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瓷的故事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產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豔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出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特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產線足足早了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出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向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別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歷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合「生產、分配、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歷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
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
「我只有在走路時才能夠思考。一旦停下腳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靈只跟隨兩腿運思。」 ――盧梭 「就娛樂而言,我寄情於三件事,三者都提供我極大的娛樂效果――我的叔本華、舒曼的音樂,以及最後一項,獨自漫步。」 ――尼采 天底下還有什麼比走路更自然而簡單的事呢?但是對於本書的作者而言,走路是一種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的狀態,彷彿三個音符結合成一個和絃,有了對話的機會。 走路使我們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與世界中,而不至於被身體與世界弄得疲於奔命;走路使我們能自己思考,而不至於全然迷失於思緒中。行走的步調激發思想的韻律,行經的景觀也會反映或激發思緒的內容。這種內外掩映創造出一種奇特的調和,顯示人的心靈也是某種景觀,而走路正是觀賞該景觀的一種方式。 走路也可以想像成一種視覺,每走一趟都是一段觀光旅遊,可以盡情觀賞與思考周邊景物,將新的資訊內化為已知的訊息。這種由行旅間所積蓄的驚喜、解放與澄清,得自於居家四周的散步,也得自於環遊世界,無論路程的遠近都有同樣的功能。 索爾尼深刻捕捉到一種行走本身絕美的韻味,並希冀提醒讀者能發現做為一個行人,當四周景緻隨著步伐緩慢展開之際,所帶來的單純喜悅。 -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
《汀克溪的朝圣者》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典范,它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有:回归自然,重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崇尚生态整体观;质疑工业文明,主张物质生活简单化,提倡生态保护。这些生态思想谈不上创新,却以有所创新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反映了美国当代生态散文家在大自然中的新体验和大胆思索。 -
Dr.Tatiana給全球生物的性忠告
本書的寫法並不像是嚴肅的討論科學問題,而像是報紙上的兩性專欄,回答讀者所寄來的各式性問題。 賈德森她使用擬人法等非一般科普書籍的筆法,探討各式的性選擇案例。並根據她所參考過的文獻來討論現象的成因。主要內容包括兩性之間的衝突、性的必要性等。 -
工作!工作!
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竟是十六歲的青澀自我所挑選的結果! 工作和愛一樣,是人生意義的主要來源,能為我們帶來滿足,也可能摧殘我們的心靈! 本書既是對工作的謳歌,也是一份調查報告,點出職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深刻焦慮,以及誘人的希望。 我們把大半人生都投注在工作裡,卻極少有人為文探討,工作為何是最令人振奮也最讓人痛苦的人類活動。 《工作!工作!》探究現代職場的喜悅與艱險,以哲學的眼光和融合機鋒與智慧的招牌筆觸,帶領我們踏上一場範圍廣博的職業探究之旅,包括火箭科學、餅乾製造、會計乃至繪畫——藉以探索工作為何能夠為我們帶來滿足,也可能摧殘我們的心靈。 書中,狄波頓細膩地提出所有人對於工作所不免提出的各項重大問題: 我的人生何去何從? 我該怎麼結合賺錢和實現自我的目標? 我奮鬥一生的事業,最後將獲得什麼成就? 本書是工作的謳歌,也是一份調查報告。工作對於美好人生的重要性雖然不下於愛,但我們卻經常無法以適切的角度加以省思。如同狄波頓所指出的,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都是當初十六歲的青澀自我所挑選的結果。因此,本書乃是一部絕佳的指南,點出了我們職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深刻焦慮,以及誘人的希望。 -
超级大脑
通常认为,人的一生只能使用大脑的10%。但这个观点是错的!每个人都具备完全使用大脑的能力,只是僵化的思维阻碍了大脑开发的脚步。本书将使你有机会彻底发掘大脑潜能,拥有100%开发出来的超级大脑!本书作者迪帕克•乔普拉和鲁道夫•坦奇都是大脑开发领域的先驱。两位作者经过二十多年脑科学研究发现:90%以上的人几乎一生都不会主动运用大脑!他们认为,大脑在你第一次作出某种选择、某个行为后就会固定下来。在此之后,如果你不主动寻求改变,大脑就会“自动运行”,形成重复、单一、缺乏创新的固定思维模式。健忘、疲惫不堪、肥胖、郁郁寡欢、心脏病……这些都是思维僵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书中内容依托最前沿、最科学、最实用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给你带来包括记忆力、判断力、洞察力、意志力、执行力在内的十个方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