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收新疆
《左宗棠收新疆》内容简介: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出京的,慈禧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为新疆军务,他要去兰州作出征的准备。这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面对内忧外患,且“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但信心百倍。收复新疆的战争没有退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猎猎长风卷起了大纛,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勇往直前。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征战的将士情绪高昂,视死如归。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变得沸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左宗棠引以为自豪的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在追求和捍卫战争精神,实际上也是在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孽海花》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穌,粱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
太监谈往录
太监是封建专制的产物和人类文明史的毒瘤,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留下美誉或恶名的太监虽然不乏其人,但真正有权势者毕竟少之又少。清朝鉴于前代宦官干政的惨痛教训,对太监的管制更是十分严格,基本上没有祸乱宫闱的现象发生。太监多源于饥民,由于生活所迫才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本书整合了多名晚清太监的回忆录作品,内容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宫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溍记)3个部分。均为“目之亲睹,身之亲历”,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虽然他们在清宫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缺。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此次出版,编者订正了部分文字疏误,对某些不甚准确的内容加以注释说明。并对《宫廷琐记》进行了重新标点,在确保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对原作内容做了相应的归类、整合。 -
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
《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以轻松活泼文笔,记述了晚清时期的十个强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胡林翼、张之洞、荣禄、袁世凯、翁同和、盛宣怀、张謇,生动有趣地传述了他们在多变的晚清危局中逐步成为政坛大佬的人生经历,更着重解析了他们成功做出的方法,探讨了他们的人生特性,使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这些人在晚清的政局博弈中,怎样努力进取,怎样成为令人羡慕的时代之王。 -
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内容简介:奕,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大名鼎鼎的恭亲王,既是当日中国最反动最保守的社会集团——皇室的骄子,又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他既在竭力地扶植和挽救大清江山,又在瓦解和破坏它的根基;他既忠于成丰帝和慈禧太后,又经常与他们柢牾和争吵;他标榜礼义,却又疏于礼仪;他热爱并精通中华文化,却又热情地迎接世界工业浪潮的到来;他深深地热爱祖国,却有时又放手出卖主权。 -
晚清十杰
因为战功卓著而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在他死后一直戴着一项“卖国贼”的帽子。《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将水深火热的中国推向万劫不复。然而在我们大骂 “李鸿章丧权辱国”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想到,在当时那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李鸿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牺牲,他没有不做牺牲的权力。在和李鸿章打过交道的西方外交官眼中,这位有着“东方俾斯麦”之称的东方人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李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持他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晚清十杰·李鸿章》 张之洞生前不会料到,自己千方百计想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结果却阴差阳错对中国历史的演变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在他死后的两年,其苦心经营了近20载的湖北省会,举行了武昌起义,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他紧急关头出面保全袁世凯的性命,这也为日后封建帝制复辟埋下了伏笔。——《晚清十杰·张之洞》 他是道光皇帝手下最能干的封疆大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主要工作是辗转各地,治理水患,平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鸦片战争的一声炮,把他推向历史前沿,林则徐的名字从此昭垂史册。然而他却命运多舛,虎门销烟以后很快被贬赴新疆伊梨“效力赎罪”,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他扭曲再造。玉门关外风物凄凉,在这里,林则徐在季节的变换中咀嚼着时间的寂寞。 ——《晚清十杰·林则徐》 在晚清十杰中,只有两个人有机会当皇帝: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则是恭亲王奕䜣。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晚清胡雪岩之后另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巨贾就是盛宣怀了。在晚清政治史上的中心位置,有这样一位朝廷重臣,他不仅是清流派中坚,也是洋务运动后殿,更是晚清推行新政的要角,可谓一身三任----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