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悼日記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
莫斯科日记 柏林纪事
犹太裔德国批语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生活是20世纪文学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寓言。他对苏联之行的动人叙述坦率而不留情面,其中涉及他自己的良知与动机斗争。《莫斯科日记》在本雅明的作品中意义独特,他莫斯科之行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拉脱维女布尔什维克阿斯娅·拉西期的感情。整个1920、30年代,这位女人对本雅明的学术思想和情感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
邱妙津日記(上下)
「自己一定要寫作,如果不寫作或太久沒寫作人生就完全沒有意義,我生活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要寫作。」──邱妙津,1994.01.16 對這一代未及深思愛與死的真諦的文藝青年們來說,《邱妙津日記》提供的,不會是件懷舊的紀念品而是一個朝聖的座標,以及面對誠實之愛的靈魂練習本... 如果沒有付印,原稿上這些鉛筆書寫的字跡,也許再過幾年就會消逝了吧。像一個漸褪的夢,教人無法判清倒底發生過什麼,又是因為什麼而錯愕驚醒。讀著這份日記,我們越來越不能分辨:邱妙津是真正的活過了,抑或真正地被自己從這世上註銷了?一切就是那樣發生過了,所有事件的痕跡卻越發難以被定義,被記憶。在日記中,越是看著她親手埋葬了青春,越是感到青春靈魂之哀悲未了。人生長夜,她的日記竟像是她自己唯一的商量對象。 彷彿從未有餘波盪漾似的,她去世竟然已經十二年。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所有震驚於她戲劇性死亡的青春靈魂或許曾經想像這個彷彿夠遙遠,夠客觀的時間數字,足夠她們去恢復,去解謎。孰知白駒過隙,還不夠喘上第二口氣。彷彿邱當年無法趕赴的,前景無限的時間尾端,一下子追上來,把一切感受都終結了。時間重新啟動,錯愕也重新啟動:都倒錯了,難道不該是作品先於作者先成為逝者? 這些筆記本,嚴格工整的鉛筆字跡,慎重其事、密密麻麻──何等豐盈而沉重的逝者記憶──這些或將成為她們這一代人最後的手稿。 物傷其類。有一代人註定在進入她日記時感到焦慮而猶豫,甚至被恐懼攫奪,不知道自己可以決定什麼。對這世界,對愛人,對自己,究竟該無情還是多情? 關於一個早夭的作家,這些未帶走的筆記本於她作何意義?無人能料想。在如今這個私密心情身世都逐漸習慣於以鍵盤輸入、網路承載流布的國度,這批遺稿反倒更像是被虛構出來的怪物一般──這也引人遐想猜疑:若邱未死是否還會有這樣一批手稿而非網誌文章?網路能即時回應(或被打擾)的特性是否有可能為她的死亡帶來一線轉機?若果真如此這批日記手稿是否還能維持這樣的內省深度與純粹? 無法得證。彼時她的心思彷彿已在幽冥之境,一本本筆記本則宛如劫後餘生──是愛的禮物,未竟的生命責任,等待祭司解讀的天國書信。這些日記內容,像一組組求救或告別的密碼,在記憶縫隙間載浮載沉,溫柔地行過情緒幽谷,有時卻也百般嚴厲檢驗著邱自己的藝術志向與餘生。 關於她,意識底層倒底是什麼樣的景觀,十多年來,沒人能看得真切明白;但卻讓人窺看後以為自己會變得強韌,更懂得那些幽微的悲傷。 人們會看到:這批日記經歷的七年期間,激情的星火燒盡,灼痛地熄滅了,繼而籠罩的是更大的黑暗。記憶彷彿鎖入一個透明密封罐,能清楚地被凝視,卻道不出任何感覺。與任何人都毫無關係。 邱妙津去了遙遠的地方──我們卻還在路上。 *GO>邱妙津專輯企劃。 * ●每次上中興號跟爸爸或姊姊揮手,心裡那種不忍,他們哪裡知道他們又要把他們的女兒妹妹送去過什麼樣地獄般的生活。姊姊問我「把自己逐到那麼遠的地方,真的是為了理想嗎」,放逐,真的放逐,我說台北和巴黎的意義都是一樣的,一樣都是放逐,有家歸不得的放逐。──1990.01.03 ●這世界太寂寞也太冷寞,什麼樣的文章都有,就是沒有談論關於如何活著的東西,文學不就是訴說關於「如何活著」的事。(寫幾本書,有一個人可以愛)。就是這樣,人生只維繫在這個東西之上,其他的很難使人活下去。──1992.05.31 ●爬上去,再利用寫作爬上去,埋頭苦寫,不相信你無法瞭解世界。生命的挫折正好有助於埋頭苦寫,不管世界。──1992.06.26 ●死亡和瘋狂都沒什麼好害怕的,它們只是內心的幻象,我可以用更大的愛克服它們的,儘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與折磨,我還是要述說愛是不滅的。──1995.04.14 ●早從相識之初,妙津伏案寫日記的姿勢便使我印象深刻,嚴肅、專心、不被打擾、宛若儀式的完成,無論歷經怎樣的遷徙變動,她總把這些日記帶在身邊,我知道,這些日記是她最大的財產,她的很多作品也都可以在日記裡找到雛型。她不僅是抱著記事心情寫日記,而是藉此嚴密審視自己的心緒,把驚人的誠實、熱情投洩在這裡。──賴香吟(編者) 目錄 ★1.1989年日記(69篇) ★2.1990年日記(98篇) ★3.1991年日記(90篇) ★4.1992年日記(30篇) ★5.1993年日記(18篇) ★6.1994年日記(40篇) ★7.1995年日記(58篇) -
拿破仑日记
《拿破仑日记》为我们讲述真实的拿破仑:别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别无所长。我并不为别人所喜欢。我单薄得如同一张纸。我之所以有多次得胜,只因为我的行动如同我的思想一样迅速,立刻想到,立刻实施。诸位如果要干预我,阻挠我,诸位必须准备承受军事方面的不良后果。指挥作战,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克勤曼将军,经验比我长久,其成功当在我之上;但是如果我们两个人共事,则肯定会把事情弄糟。 人生大事,是一发千钧的;有都能的人,是利用时机。凡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的,都不愿忽略。都能较次的人,就不可能了,只要忽略一件事情,就足以败坏一切。 在打仗的时候,什么机会都要善用。因为运气好像一个女人,如果你今天遇不上她,你就别指望明天能见到她。 我的性格诚然是古怪,但是一代人不异于他人,则不能是一个非常之人。我本来就是一块石头,被抛到世界上来的。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 拿破仑不仅是个军事巨人,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善于分析人性,他也擅长洞察谄媚者的欺骗;他热衷于战争,他也渴望和平;他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也崇尚道德,感恩人生…… 对于拿破仑这样的名人,很多人对他充满了兴趣,甚至狂热崇拜。所有这些都只是从他的传记或历史读物中获取,而想真正走近拿破仑,观察和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兴衰成败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唯有日记能够最真实地记录下这些瞬间与片断,而拿破仑恰恰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为我们提供了他的一切。 -
南美丛林日记
切·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已经成为现在世界青年的时尚偶像,成为文化领域中的反叛象征。他是革命、青春、激情、力量和梦想的代名词。有关他的争论太多,他总是被人误读,永不被人理解。通过这部私人日记,读者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切。 -
卡繆札記 I
◎全新完整中譯本首度問世。 ◎全面認識卡繆生活、創作、情感與最幽隱思緒的第一書。 . 書信和札記最能呈現一個人內心的諸貌,從卡繆的札記裡,我們更能了解這位被稱為「以睿智與熱誠,闡明了我們時代良知」的偉大心智與情感。 . 一九五七年,四十四歲的法國作家阿爾培.卡繆因「其作品的整體對當代人的良知所臨的題做了透徹的闡述」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和沙特一樣,以內涵深刻的著作和強有的人格在本世紀中葉的法國乃至世界文壇產生巨大影響。兩人因某些哲學命題的不謀而合,以及社會活動中的聯擊,通常同被歸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家。但是,卡繆的思想是完全自成體系的「荒誕哲學」:人在宇宙中的處境,毫無任何個體的意義,人的處境只是荒謬而已。 . 誠然,人生荒誕的觀念以及表達這種觀念的文學並非卡繆首創,但是卡繆畢竟是以明白曉暢的語言對現代人的荒誕感做了全面、系統、深入的論證和描繪,在他理論體系中,荒誕是「起點」,反抗。而他的一些著名的著作中也一再以荒誕做為主題。他並且在小說中創造出一種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樣深沈幽暗的氣氛,無情地揭示了現代人的心靈危機。 . 本書是卡繆自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一九四二年二月的札記,是了解卡繆其人和思想不可或缺的典籍,也是理解其作品的重要關鍵,他在札記中寫下他的讀書雜感以及寫作構思的方式,其中有動人的哲學的思維。 . 若要歸類,本札記大致可分三大類。第一類屬於哲學的思考、片段的描寫,以及四處偶爾聽來的談話記錄。札記中的許多片段幾乎都沒有更改的用到《異鄉人》、《婚禮》以及《非此非彼》中。第二類大致是他在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二年的讀書心得。影響他最大的作者有尼采、D.H.勞倫斯、H.梅爾維爾、馬爾等。《異鄉人》和《薛西弗斯神話》的各個主題──死亡的結局、肉體生活的價值、清醒的心智、無神論的觀點──也都出現在札記裡。第三類大部分都沒有用在發表的作品中,有些則改寫入早期的小說《快樂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