动人心的、富于启迪的,书中包含了大量鲜活的信息。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好书。——阿德里安·尼科尔·勒布朗(著名记者) 在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塞缪尔·G·弗里德曼在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媒体的真相》一书中,弗里德曼与年轻记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和读者分享了自己从高中校刊做小记者到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直至成为著名记者的奋斗经历。在做这些工作时,他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随着时代发展的创新。无论是做广播采访、电视报道、网络博客,还是偏远地方的冷僻新闻,弗里德曼的目标都是在采访、写作、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塑造一个优秀记者的思维习惯。 在当今社会,随着媒介形式的巨大变化,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弗里德曼以他新奇的观念和激动人心的故事,为已经或即将踏入新闻行业的人们提供了富有睿智的指导和灵感。 -
一脚踏进央视
《一脚踏进央视》内容介绍:记者这个职业有点像做慈善,所有的得失成败更多在于心里的满足,如果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会觉得不划算。 经历了过去5年发生在中国的所有大事,走遍了中国知名的山水和无人问津的角落,26岁的年纪有了分量。用万贯家财来跟她换这些?NO! 而当一切开始轻车熟路的时候,王梦选择了离开。离开舒适安逸的北京,来到不可思议的印度。在南亚炎热的阳光下,她在住地空空的墙上认真写下几个字:认真做梦,然后努力去实现。 在王梦的笔下,可以看出她的眼力和眼光、她对人对事的观察判断、对细节的捕捉、她的审美倾向。 -
采访三记 采访新记
接续《采访外记》和《采访二记》之后,《采访三记》涵盖的时间段是1949年解放军进入上海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后大约一年;而1956年1月初版的《采访新记》,则主要记录了他从香港对中共主政下的中国大陆的观察。 曹聚仁先生的这一“采访”系列,以全景式视角、客观的立场、独立的评论,结合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为后世提供了一份独特的历史文本;隔着半个世纪的时段,当下的普通读者不难借助作者笔下的历史现场和即景报道,感受或触摸那个时代的风云和气息。从中还可看出作者力求摆脱政治漩涡、却又不得不在左和右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的痛苦。《采访新记》之后不久,他进入了“北行”时期,见诸文字,即为《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三联书店合并为一册《北行小语》刊行),那又是另外一番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