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宪益与戴乃迭:一同走过
该书系大象出版社推出的“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丛书之一。这套书是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作者是李辉,尽管他被某些青年评论家批评为“陪老人聊天”的记录者,但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实在值得一读。比如《梁思成:永远的困惑》、《邓拓:文章满纸书生累》、《老舍:消失的太平湖》等。 杨宪益与戴乃迭堪称一对中英合璧的夫妻,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们联袂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从先秦散文到《水浒》、《红楼梦》,达百余种。该书以丰富的历史照片来凸现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并呈现出时代的特征。 -
永远的求索
本书是《往事与沉思》传记丛书中的一册,书中真实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宪益先生的生平经历、治学道路、学术成就、思想见解,以及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和内心的种种感受,而且要通过这些尽可能深刻地反映杨宪益先生所处的时代特色、学术氛围、社会环境。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可读性强,不仅对研究杨宪益先生本人极具价值,而且对学科史、学术发展史乃至社会史都有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内容简介:杨宪益是知名的翻译大家,但却很少有人阅读过他的翻译作品,那些作品,成排地摆在欧美各大学图书馆的书架子上,蔚为大观。他是把中国的文学名著,无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多是古代,也有现代,源源不断地介绍给世界,和他的洋太太戴乃迭一起,一生不辍。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中年昏昏老而知耻。” 《去日苦多》是杨宪益的一本集子,作品跨越半个世纪,从一九五〇年代向国内介绍一些外国的作家开始,直到本世纪初期的一些译余随笔。 -
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写外甥女赵蘅眼中,舅舅——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的故事。“他曾发出过震撼世界的声音。直到他已经说不出话来,还在尽力以笑容来答谢探视者。” -
杨宪益传
楊憲益是當代中國最著名的翻譯家(中譯英),他與他的英籍妻子戴乃迭聯手翻譯了一千多萬字的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著作,在歐美漢學界有很大影響。相信上述都是人所共知的。 在本書裏,您看到的,將不僅是一頁頁楊氏滿有波折的成長經歷、他作為「學貫中西」代表的例證,甚或他的偉大成就與人生態度,更多的是他的「奇」: 他與戴乃迭的異國婚姻,歷經「刨祖墳、查三代、斷絕一切海外關係」的階級鬥爭年代居然巍然不動;他在「XX」事件後竟敢對外國記者指名道姓譴責最高當局,以及他在開懷暢飲後寫出的絕奇絕妙「打油詩」。還有的是,到了望九之年,他調皮如昔,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仍懷一顆熱烈開放的心去擁抱。 您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碩果僅存的、愛開玩笑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傳奇」。 -
杨宪益自传
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传奇性,读来像是一本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Romance)。他出身豪富之家,尽管从小穿上只有王子才有资格穿的丝质黄马褂,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不但没有成为对社会无益的纨绔子弟,反倒是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智慧。他十九岁时留学英国,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研修古希腊、罗马文学。他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办报纸,宣传抗日,并努力争取英国朋友对中围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他与同时在牛津大学学习的格蕾迪丝(她是在牛津攻读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第一人)相爱。1940年,两人一起回到遍地烽火、满目疮痍的中国,从此结成生死不渝的终身良缘。尽管他学识渊博,尤其对中外文化关系史有独到的见解,但是,热情、真挚、勇敢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位关在书斋、皓首穷经的纯学者。正如他晚年在自勉诗所说的:“每见是非当表态,偶遭得失莫关心。百年恩怨须臾尽,做个堂堂正正人。”他怀抱火热的爱国情怀,是非分明,看到不合理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就要说话,就要抗议。 他便是杨宪益先生,本书将带你重温先生的那段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