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盛世
那些洒满阳光的午后,风自遥远的地方吹过来,带来海的味道,旧日的记忆与梦想也自蒙蒙的印象中清楚地晕染开来。闻人悦阅以絮絮语调、顺畅笔触,淡漠中闪现的丰沛感情,书写曾经敏感柔软的少年心事,青春张扬的浪漫情怀,指点江山的睥睨青年与目睹“九一一”灾难后人们亟欲拥抱盛世的渴望与怀疑;深深镂刻出怀念情思与对太平盛世之反思。全书弥漫着淡淡哀伤氛围,却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明媚,让人在心情跌宕的同时也能会心微笑。 “我想这大概算是一个系列的成长笔记,孩子长成少年,少年离家远行,生活初露端倪,如流水一般继续前行。” -
與生命相約
初戀三摩地: 聽一行禪師告訴你他的初戀。 般若之心: 微笑, 不僅僅是為了自己, 世界會因你的微笑而改變, 聽一行禪師談《心經》。 與生命相約: 我們與生命的約會就在當下, 約會的地點就在「此地」...... -
Hitler's Private Library
-
我的知識之路 | John Stuart Mill Autobiography
郝明義 導讀:<一個普通讀者如何閱讀一本「天才」之書> 「由於這條知識之路的絢麗奪目,所以我覺得有如在觀賞一部不可名狀的電影。……彌爾以他條理清晰,文筆簡潔的敘述,為我們清楚地描繪出一條可供後人依循的路途。……正由於他說明得如此清楚,所以這一條特殊的知識之路,其實是任何一個普通讀者都可以學習的。」 彌爾是古今少有的奇才:他沒有上過學校,卻是世界著名的邏輯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社會運動家。從小他所有的學習,都是來自於經濟學家父親嚴格的教育。他三歲學希臘文,童年即閱讀了《遠征記》、《對話錄》、蘇格拉底《回憶錄》等書;八歲開始學拉丁文、代數和幾何;十二歲起研究邏輯學,熟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論文,並寫下《羅馬政治史》;十三歲時,他在每天散步中聆聽父親傳授經濟學,回家後記錄下來,就這樣完成了《政治經濟學要義》一書。 這種強迫性教育為他省下了知識份子在一般學校制度浪費的十年時間,但也有其缺點:「我不曾有過童年。」彌爾坦承。對於理性的幾近病態的強調,使得他在二十歲那年陷入精神危機,最終是藉由閱讀、思考、以及愛情才幫助他度過難關。 《彌爾自傳》是一部奇特的傳記,與同類著作相比,它可算是一部完全知識性的作品,除了有幾頁提到他妻子的文字外,幾乎沒有感情的描述,但它的平淡質樸卻能使讀者無比感動。彌爾的自傳是十九世紀知識份子歷史中極為重要的文獻,它詳細記錄下作者親自接受的卓越教育經歷──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此種經歷讀起來像是中世紀苦役的記錄──今天,閱讀這一位天才的學習之路,不管是做為兒童教育的參考,或是自身修習的思索,都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發。 作者簡介: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十九世紀歐洲重要思想家,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與政治理論家,世人譽為自由主義的承先啟後大師。 約翰.彌爾生於一八0六年,自幼便展現聰明天才,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三歲學希臘文;八歲學習拉丁文、代數和幾何;十歲讀完柏拉圖的著作;十二歲起研究邏輯學,熟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論文;十三歲讀政治經濟學,研習亞當史密斯和李嘉圖的學說。十四歲時前往法國,在邊沁的弟弟家裡寄住,修習化學、植物學和高深數學。 由於家學淵源,約翰.彌爾從小就與邊沁、李嘉圖等思想家接觸,深受他們的學說與思想所影響。十七歲時他進入東印度公司,任職三十五年,一八六六年以自由黨候選人身分成為英國國會下議院院員,任內他積極爭取工人階級選舉權、保護愛爾蘭人的權力,並在妻子與女兒的鼓勵下,大力主張婦女選舉權。 彌爾一生寫作不輟,著有《邏輯學體系》、《論自由》、《論代議政治》、《政治經濟學原理》、《功利主義》等,對後世哲學、政治等思想的發展,皆有深遠的影響。 -
一个时代的斯文
《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系统、权威、完整地介绍了20世纪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清华大学已故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格精神。梅先生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北京和新竹的两个清华大学。梅先生的“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不正是照亮中国教育走出迷途的时代灯光吗? -
獨學術
學習(learn)≠獨學(study) 獨學才是在求學與工作上能夠超群的必要手段! 以研究哲學、宗教與文學著稱的日本暢銷作家、《超譯尼采》作者白取春彥 首次披露自身的讀書方法! 人的腦袋可以產生自己的創見,創造出過去所不曾出現的見解或推論── 這就是獨學的最終目的。 「學習」是種低層次的事。 就像小朋友學寫字是「學習」,學習是種模仿; 成人要做的不應該是學習,而是研究。 熟悉哲學與宗教的思想家白取春彥不被既成的概念所拘束, 他提出關於學習具體明確的指導方針, 像是「不要害怕閱讀困難的書」、「與其讀解說參考書,不如直接閱讀原典」、 「多讀比速讀好」、「學習外語的基礎在於『讀解力』」等等, 說明獨學的最終目的,是讓自己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跳脫出填鴨式教育框下的思維。 本書特色 ●作者針對現今大眾盲從「實用路線」的學習方法,功利取向的學習心態,提出了自己的批判,並分享自己閱讀艱澀書籍的態度和訣竅。 ●內容主要著重在「建立正確的學習心態」,而非坊間常見的know-how路線學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