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藏插图本浮生六记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浮生六记》距离如今的时代越来越远了,虽说各种印本长销不衰,但读者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渐渐隔膜起来,《典藏插图本浮生六记》的选题,得到很多专家生的赞同。本书的插图,尽量采用与《浮生六记》时代接近的绘画,版放慢和照片,将它的内容作一点阐述,将它的意义作一点延伸,让读者认识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刻。六记的后两记,既为伪作,又确乎狗尾貂,似可不收,但考虑到阅读的完整性,也收入并插图。至于本书的文字,参校所能见到各种版本,择善从之,不出校语。又附录有关的几篇序跋和文章,供对《浮生六记》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
沈复散文选集
沈复是清中期重要的散文家。其散文融抒情、记事、写人、 摹景于一体,感情真挚浓烈,自然流于笔端,“笔墨间缠绵哀 感,一往情深”(近代著名作家、学者王韬语)。人物形象鲜活跳 脱,生动传神,个性极为鲜明。作者审美意趣非凡独特,善写人 之不经意之处,笔下景物富有生命活力,寥寥几笔,意境顿出。 叙事真实细腻,前后映照,线索繁而不杂,头绪多而不乱。题材 新颖,生活气息浓郁。结构谨严,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舒卷自 如,有一气呵成之态。语言清新雅洁,自然真率,空灵飘逸,疏 谈流畅。俞平伯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 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是中国散文 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之作,也是古代散文艺术宝库中 一颗璀璨的明珠。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个生活于清朝乾嘉年间的郁郁不得志,无从施展才华抱负的文人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情感实录。其中的精华部分在卷一《闺房记乐》和卷三《坎坷记愁》。总观整部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文字朴实,文笔清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深的构思与超前的写作技巧。某种程度上,还可能给我们一丝杂乱无章的感觉。正如作者本人在文章的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所说,只是如实记述而已,以不负苍天之厚爱。书中主要记述的是夫妇23年间平凡朴实的家居生活,颠沛流离之沧桑,妻亡子殁之酸楚,其中,对世态人情之歌颂、鞭挞,也都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养花莳草,养生之道,海外所见,在其次。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作品。全书共分六记,大多数人倾向于是四记,后两记是伪作,真实的面目到底如何,至今未有定论,根据笔者的阅读分析,笔者也持只有四记是沈复本人所为的观点,后两记是伪作。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分读、品、悟三部分。读,是沈复之作原汁原味的呈现,让你领略古典文字的意韵兼情韵;品,是沈复原作的全译文,译文突破对译樊篱,用雅致婉约的文字传其温暖悲凉的神韵。悟,是从沈复原作生发的随感。执子之手的欢欣,林下风致的诗意,相濡以沫的温情,无法与子偕老、情深不寿的宿命!沈复给世人呈现的不止是一个知己兼发妻的美好女性,更是一幅在平淡生活中活出诗意与幸福的范本。 -
闺中忆语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囿于礼教之故,男女情爱文学难登大雅之堂,而男子悼念亡妻(或亡妾),娓娓抒诉闺房燕昵之情景,家庭盐米之琐屑,更难列于篇章。坊间偶有流传,近几十年来近乎绝迹。本书囊括闺中忆语体散文的开山之笔(冒襄《影梅庵忆语》)、巅峰之作(沈复《浮生六记》)以及最后一篇散文绝笔(余其锵《寄心琐语》),还包括目前涉临绝版、而内容更缠绵悱恻的名篇(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和蒋坦《秋灯琐忆》),将我国文学史中最典型、最优秀、最感人的忆语体散文全部收录。这五篇名作,围绕才子佳人与柴米油盐,或忆或思,情景并茂,艳而不浮,哀而不伤,感人至深。相信读者拿到此书时,当如《寄心琐语》中所言:『忽然得之,欢愕相半。』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上下)》系清人沈复自传体的生活纪实之作。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卒年无考,当在嘉庆十二年(一八0七)以后。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能文善画,自称“余性爽直,落拓不羁”。 《浮生六记(上下)》共分六卷,每一卷记一事类,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居家生活的种种际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夫妇间那种琴瑟和谐、相濡以沫、悲欢离合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感人至深。正因为它自出机杼,不事雕琢,随兴而发,故受到读者的喜爱、学者的推崇,并被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