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饥馑与帝王
厄尔尼诺是目前威胁人类文明的一种极为反常的气候现象,它既会导致洪水,又能引发干旱,它的危害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作者指出,厄尔尼诺不仅导致短期气候变化,还是一种始终潜伏着的巨大历史力量:古埃及、玛雅等辉煌的古代文明都曾遭受厄尔尼诺的沉重乃至致命打击。古代帝王与文明的兴衰很多同厄尔尼诺的发作息息相关。本书综观人类历史长河,讲述了一系列围绕厄尔尼诺现象的人类文明故事。书中引用了大量引人入胜的科研成果与古代文献,内容翔实,译文优美。 近几年,反常气候现象频发,厄尔尼诺又在世界范围内兴风作浪,本书值得关注。 目录: 第一部分 厄尔尼诺 第1章 大天谴 第2章 鸟粪 第3章 ENSO 第4章 北大西洋摆荡 第二部分 古老的厄尔尼诺现象 第5章 变暖的时候 第6章 法老王面临危机 第7章 摩奇贵族 第8章 典型的玛雅衰亡 第9章 古代的人们 第三部分 气候变迁及时间的长流 第10章 小冰河时期 第11章 “干旱随着犁田而来” 第12章 震惊世界的厄尔尼诺 第13章 文明的命运 -
大象的退却
伊懋可编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
海洋之歌-全球海洋生態發現之旅
封面文字 《寂靜的春天》當代版 二十世紀的壓卷之作 我們很難相信自己依存的動物會減少,更難接受的是我自己的行為竟是問題 癥結所在。但動物的悲慘故事和人類善於否認的能耐,卻是我們不該遺忘的。 關於本書 你喜歡海洋嗎? 你知道海洋占全球多大面積嗎? 你曉得海洋和人類生存的密切糾葛嗎? 告訴你一項你應該牢記在心的事實,海洋在四十億年前形成,生命在三十五 億年前從海洋源起,而人類的存在直到五百萬年前才開始。海洋生態作家瑞秋• 卡森曾說:「各種生物,從最小到最大的,生死大權全操在海的手中。」 近年來,素孚眾望的海洋科學家沙芬納,為了觀察探索海洋生態變化,啟程至藍 色地平線外,進行全球發現之旅。他巡訪各大洋及海洋子民,發現了許多令人意想不 到的海洋生態訊息,並且誠摯地將其帶回岸上,寫成這部難得一見的作品。 在這部包羅萬象、文筆優美的遊歷紀錄裡,沙芬納帶領我們到海岸、島嶼、礁 群及大海深淵探險,目睹瀕鄰末期狀態的海洋漁業,傾聽各方人士暢抒己見,讓我 們對海洋生態現況有著身歷其境的見聞與感受。 此外,沙芬納還明確地傳達警告和希望的訊息:我們不能只是袖手旁觀 地監督海洋生態發展,必須立刻行動,才能為後代留下生意盎然、化生萬物 的美麗海洋。 作者簡介 卡爾•沙芬納(Carl Safina)畢生親近海洋,是漁夫,也是海鳥科學家, 提倡復原海洋資源和生命力不遺餘力,曾獲普烏慈善基金會「保育暨環境學 人獎」。 他曾服務於「中大西洋漁業管理委員會」,並曾擔任「史密生協會」的 「海洋星球」顧問委員,以及「世界保育聯盟」的「鯊魚專家小組」成員。 一九九○年,沙芬納在「美國奧杜邦協會」成立「活海洋計畫」,並擔 任計畫主任。 目前他住在紐約,是耶魯大學副教授。 譯者簡介 杜默,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出版社主編、雜誌執行副總編輯,歷任首 都、自立、中晚、中時等報國際組,現任報社國際新聞中心撰述委員。 譯作有《玄奘絲路行》、《美食與毒菌》、《聖經密碼》、《東方與西 方》、《行銷學》等。 左褶口 封底文字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評價──五顆星 本書字�行間盡是沙芬納對海洋「美麗與脆弱」的深刻感受,是一首廣 受歡迎的讚歌。 ──《出版人週刊》 沙芬納是當今保護海洋及海洋生物的頂尖人物。他在本書裡寫下了追隨 漁夫和生物家,奔走於必然成為二十一世紀初期環保大戰場的最前線的親身 經歷。與許多環保人士不同的是,他絕不會裝得比別人更崇高,他深知人事 複雜萬端,這正是保育人士和旅伴中極可喜的特質。 --《新科學家》雜誌 沙芬納的發現悉數記戴於本書,內容絕對令人絕倒,因為沙芬納所要告訴 我們的,正是人人都該知道的事。本書誠屬普立茲獎級佳構,宜列為本世紀末 最重要書籍之一。 ──《四海飛魚》 如果你愛海洋,應讀本書;如果你關心人類在這水星球上的未來,應讀 本書。本書會讓你有種前所未有的感動。 ──《休閒垂釣》雜誌 讀到二十頁左右便會發覺,你不是在閱讀,而是在玩味。似沙芬納這般, 知道如何及何時該跳脫自己的故事的作家,可謂絕無僅有。 ──《全球》 本書敘事激揚,扣人心弦,發人深思,誠為劃時代之作。 --《紐約時報》書評 本書以既詩意又強烈的筆觸再現自然魅力,殊為難得,令人歎為觀止。 --《華盛頓郵報》 《海洋之歌》不僅是《寂靜的春天》當代版,更堪稱本世紀壓卷之作。 此外,與邁可•柯里奇頓或彼得•班奇萊之流的魔幻小說不同的是,沙芬納 所說的全是確有其事,卻又更為奇異駭人。 --《洛杉磯時報》 沙芬納為他所摯愛的海洋和岌岌可危的海洋居民,寫下明快、感性、關 懷、理性、憤怒的謳歌,讓人讀後義憤填膺,也讓人為他所描述的奇景稱奇 不置。而本書也令人欣慰,世上畢竟還有沙芬納這般有心人,致力於保護地 球最脆弱也最為人誤解的生態系。 --《洛杉磯時報》書評 環保類著作往往對事物的人性層面略而不提,而本書則著重於為生計憂 心忡忡的真人實事,是一本充滿科學與自然觀察,蘊含出奇張力的佳構。 --《文明》雜誌 《海洋之歌》當屬永遠改變我們對某一課題看法的革命性作品。 --《訪談雜誌》 沙芬納對海洋困境的第一手描述,揭露了人性面和我們利用海洋的代 價。本書權威而客觀,是迄至目前為止在海洋保育上最值得一讀,也最為令 人激賞的作品。 ──茱莉•帕卡德(Julie Packard) 蒙特婁水族館執行董事 1 1 -
汤姆斯河
它曾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农业小镇,名字取自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 从莱茵河辗转俄亥俄河谷扩张近百年后,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1957年,镇上的供水系统第一次检测出了化学污染物。 1967年,对镇上的供水系统做出调查后,当地水务公司和化工厂达成秘密协议,并发布调查结果:“镇上的饮用水绝对安全。” 1974年,居民再次发现饮用水味道不对,当地报纸开始关注污染和健康的“传闻”,县卫生部调查后不了了之。1975年,公司再次做出回应:“饮用水绝对安全。” 1982年,13岁的兰迪被确诊患上了成神经管细胞瘤。纽约医院的医生发出感慨:“又一个从汤姆斯河镇来的。”当地居民谈癌色变。此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介入调查。 1984年,汽巴-嘉基排污管道破裂,天机泄露。 1986年,新泽西州卫生部展开全面调查。 1991年,汽巴-嘉基关闭了汤姆斯河镇的排污管道。1996年,汤姆斯河镇化工厂关闭。1997年,瑞士总部把化工生产迁移到了中国和印度。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1996-2010年,中国的苯、乙烯和硫酸的产量翻了两番。巴斯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在中国有7000名员工和40家工厂。陶氏化学,在中国有4000名员工和20家工厂。 -
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An essential and incisive discussion on China today - a country on an environmental precipice that will affect the entire world. 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tells the story of China’s – and the world’s – biggest crisis. With foul air, filthy water,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encroaching deserts, China is already suffering an environmental disaster. Now it faces a stark choice: either accept catastrophe, or make radical changes. Traveling the vast country to witness thi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Jonathan Watts moves from mountain paradises to industrial wastelands, examining the responses of those at the top of society to the problems and hopes of those below. At heart his book is not a call for panic, but a demonstration that – even with the crisis so severe, and the political scope so limited – the actions of individuals can make a difference. Consistently attentive to human detail, Watts vividly portrays individual lives in a country all too often viewed from outside as a faceless state. No reader of his book – no consumer in the world – can be unaffected by what he presents. 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tells the story of China’s – and the world’s – greatest crisis. With filthy water, choking emissions and an unsustainable appetite for resources, China’s development has taken our planet to the environmental edge. Now it faces a stark choice that will affect us all: accept catastrophe or make radical change.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award-winning correspondent Jonathan Watts travels from mountain paradise to blasted desert, through eco-cities, coal mines and industrial wastelands, examining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ose at the top of society and the problems and hopes of those below. His travelogue will interest anyone concern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security, globalisation or climate activism. At heart, it is not a call for panic, but an expression of hope that – despite political constraints – individual choices can make a difference. Consistently attentive to human detail, Watts vividly portrays the diversity of a country too often viewed as a faceless machine. No reader of his book – no consumer in the world – can be unaffected by what he presents. -
低碳阴谋
《低碳阴谋》主要从“碳关税”和“碳减排”两个方面入手,挖掘出了隐藏在两者背后巨大的阴谋。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力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此次金融危机买单,继续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两极世界的格局。《低碳阴谋》深入地触及了隐藏在碳关税、碳排放等国际经济协定背后的阴谋,对欧美积极构筑的“低碳”壁垒给予了深扒,并对碳经济地图、碳贸易、低碳未来图景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动向进行了详尽地解析。 最近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被视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项事关“人类未来”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一场吵架大会。针对碳排放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争斗,且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 《低碳阴谋》读者对象:从事财经、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工作或对财经、管理、国际关系感兴趣的人;崇尚低碳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