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主要以分子模拟为工具实现各种核心化学问题的计算,架起了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之间的桥梁。《计算化学:从理论化学到分子模拟》在一个比较严格的理论框架中介绍了计算化学。全书分两部分:基本原理篇和应用篇,共11章。基本原理篇(第1-6章)包括:体系的经典力学描述,势能面,分子动力学方法,MonteCarlo模拟,相关函数和近平衡态的量子统计理论;应用篇(第7-11章)包括:热化学,输运性质,分子光谱的模拟,固体材料和统计数学在药物、材料设计上的应用。《计算化学:从理论化学到分子模拟》尽量介绍具有物理意义的方法,不得已才采用单纯的数学模型。为了方便阅读,《计算化学:从理论化学到分子模拟》备有附录用来介绍重要的数学工具。《计算化学:从理论化学到分子模拟》可作为化学、物理、材料科学、药学、生命科学等有关专业领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和研究生教材。 -
元素的盛宴
如果不是作者幼时淘气引发了对汞的兴趣,恐怕今天不会有人能了解化学元素的发现过程竟如此怪诞,也不会有人能知道周期表背后掩蔽了这么多风流往事,更不会知道人们使用元素的历史如此匪夷所思……这些被“教科书体”科学史忽略的历史八卦、奇闻怪谈,都可以从《元素的盛宴》中找到。 这是一本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既严谨又妙趣横生的科普著作,作者搜集了大量科学史和人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料,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化学与人类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传奇。你知道氮肥是德国人研究烈性炸弹时顺便发现的吗?你知道水银在很长时间里是作为泻药使用、镭最初是被用来制作保健饮料的吗?而是否吃碘盐曾是甘地带领人民争取独立的重要议题之一,门捷列夫是在打扑克时想出了元素周期表,格拉泽看到啤酒气泡悟到了探测粒子的新方法……这些闻所未闻的事件,都是山姆探险化学史的重要发现——它是化学与人类生活交互作用的一部趣味史,也是无数科学家探幽寻微的一部“野史”,又是一部真实版的“生活大爆炸”。 本书一改人们对化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它将幽默之笔与详实考证完美融合,将史料搜集与科学精神精准组配,使本书成为了解化学、认识生活的最佳读物。跟随基恩,一次重新发现化学元素的奇妙之旅即将启程。 -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册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的精品项目研究成果。 本书是在1993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与第二版相比,在内容和章节上有较大的变动。全书分为基础和专章两部分。在体系上,将采用按官能团分章、按基本反应机理分章和专章描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命名、四大光谱将分别单独设章,立体化学将包括构象和构型两部分,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和β-消除反应合并为一章,醇醛缩合和酯缩合并为一章。以便更加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更加合理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和更加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专章部分将介绍有机化学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每章末附有本章的指导提纲和中英文对照词汇等。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读者选用。
-
化学哲学新体系
《化学哲学新体系》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原子理论体系的建立,它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学术专著。《化学哲学新体系》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于1808年问世,着重论述物体的构造,阐明了科学原子论观点及其由来;第二部分出版于1810年,结合丰富的化学实验事实,运用原子理论阐述基本元素、二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第二卷第一部分则是在1827年出版的,重点论述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以及合金等性质的规律性,对原子论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在系统论述以上内容的过程中,道尔顿除介绍自己的实验和理论成果外,还引证同时代许多化学大师的大量实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他们的见解作出评述。这对人们了解当时化学进展的状况以及化学家们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演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生活中的毒理学
重点介绍了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杀虫剂、铅、汞、砷、金属、溶剂、持久性污染物、内分泌干扰剂、动物与植物毒素、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以及辐射、纳米材料、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涵盖了有毒物质引发的不良反应、生物学特性(毒性作用)和易感人群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督标准、使用与接触这些物质的一些具体建议。特别介绍了化学品对神经系统、孕产与发育的毒性作用,以及癌症发生与化学品接触的关系。还生动地介绍了毒理学基本原理、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方法与原则、毒理学本身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毒理学涉及到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以及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毒理学问题,列出了可供深入学习与研究的网站与参考书。 本书浅显易懂,是一本理解和实践毒理学的大众读本。 -
20世纪化学史
本书以丰富翔实史料为依据描 绘20世纪化学史的绚丽篇章。传统 化学学科老树发新枝,高分子化学、 药物化学已从有机化学独立出来; 今日分析化学称之为分析物理不算 过分。物理化学犹如一匹奔马,化学 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和量 子化学是它的四条腿,加上电化学 和光学,在本书皆专章描述。生物化 学在本世纪崛起,分子生物学成为 热门,本书重点评述。对新兴的环境 化学和与增产粮食有关的化肥与农 药在本书有适当篇幅,体现了对生 存与发展的关注。从60年代起,化 学又带上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 翅膀,本书所描述的是奔向21世纪 的新化学的历史。学科日益交叉是 本世纪的特点,本书开宗明义第一 章“新物理学促使化学面貌一新”。 书末附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况 表,堪称20世纪化学大事记。 《20世纪化学史》的书摘 第一章 新物理学促使化学面貌一新 化学,在19世纪大发展的基础上,在20世纪继续有所前进,有 所扩展。然而,20世纪的化学发展,绝不只是对19世纪的化学成就 做出一些增补或是填充部分空白,而是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这首先是由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开始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的发现,揭开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一直没有觉察到的崭新世界 ——“微观世界”。这个崭新世界的揭露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因为人 类认识自然的本领有了新的跃进,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 但是微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有别于宏观世界,牛顿力学的体系显然不 能适用了,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念上作出革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发 生在20世纪之初的物理学革命。1900年由普朗克(MaxKarl Ernst Ludwig,1858—1947)提出的量子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AlbertEin- stein,1879—1955)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吹响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进 军的号角。从此,不仅在物理学中引起一系列的变革,并且还带动了 其他学科,特别是化学的革命发展。物理学革命的一系列成果,如量 子论、相对论、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等构成 的新物理学,促使化学面貌一新,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化学研究 的对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恩格斯说:“在19世纪,对于化 学家是原子的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门捷列夫周期表等伟大成 果,皆出自化学家之手,而分子运动论的业绩则属于物理学家们。因 此,对于物理来说,可称为分子的世纪。但是到了20世纪,情况发生 了逆转。原子物理学都是物理学家们的业绩,而化学家则工作于分 子的领域。因此,可以说,在20世纪,对于物理来说是原子的世纪, 而对于化学来说是分子的世纪。但是,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并 非莫破质点而是有结构的。化学工作在新物理学的基础上,因而面 貌一新,并在知识层次上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就解释了编写20世 纪化学史为什么要从物理学革命写起。因为不这么做,就不能把化 学在20世纪的发展变化写清楚。这是兄弟学科之间交流和借鉴的 问题,而非学科的隶属问题,也不能认为化学于19世纪在原子学科 上带了头,就可以老子天下第一。 一、早期量子论的诞生 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通常把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量子论” 做为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开端。但是正像科学史上许多带有划时 代的重要事件一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它的提出者有可能认识不到它 的份量和深远意义。这就无怪乎普朗克在30多年以后还把他当年 的贡献称为“孤注一掷的行动”。 “一言以蔽之,我所做的事情可以简单地叫做孤注一掷的行动。 我生性平和,不愿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然而……一个理论上 的解释……必需……以任何代价非把它找出不可,不管代价多么高 ……我认为,那两条(热力学)定律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成立。 至于别的一些,我就准备牺牲我以前对物理定律所抱的任何一个信 念……”以上是1931年10月7日普朗克给罗伯特·威廉·伍德 (RobertWilliamWood)的信。 什么事情使“生性平和”的普朗克,不惜付出“代价”和“牺牲”,甘 愿从事“孤注一掷”的冒险呢?这就是发生在20世纪初的“紫外灾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