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放紫禁城
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形同傀儡,但慈禧太后仍不放心,她决心废黜光绪皇帝,可阴谋却因西方列强的反对而破产。此时,在一批顽固守旧的王公大臣唆使下,杀洋人毁教堂的主和团在中国北方蜂拥而起,走火入魔的慈禧太后公报私仇,妄想靠义和团的符咒打败洋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人祸”降临了……�� -
天朝的镜像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另类中国近代史。 作者广泛搜集了1830-1930这一百多年间,外国来华的传教士、外交官、探险家、学者、商人、记者、雇佣军人甚至是间谍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学术著作、报告汇报、日记、笔记、游记、传记、访谈、回忆录等公私文本数百种,从中选取有意义、有趣味的段落,编写成这部生动的段子体历史读物。 -
龙旗飘扬的舰队(甲午增订版)
本书初版于1991年,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创建、发展及其衰落的曲折历史。作者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注意吸收海战战役和战术细节,近代造船、舰艇工业的发育等海内外对近代海军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深入到海军建设的制度兴革,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军队的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等方方面面。 2002年增订本补充了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与海军建设的关系,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内部状况,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联系。 2014年又逢甲午,作者对书中若干提法做了修正,补入近年新作数篇。主要揭示张佩纶、李鸿藻与李鸿章为发展近代海军所进行的复杂而鲜为人知的谋划,以及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的任职等等。 新版冠以“甲午增补本”,奉献给关心这段历史的读者朋友。 -
图像晚清
《点石斋画报》以图像解说晚清,在刊行之日,便以关注时事、传播新知识而声名远扬。本书从《点石斋画报》四千幅图像中, “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约160幅,再加以阐释与补充,使晚清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其中均有绝佳的展现。书中的某些内容与我们今日对历史的认识及结论不无差距,但编辑尊重本书注者 “为历史打开一扇奇妙小窗”的编选宗旨,在审稿中基本保留了所选图文。在书中的这些篇章之下,编辑以 “注”的形式作了明确说明。 -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内容简介:人们常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脉相连,关系至为密切。从有翔实文字记载的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到清末一船又一船的传统士子,争先恐后地赴东洋游学,这两个邻国之间,总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但是,从同治七年(1868)开始,中日两国的历史列车,换了轨道,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他们开始时的起跑点大体相同,都是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也同是西方列强侵凌掠夺的对象。可是,四五十年之后,结果却大出人们意料。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二重桥的皇居,古老的塔楼,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围绕着皇居庭院护城河的流水,依然是碧波荡漾。日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洗心革面,由一个受人侵凌的弱国,变为一个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帝国主义国家,由原来一个弱小国家一跃而为侵凌别国的强权。 -
中华帝国晚期的权力与政治
本书从新的角度,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作为晚清官员的袁世凯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展示了他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和在北京从1901年到1909年作为一位政府高级官员期间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