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图的真伪
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问题与所谓的“荷马问题”、“圣经问题”和“苏格拉底问题”一样,主要不是纯粹的学术考据问题,而是“现代性”的义理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一件重要文献真伪问题的讨论,既考察着思想史的"客观"面貌,也反映出讨论者的个人品味和思想路数,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度来:我们在柏拉图著作的真伪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
《法义》导读
本书是一本为柏拉图《法义》所作的导读。全书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柏拉图的《法义》结构、文风、义理在他整个作品织体中的位置;第二部分分五章分析性地概括了《法义》全书的文脉;第三部分是附录,按内在的论题结构提供原书关键段落的今译,并附有相当细致的注释。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对全书的文学形式和思想意蕴形成概观性的把握,而且可以对原作的关键段落产生切实的阅读感。 -
血气与政治
所谓血气,就是人对何谓正确、何种东西带来尊严与荣誉的精神感受。人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凭借血气捍卫财富与名誉的分配,但血气对正义或合法性的要求从来不能得到满足。因为这种正义要求,把人类生活的无公度方面,当作可公度的东西。因此,柏拉图和荷马都告诫人们要节制自己的血气。 血气是城邦统治者进行哲学思考的基础,也反映他们的统治特征。柏拉图在《王制》中,提出了节制血气的一条新途径——通过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 -
阿威罗伊论《王制》
英译序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开始和结束的部分都指出了政治学问的用途、重要性甚至必要性。阿威罗伊一次次指出这门实践学问在“这些城邦”里非但不能被天启律法取代,而且同等必要。有多必要?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这本书中一个更大的课题。这些城邦越是意识不到自己有病,就越说明了它们病得有多严重。 而今我们迫于各种需要,急于炫耀我们自以为拥有的一切,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阿威罗伊这部节制的作品显得更加奇怪。” -
不满的苏格拉底
《不满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克力同〉疏证》为“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中的一本,内容如下:在四部与苏格拉底之死有关的对话中,《克力同》最为短小,比起另外三部显得着实微细。有人认为《克力同》是《申辩》的尾声而非《斐多》的序言,那么,《克力同》又是一场怎样的审判?克力同又是谁?苏格拉底对赴死之路高贵神秘的抉择与之有何联系?作者维斯选择了“苏格拉底的不满”,作为对《克力同》解读的关键——缺憾和不满本是生活的常态,只是在柏拉图的戏剧中现身的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究哲学,不以俗务为要,其缺憾和不满自然异于常人…… -
尼采与古代
本书是2002年9月在格拉斯哥大学召开的[国际]尼采学会第12届年会的论文集,主题是尼彩与希腊古典主义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尼采论古代犬儒主义未刊残篇:第欧根尼的第一个夜晚》《尼采、内哈马斯和“自我创造”》《尼采与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搏斗》《尼采对19世纪模仿问题的审美解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