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的经验
亚伯拉罕·阿·圣克塔·克拉拉——为其于1910年8月15日在克雷亨斯腾的纪念碑揭幕而作(1910) 早期诗作(1910-1916) 充满生机的风物:为什么我们留在小地方?(1933) 走向理解之路(1937) 暗示(1941) 索福克雷斯《安蒂高娜》里的复歌(1943) 对泰然让之的探讨——一次有关思的林中路交谈(1944/1945) 思的经验——在高高的杉树林中穿行……(1947) 山中小道(1949) 林中路(“未来的人……”)(1949) 读默里克的一首诗——马丁·海德格尔与E.施泰格的通信(1951) 何谓阅读?(1954) 教堂塔钟之神秘(1954) 为朗哈德尔的《黑贝尔》一书说几句话(1954) 关于圣坛画(1955) J.P.黑贝尔的语言(1955) 与奥尔特加·y.加赛特的会面(1955) 什么是时间?(1956) 黑贝尔——乡愁之魂(1957) 作坊札记(1959) 语言与家乡(1960) 关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962) 致雷内·夏尔——为纪念伟大的友人乔治·布雷翁而作(对石印画《拓文引谈》的观感)(1963) 阿达尔伯特·斯蒂夫特尔的《冰雪故事》(1964) 曾经在场的启示(1966) 艺术与空间(1969) 符号(1969) 人的栖居(1970) 思物——对雷内·夏尔的友情眷念(1970) 不朽的蓝波儿(1972) 语言(1972) 神语缺失(1974) 弗里多林·维普林格的最后 一次来访(1974) 忆艾尔哈特·凯斯特纳(1975) 马丁·海德格尔的祝辞(1976) 文献说明 编后记 译后记 《思的经验》列在《海德格尔全集》第13卷,从他最早的作品到他最后的作品,跟踪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全过程。这一卷的名字,直译应译为“从思的经验中来”,“基于思的经验来说”或“出于思的经验”,听起来拗口。译者思量再三,取《思的经验》这个译名。德文原名《Aus der E血hmng des Denkens》显示了思者海德格尔不同寻常的谦逊,用意在于强调,这只是思者海德格尔本人思的经验,还不能说是思的经验本身。 -
林中路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内容简介: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对诗人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十世纪的“荷尔德林热”,也使得“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成为当代哲学和诗学的一个重要论题。 -
哲学论稿
本书是马丁•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之一。本书是关于存在问题的首次全面尝试,在本书中海德格尔追问作为存有之真理和本质现象(即本现)的存有之意义,而且把这种存有或本现思为本有。全书共分前瞻、回响、传送、跳跃、建基、将——来者、最后之神、存有几大部分。 -
策兰与海德格尔
本书探讨了被誉为1945年以后欧洲最重要的诗人保罗·策兰和马丁·海德格尔之间的联系以及未完成的对话。本书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包括策兰在阅读海德格尔时留下的读书笔记,海德格尔对策兰"Meridian"演讲的书面回应等等。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策兰思想发展中的批判层面,对策兰和海德格尔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洞见。 -
尼采十讲
世人对尼采毁誉参半,大起大落。在纳粹眼里,尼采是军国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在自由主义者眼里,尼采是个人至上主义者;在固守传统人的眼里,尼采是一个破坏者,他主张用锤子敲碎一切偶像和传统;在虔诚的宗教人士眼里,尼采是一个危险的离经叛道者;存在主义者大师海德格尔说: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尼采那里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