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繁華
點第一爐香,葉文心細說上海的摩登繁華 上海的繁華輝煌,一開始卻是個「海上奇觀」。這座充滿傳奇的城市,在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不僅由一個長江下游的縣城,一躍而成東亞數一數二的國際性通商巨埠,更以「洋」、「商」與「女性」共同挑戰與改變中國傳統文化的秩序。西風中的資本主義,在上海長出最能代表中國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面貌,中國的現代性不能不談上海。一九四九年後,上海在共黨政策下,被賦予製造工業的角色,一代繁華洗盡,直到九○年代,中國又回到上海找尋現代性,上海再度成為繁華的代表。 這個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城市與經濟,對廣大中國的社會與文化構成什麼挑戰與影響?本書回顧一八四三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上海社會文化史,透過細細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現代百貨業,葉文心生動描繪中國第一批城市中產階層。在國家角色尚弱的二十世紀初期,這個新富階層在從商與消費被視為愛國志業的觀念下,不僅取得在儒家社會的正當性,從而改變了上海, 更成為近代中國政治與民族主義發展的主要力量。 新的往往也是舊的,葉文心認為,上海如今再度回到中國現代性的核心位置,卻有不少力氣花在挖掘過去的歷史記憶。因此要瞭解今日之上海,必須回到一九四九年前,那個張愛玲曾經生活過也貪嗔癡過的上海。而當代上海新富階層,是否會再次扮演推動國家變遷的角色,或許可從本書的歷史分析窺見一二。 -
宋代城市研究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包伟民对宋代城市的最新研究著作。本书在总结唐宋城市史研究的基础上,对宋代的城市规模、类型和特征,城市管理制度、市场、税制、市政建设、人口和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多有新见,是对宋代城市的独创性研究。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
1927-1937年的上海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府为对象,探讨市政府创立和运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可采用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及其实施市政的成败得失,试图将之作为特例了解国民党政权下一个市政府的运作情况。这是一部在西方中国学界很有影响的中国学名著。 -
幻方
《幻方 中国古代的城市》并非一本单纯的有关中国城市与建筑聚落发展历史的著述,而是阐述观念——对于世界以及宇宙的观念如何折射到城市及建筑聚落模式与结构的经典著作。在营建生态居住环境的今天,中国古代先人的经验与智慧,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世界性的借鉴指导意义。 读者对象 :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专业师生。 -
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
作者进行的是专业视角的“公共话语”表述,主要涉及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的叙述,尤其是20世纪现代观念主导下的城市再造历史反思,认为20世纪是对历史名都进行大规模“破坏”的世纪,其中罗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最值得强调和总结。也就是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现代化,甚至现代城市保护运动,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在破坏这些历史城市的历史资源,而城市的更新实在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所谓成功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成功”的经验。 全书分“保护伦理的觉醒”、“城市中保护的文化”和“保护伦理的扩展”三个部分,分别从现代都市保护理念产生的历史、现状分析和成功个案分析等角度,对22座世界著名历史城市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