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没的甲午
《沉没的甲午》援引大量原始档案资料,深入展示历史细节,并试图用这种细腻的方式引导读者更为深入客观地理解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在朝鲜平壤及中国黄海海域、辽东、山东半岛等战场上,中国方面不乏甘愿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无奈的是,这并不能弥补晚清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与日本的差距。更无法挽回因国力落后以及应战策略失误而早已预定的失败的战果。这一现实的结局颇值得今人为之深思。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1894年这一年。大清帝国在对日的海陆战场上节节败退,全无招架之功。以往尚能藉余威而勉强维持弧洲强国的表象,及至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署,晚清这一纸老虎被全然戳破,列强瓜分的狂潮随之而来。 -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是关于戊戌变法最新的权威研究。作者由此关注其中的细节:“公车上书”的背后推手,戊戌前后的“保举”及光绪帝的态度,康有为与孙家鼐的学术与政治之争,下层官员及士绅在戊戌期间的军事与外交对策,张元济的记忆与记录,康有为移民巴西的计划及其戊戌前入京原因,康 有为及其党人戊戌真奏议之补篇,康有为《我史》手稿本之考察…… -
晚清最后十八年
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而当改革最终不得不被推上快车道,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展开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殊死争夺;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山之间新一轮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又揭开了序幕……看似荒诞诡异的史事背后,是无比清晰的利益选择和权力博弈。 翻开本书,读懂戊戌变法为何沦为戊戌政变、慈禧为何先炮击大使馆再屠杀义和团、袁世凯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关键……看透层层诡异的历史迷雾背后无比清晰的权力逻辑。 -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
为晚清画报打开一扇小窗,接晚清社会文化“地气” 以画报介入历史,以图像解说晚清, 现晚清画报灼灼其华, 读晚清生活万千风貌, 解画报掌故百般风情。 本书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礼仪的方方面面。这些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 -
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
中国文化本有文史传统,而自史学群起借法于社会科学之后,这种传统已日趋而日益凋零。我与陆胤至今没有见过一面,读其文字而受到打动的,是他出自文学专业而沉潜于晚清史事,并在后生一辈里少见地能够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在熟视史学为社会科学所困之后,保留在陆胤笔下的文史传统能给人以一种亲切感。(杨国强) 以往学界讨论学术转型,多偏向于“在野”的知识精英,近年亦开始留意朝廷的举措。本书专力考察张之洞及其周边的学人群体,不但得以揭示晚清督抚对士林社会的实在影响,更因督抚地位的上下勾连,使得其所描画的近代中国学术文化转型图景更为完整。(夏晓虹) * * * * 随着晚清“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督抚集团依托固有学术传统与行政资源,在学风引导、学制厘定、机构建设、舆论控制等方面作用显著。清季张之洞任督抚时期,凭借自身的“清流”背景与学术威望,在其周边形成了以“清流”士人为核心的学人圈子。他们未必具备趋新学者的超前意识或专业精神,却善于将外来新经验制度化、常识化、普及化,使其更易为士林社会及政教体制接纳。 本书强调张之洞作为政治庇护人、学术赞助者和交游组织者的角色,进而讨论这种“政教合一、官师不分”的自我认同,如何作用于学术组织与学制规划。正是通过以张之洞为中心的学人交游,同光之际“清流”的学术传统才得以在清末十多年中持续发挥作用;“清流”士大夫执着的义理、学理,才有可能充实到以器物为主的早期近代化进程之中,成为康、梁等趋新人士意见的先声。 利用诗文集等常见史料与张之洞档案等未刊资料互证,本书以人物的交游群体为考察单位,期待能将近年日益倚重社会科学的学术文化史研究还原到人物本身,提倡一种带有人物面目、人文感觉、人情况味的学术史。 -
异域与新学
本书主要以晚清时期(1840-1911年)的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文体作为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当时逐渐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游记新学"。作者将旅行写作从西式理论化的研究模式中复归于文献考辨和史料钩沉的基础工作,搜寻冷僻的文献,考证稽查相关文史资料,对于以往研究多有发覆。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传统学术的地域色彩与近代文化传播的多点扩散式地理图景,虽然谈的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但是其关注点和思想趣味往往与其文、其学的地域渊源密切相联系。其特点在于,不仅仅是分析文学文本,而是充分关注了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晚清士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