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时期。该时期,不仅出版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如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也推出了约四百余种外国法学译著,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孟罗•斯密的《欧陆法律发达史》等,它们是中.国近代法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这批译著日渐散失,即使少量保存下来,也因当时印刷水平低下、纸张质量粗劣等原因,破烂枯脆,很难为人所查阅。同时,这些作品一般也都作为馆藏书,只保存于全国少数几个大的图书馆,一般读者查阅出借也很困难。 鉴于上述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瞻远瞩,关爱学术,策划并决定对民国时期(包括少量清末时期)的译著进行整理、筛选,以“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的形式重新点校、勘校出版,以拯救民国时期法学遗产,满足学术界以及法律院校广大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本译丛主要整理点校、勘校出版民国时期国人翻译出版的外国经典法律名著。 -
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
80年代,香港前途問題提上政治議程,香港人心浮動。80年代,也是香港社會眾多思潮互相衝擊的年代,各路人馬論說香港前途往何處去。80年代,港英政府推動代議政制改革,中國政府開展《基本法》草擬工作,是造就香港民主政制的重要時期。 香港的民主運動歷時起碼二十多年,跌跌碰碰一路走來,不能算是有很大成功;但今天這「半桶水」的部分民主體制,中間其實有不少人付出過相當的努力。然而,當年很多民間團體和人士所做的工作、參與者的精神面貌、不同政治力量的互動等,都沒有比較完整的紀錄。 本書收錄了十個80年代民主運動參與者的訪問;被訪人士包括李植悅、馮檢基、羅永生、葉建源、黃碧雲、梁麗清、李柱銘、司徒華、朱耀明及夏其龍,當年都在不同崗位上為香港民主發展做過不同事情;透過他們的口述,重整了80年代民主運動的發展,看到當年社會和政界的不同面相,也反映了民主派人士不同的觀點及香港民主進展的過程。 今天的政治其實滿是80年代政治的痕跡。縱觀歷史,當可對今天的政治實況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對香港民主運動發展有興趣的人士,本書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讀物。 -
对民主之恨
◆继福柯和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雅克·朗西埃重新思考民主的颠覆性力量 ◆一部深刻、尖锐的民主观念简史 ◆特邀同济大学哲学系陆兴华教授撰写导读 【内容简介】 从柏拉图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再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在《对民主之恨》中简述了民主观念史。在此 基础上,朗西埃为我们指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不同于政治,它不是一种制度类型,也不是一种社会形式,而是那些既无权统治也无权服从的人们所特有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支持善的统治。他进而指出,民主通过全面打击一切建立在精英特权之上的权力形式来进行治理,由此对民主的恐惧乃至憎恨就植根于新的统治阶级之中。 【编辑推荐】 1、本书属于“左翼前沿思想译丛”,该译丛收录了巴迪欧、阿甘本、齐泽克等一批卓越的欧陆思想家在过去二十年间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2、作者雅克·朗西埃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欧陆思想家之一。有评论将之誉为继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之后最引人瞩目的思想家之一。 3、在本书中,朗西埃以精炼的语言阐述了民主的观念史,不乏深刻、尖锐的观点以及对当下热门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的观照。本书从柏拉图时代谈起,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关于民主的思想和理念。 【学者及媒体推荐】 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与作者之一。 ——汤姆·康尼(Tom Conley),哈佛大学 朗西埃在本书中批评了一种对人民做决定、为人民做决定,而非让人民做决定的政治形态;批评了一种为了维持自身的某种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政治,群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被安排在了“恰当”的位置上。 ——卢卡·阿尔森加克(Luka Arsenjuk),马里兰大学 政治理论家们期待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雅克·朗西埃的著作这儿索求/提取关于政治的更为直接的理论;而现在,轮到西方的电影理论家、文学理论家、艺术史学家和美学家们了。 ——奥利弗·戴维斯(Oliver Davis),华威大学 在这个左派失去了方向的时代,朗西埃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少见的持续不断的关于如何继续抗争的概念。 ——斯拉沃热·齐泽克 雅克·朗西埃将是我们当代中国理论知识分子们的一味苦药。朗老师是我们时代里一面活着的传统,对我们中国大陆师生,他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还没怎么用过,用处可能就都留在今后了。如果有“毛泽东主义”者,有一个从1968年来不弯腰、不折的思想家,一个真正的不让步的选择派,他就是朗老师。理解他的困难,不在他的写作上的史诗式的横贯和修辞及辩证之精致稠密,而在于他的这种哲学、政治上的犟劲儿。 ——陆兴华 这本机智而具讽刺性的论著有几分像是一场贯穿了政治哲学史的学术冲刺,又有几分像是对其思想上的竞争对手挥出的一连串极精彩的组合拳。 ——《卫报》 朗西埃批评了西方国家对国内大众抗议与流行文化的蔑视姿态,以及用武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的做法。……但朗西埃为了显示我们政治话语中的含混性而避开了争论。他挑战了在他看来是普遍持有的观点,即民主生活与“冷漠消费者的非政治生活”是一对同义词。 ——《新政治家》 一篇关于“民主”概念的定义与重定义的激动人心的文章……正在伊拉克发生的大灾难为朗西埃大胆的假设提供了十分明晰的证据,他认为在以“自由”的名义进行更多战争之前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民主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 -
中国影帝金焰
-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
这部权威著作代表了作者毕生研究民主崩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所达到的顶峰,它在很多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作者重新概括了当代非民主政体的主要类型,并探讨了每种类型向民主转型的可行道路和民主巩固所要完成的任务。作者提出的对民主的巩固而言必需的五个场域——公民社会、政治社会、法治、官僚机构和经济社会——以及诸如“后全能主义”等更加宽广的分析范畴,将成为规范的分析框架,而他们对前共产主义世界的研究,也标志着苏联学开始回归主流比较政治学。 无可置疑,本书将成为有关建立民主政体的最重要文献。所有对民主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东欧、中欧和南美的学者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来阅读本书。 -
让人民自由
这部文采洋溢的名作可能提供了目前对民主政治最准确、周全、细密的描述。 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翰•邓恩讲述了“民主”作为一个词语、一种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政治实践的演变历程;描述了它如何在两千五百年前作为希腊应对地方性困境的一种临时补救措施而出现,在经历短暂而耀眼的一时兴盛之后,几乎在各处式微达两千年之久后又令人惊异地登场,主导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想象,成为西方推荐给其他国家的文明之政治内核。 在“民主”主宰了政治言辞的今日世界,我们有必要去探究,这一内核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怎样的魔幻变形,带来怎样的后果? 约翰•邓恩描述了人民管理的起始以及现下的情况。他将历史和概念交错,鲜活地呈现出赞成和反对民主的两派意见,特别是在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阶段……如果你想缜密地思考民主的缺点和挑战,这是最佳的着手处。 ——《经济学人》(Economist) 本书不仅是叙述民主的概念史,也是英国出版界多年来,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政治作品之一,一如霍布斯般以简约犀利的风格书写。 ——乔纳森•桑普顿(Jonathan Su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