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箴言录
《道德箴言录》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格言体道德作家拉罗什福科的巅峰之作,它并不是一堆规范和训条的集合,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一系列对人们行为品质的分析和描述,揭露人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它类似于一部道德心理学著作。《道德箴言录》在问世以后,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一方面许多人感到它痛快淋漓地说出了人们想说的话,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宫廷贵族中的道德腐败和伪善,因而热烈地欢迎它以至于作者在第五版序中说“公众对它们的溢美目前已超过了我能为它们说的好话。”但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了不少责难和指控,这一点从他最后留下的几段箴言中可以看出,例如:”人们反对这些揭露人的内心的箴言的原因是:他们害怕被揭露。” -
道德箴言录
序言“三思”译丛编委会 致读者 1678年版《道德箴言录》 遗下的箴言 删去的箴言 附录:拉罗什科福为1678年版编制的索引表 (数目为箴言序号) 拉罗什福科生平年表 拉罗什福科和他的《道德箴言录》 ——译者后记 -
为了每一天
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读过无数经典之作,从中汲取灵感。他读过的经典不仅包括东西方的宗教哲学典籍,如《圣经》和《老子》,还包括各种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著作。更为可贵的是,托尔斯泰还是一个勤于做笔记的人。到了晚年,他从笔记中把最合乎自己心意的箴言挑选出来,并加上自己所写的箴言(书中未附出处的,基本为托尔斯泰所写),汇编成册加以出版,书名为《为了每一天》。此书按一年365天的顺序编排,在每一天的名下有一组论题相同的箴言。 本书是选译本。选译本保留了原书的编排顺序,只是在每天名下的每组箴言中选出最精彩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是原书的压缩本,虽然篇幅小于原书,但精华仍在其中。 托尔斯泰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关他的思想和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本书所选的箴言虽然有些不是托尔斯泰本人所写,但就如前面说过的,它们是“最合乎他心意的”,或者说,是他所赞同的,因此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这无疑是研究他本人思想的最好材料。此外,这些箴言充满了人类的智慧和生活的教训,无论是涉世不深的青年,还是饱经风霜的老人,读之都能从中得到启迪。 -
三字经
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起头的《三字经》,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蒙学读物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早巳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这本广为流行的小册子,其作者却并未因此而广为人知,以至于在当时就已无法确指。明代中后期已有人提及:“世所传《三字经》、《女儿经》者,皆不知谁氏所作。”(赵南星《味檗斋遗书.教家二书序》)宋人王应麟、粤中逸老、区逋子都曾被认为是《三字经》的作者(见王相《三字经训诂序》、陈灿《增订发蒙三字经序》及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将《三字经》的成书看作有一个过程的,由王应麟撰,经区道子改订、明人黎贞续成(民国金陵大学油印本《三字经》),不过这些都是后来人的见解。所以在《三字经》作者问题上,一般学者倾向于用“世传”、“相传”王应麟所撰的提法。 -
神殿的基石
本书荟萃二千余则布拉加箴言。作为现代罗马尼亚文化杰出代表之一,布拉加集诗人和哲学家于一身,以隽永的诗的语言将哲理凝炼为箴言,透视人生和形而上的疑团。情与理交融,沉思中不乏激情,严肃中常含幽默,简之又简的三言两语,看似信手拈来,却蕴含深刻寓意,或有画龙点睛之效。他的箴言传出的不只是深邃而明快的智慧和哲理闪光,而且还有沉甸甸的良知拷问。 -
余秋雨人生哲言
《余秋雨人生哲言》(修订版)由余秋雨先生亲自操刀,挑选他所有著作中的精华段落结集而成,分为人生滋味、人格尊严、警惕小人、跋涉废墟、月下故国、漂泊心态等十六个篇章,全部都紧紧围绕着“人生”这个主题,既有激情洋溢的“余氏” 散文长句,也有精辟犀利的独到论断。书中还由余先生加入了大量新写的篇章,是他“封笔”以来第一次将“新鲜”的文字公诸于世。这些内容作为他近几年来的思想沉淀,其文风和思想厚度明显有别于他此前的作品。《余秋雨人生哲言》(修订版)的段落摘选也不拘泥于一般随感录的体式,而是力求体现“余秋雨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