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
生命会老,记忆会远,青春期永远鲜艳! 一百幅精致美好的怀旧画面,一百段永不褪色的青春回忆! 《青春期》带我们去围观豪情万丈的八十年代! 度过红色年代的动荡童年,跨入流金岁月的昂扬青春。《青春期》如一部节奏奔放的 纸张电影, 带我们去看豪情万丈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一切都是那么懵懂而新奇,一切都是那么兴奋和喜悦,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充满着苏醒的力量。 我们不再看单调的样板戏,开始看青春偶像片《庐山恋》,里面男女主人公的拥抱让人眼热心跳;我们不再跳忠字舞,开始跳《金梭和银梭》,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舞厅遍地开花,三步四步外加迪斯科劲舞;录像厅风起云涌,香港武打连着琼瑶言情剧;旱冰场后来居上,男孩女孩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诗社、英语角、电大、夜大孕育出一批又一批“迎风流泪、对月伤心”的文艺青年…… 此书献给:感叹黄昏渐近的60后,努力养老养小的70后,揪着青春尾巴的80后,正当迎风飞扬的90后。无论岁月抹去了多少时代的印记,我们都拥有过,正拥有,人生中最鲜艳难忘的青春期! -
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作者简介: 王尧,1960年4月生,江苏东台人。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论著有《中国当代散文史》、《询问美文》、《迟到的批判》、《“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等;另著有散文集《把吴钩看了》、《茶话连篇》;主编丛书“小说家讲坛”、“百年中国知识分子”、“新人文对话录”(包括《莫言王尧对话录》、《韩少功王尧对话录》、《李锐王尧对话录》等)。 自序 这本书不是我的精神自传。 因为,无论怎么论证,我都不具备“精神自传”的条件。唯其如此,我才会中断其他写作,在突如其来的大雪纷飞的冬天,写下自己想写的文字。这是一本突如其来的书。 在为当下的困扰深深压迫时,我也踩在“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路径上。在八十年代的宏大叙事中,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和阅读者。我从一个村庄,来到一座古城,在这座古城的东边、一个叫天赐庄的围墙里读大学,这所大学和国内无数大学一样,至今仍在为某个大学排行榜上名次的上下浮动苦恼不已。在当年的万千气象中,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边缘化的,我们在阅读和倾听中遥想和感受“八十年代”。我和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落差中成长的。 当我在八十年代的宏大叙事和统一论述中唤醒自己“落差”中的经验和记忆时,我触摸到历史的缝隙,可能是一条很细的缝隙。这样的个人经验和记忆,在这个宏大的叙事与统一论述中,或许都无法称为“细节”,即使在写完这本书后,我依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述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经验和记忆的意义。但我知道,我所说的这些东西,正在从我们的论述和生活中消失。现在的电脑上都有一个文件“粉碎器”,其实,我们的写作与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粉碎器,无数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被粉碎。我现在想做的事件,是把“粉碎”改为“删除”,这是一次“删除”式的写作。当我自己或者别人认为这些被删除的东西还可以保留时,可以让它从“回收站”里还原。相对于那些八十年代的统一论述和宏大叙事,这本小书也是一次删除后的还原。 重新返回二十多年前开始的场景,纷至沓来的种种既熟悉、又陌生。“大学”是我八十年代以后的基本场景,我从这里往返乡村,穿行城市,于是,“乡村”、“大学”和“城市”是我主要的叙事空间,而在“大学”中出没是本书的一条线索。尽管记忆琐碎和零乱,但我试图概括,分而叙之,这就有了每卷之中的不同主题。这样的概括与叙述,显然与我当下的精神状态有关,说的是往事,可也难免不涉及现实。许多年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一直记住他说的从纷扰中寻出闲静来的话。世事螺旋,纷扰接踵,闲静不易,也学着给往昔的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现在还不知道这场大雪何时可以停止和融化,回故乡过年的道路已经封闭。我唯一能做的事,是在写作中想象故乡屋檐下冰凌的长短,抵抗城市与校园的冰冻。故乡在我书房的北面方向,遥不可及。我重新放置了写字台和椅子,坐南朝北。 戊子年春节于三槐堂 目录 自序 上卷 一、返回与逃离 二、熟悉与陌生 三、眺望与想象 四、融入与隔膜 下卷 一、 昔我往矣 二、 人琴之戚 三、 书里书外 四、 初为人师 五、 天下公器 附录 答友人问 跋 封底文字: 王尧的《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是散文式的个体言说 浸透人格底色 传递文字灵魂 这是一位知识人 对八十年代思想光谱的分疏呈现 对八十年代记忆拼图的微言大义 对八十年代历史缝隙的经验填空 这是一个人在八十年代 目睹书里书外的是是非非 检视校内校外的林林总总 咀嚼离乡怀乡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代人 在熟悉中的蜕变 在陌生中的挣扎 人在边缘处 心念天地间 -
绝响
本书为作者在《收获》(2011年)栏目“绝响谁听”上所发表文章的结集出版。六篇文章,作者以自己独有的史料收藏,独特的审美视角,独具的智性美文,给读者带来了曹禺、巴金、胡风、丁玲、萧乾等文化老人立体性的才情展示。 这些文化老人,从“五四”走来,从三十年代走来,与我们一同走进八十年代。然后,他们渐行渐远,身影从此消失。八十年代的记忆中却不能没有他们:没有那些旋转不定的苍老身影,八十年代不会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没有那些高低起伏明暗互现的声音,八十年代也不会浑然而成一曲历史交响;没有那些走在前面的跌跌撞撞,不会有后来者头顶上渐次拓展的天空…… 八十年代拉开帷幕时,作者以文艺记者和副刊编辑的身份,走进文化界的风风雨雨。如今,他在书信日记文献里,重拾亲历,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八十年代的集体回忆——再看那些老人的身影,再听嬉笑怒骂长吁短叹,再触摸丰富而复杂的内心…… -
我们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是一个巨变的十年,它是突兀在历史闸口的坐标,它象征着光荣与梦想,抗争与奋斗!“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纪,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历史或进入正在叙述这个世纪的文学史”。编撰本书,是希望把一个世纪中最富有激情的十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完成一场集体的追忆盛宴。 -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本书是以《新周刊》400期特刊为基础,重新增补了未发表的八十年代专题访谈,以及全景式的生活文化经济资料。魂在八十年代,头脑在九十年代,身体在新世纪。这是中国人的三段论。八十年代回不去了,正因为回不去,才越发地想家。灵魂,故乡,一代人的爱与怕,都纠结在一个绕不开的时空节点上,全面盘点系统整理八十年代的中国,一部属于中国 人的断代史,全新的八十年代辞典,带您重回熟悉的八十年代,采访400位八十年代的启蒙者,艺术家,企业家,学者,八十年代与80后真诚对话,重新审视一个时代与它的潜在影响,八十年代是否会成为中国人面对现实困局的新动力? -
“新启蒙”知识档案
作为“新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被视为告别50—70年代的革命实践而进行文化“新启蒙”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学观念、知识体制与思维模式构成了近三十年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们理解当代中国六十年乃至整个20世纪历史的基本认知装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使得如何评价这一认知装置变成了知识界的关键分歧所在。本书从探讨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思潮、“文化热”、“重写文学史”思潮、“纯文学”实践等6个文学与文化思潮着手,试图对80年代整体思想状况进行一番知识社会学考察。对每一思潮,不仅在新的历史视野中重构其基本历史轮廓和复杂脉络,更从叙事形态、知识构成与话语机制等不同层面重新解读其核心历史文本,尤其关注“知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这种研究的两个基本特色:一是跨学科视野,以文学文本为主,但扩大到美学、哲学、理论、历史研究等领域,力图把80年代思潮作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场域来加以把握;另一则是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的结合,从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整体历史视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国文化实践的不同面向,及其与90年代以来“全球化”现实间的关联。由此,本书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描画80年代文化地图,以作为推进现实思考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