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本书是矿工诗人陈年喜首部非虚构故事集,由真故图书出品。
作为巷道爆破工,陈年喜深潜于大地5000米深处,用炸药和风镐轰开山体,凿出金、银、铜、铁、镍。
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是王二、德成、小渣子等同样低微的命运。后来有的人在爆炸中跑成一蓬血雾,有的被气浪削成了两半,只有他相对幸运,只留下颈 椎错位,尘肺病,还有一只失聪的右耳。
翻开《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些悲怆炽烈的生命逐一呈现在你的面前。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黑。
【编辑推荐】
1,矿工诗人陈年喜首部非虚构故事集。作者应邀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巡回演讲。《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媒体重磅报道。
2,重振《诗经》的民间叙事传统,挖掘中国人悲怆又炽烈的生存力。震得人头皮发麻。
3,茅盾文学奖评委张莉:陈年喜的散文和那些名家放在一起毫不逊色。天赋好,语言好,靠一种天性。
4,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张慧瑜:《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见证了他二十多年流离西北、西南的颠沛生活,既是一本从秦岭腹地到昆仑山脉的天地之书,也是亿万新工人从劳动中萃取的生命之书。
5,随书附赠陈年喜最新诗集《炸药与诗歌》。
6,你买1本书,我捐1块钱。本书与专注尘肺病救助的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合作,你每买一本书,我们捐1块钱,给尘肺病患者子女提供助学金。
7,本书带你辗转中国边荒,遍见奇异风情。一路穿过长江、黄河、叶尔羌河,踏遍新疆的萨尔托海,内蒙的戈壁滩,大兴安岭的茫茫雪山……
-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
“我最喜欢的十个词:世界,痛苦,土地,母亲,人,荒原,荣誉,贫穷,夏天,大海。”
加缪研究专家郭宏安据“七星文库”版精心选译
特别附赠法语引文书签和封面同款纪念卡片
---------------------------
从1935年初入文坛到1960年猝然离世,在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加缪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对创作和人生的思考。他总共写了九本学生用的练习簿,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关于人类命运的观点,以及写作计划、读书随想、风景、游记、交往等,将作为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加缪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通过简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
◆ “变成相机的男人”:《Provoke 挑衅》创刊人、森山大道“最爱的宿敌”,摄影的思想者与实干家如何用人生回应摄影的意义。
◆ “阅后即焚”:是什么,让中平卓马宣布与摄影决裂,将自己的所有摄影作品烧光?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推翻自己的激进宣言,风格秀异的摄影写作。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是日本传奇摄影师中平卓马的摄影评论集,共35篇。书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摄影创作者都必须面对的困境——我们如何透过照片逼近真实?同时,作者也通过书名逼迫摄影与自我表现的关系,照片如果不是传达作者的意旨,那照片是什么?按下快门,一切因此结束。
-
亲爱的图书馆
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 | 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
《纽约客》专职作家深入图书馆行业
横跨七年的非虚构写作,为一百万本书哀悼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彼得·海斯勒),著有《寻路中国》《江城》
·
★ 故事缘起:1986年洛杉矶图书馆大火,超百万册书烧毁,谁是焚书凶手?
★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我们终将死去,但我们的生命会在这里永存
★ 也是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梳理历史,探访内部,展现图书馆平静表面后的庞大复杂体系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Goodreads超60000读者好评,占《洛杉矶时报》畅销榜50周
★ 《纽约客》专职作家力作,“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贴切翻译
·
1986年4月29号上午,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个多小时后,火才被完全扑灭,四十万本书被烧毁,七十万本书被损坏。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火灾事件,却迟迟没找到真凶。
三十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偶然得知此事,她决定重启调查,追踪涉嫌谋杀百万册图书的神秘凶手。她走访嫌疑犯的亲友,请教当时的馆员和办案人员,借助最新的纵火侦查技术,甚至亲手烧毁了一本书。在一次次交谈和质问中,在一趟趟图书馆漫步后,一场调查逐渐变为一场长达七年的图书馆之旅:
她还原了火灾当天的现场状况,从1635年版本《圣经》到《华氏451》,记下每一页被烧毁的文字;她也还原了火灾后的全城救书行动,从无名之辈到商业大亨,记下每一个为书奔走的爱书人;她探访每一个少为人知的部门,从咨询台到货运部,详尽介绍现代图书馆如同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她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从白人男士专用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在历史的灰烬中,跟随苏珊·奥尔琳的脚步,让我们走在静谧而丰富的书架间,走进有序空间背后的复杂体系,走向每一座隽永的图书馆——火可以烧毁书籍,但无法烧毁知识,更无法烧毁我们的记忆和好奇,我们的生命故事。
·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江城》《寻路中国》作者
这是经典的奥尔琳式写作,她将对一场毁灭性火灾的探索,变成一次进入无限丰富世界的旅程,里面充满意想不到的人物,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着意想不到的激情。——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作者
这是一本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她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图书馆火灾的故事转化为另一个故事——关于扫盲、公共服务、市政内斗和愿景,关于一个日益私有化和社会孤立的时代中的公共空间,关于洛杉矶如何从偏僻小村庄转变为创新领地和公民参与的典范城市,以及在一个繁华的民主国家的生活和状态中,图书馆将永远扮演的核心角色。除此以外,这本书就像一座美好的图书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人物。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戴夫·伊格斯,《圆环》作者
奥尔琳创作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多样性的书,跟任何一间地方图书馆书架上的宝藏一样丰富。——今日美国
就像在图书馆的房间和书库中漫步,你可以在书中的任何一页发现一些有趣得意想不到的东西。——国家公共电台
一次真实犯罪、历史、传记和沉浸式新闻的完美结合。奥尔琳的编年史以探究、渲染、机智、戏剧性和深情的方式,赞美了图书馆——作为避难所、社区中心和开放的大学,由有责任心、同情心、创造力和弹性的人管理。——书单
奥尔琳是一位长期为《纽约客》供稿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用人类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她的新书是对人类抵御遗忘的堡垒——图书馆——进行一次广泛、深刻、个人化又极具吸引力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图书馆是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萧条和战争,以及如何在不断为资金而奋斗的情况下欣欣向荣。在节假日里,美国的每一个爱书人都应该会送出或得到这本书。你会情不自禁地读完《亲爱的图书馆》,并对这座奇妙的地方属于我们所有人而感到感激。——《华盛顿邮报》
《亲爱的图书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思想的赞美。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有一种探索的感觉,当奥尔琳为她所发现的事物感到惊奇或感动时,书中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苏珊·奥尔琳对1986年4月29日中央图书馆大火的描写是如此丰富而具体,就像一股热气从纸上喷薄而出。《亲爱的图书馆》讲述了一场大火,以及如何起火的谜团-——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也讲述了所有图书馆的历史,一座特殊图书馆的往事,以及奥尔琳和她母亲的私人故事:她的母亲因痴呆症而失去记忆,而奥尔琳通过书写此书来找回自己的记忆。——《纽约时报》
这是一封写给公共图书馆的美好情书。在这个图书馆的故事里,奥尔琳提醒了读者,图书馆的精神及使命是友好、平等和资讯,以及图书馆——也许我们所有人也在内——所蕴含的美好深度和潜力。——《基督科学箴言报》
奥尔琳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侦探小说、洛杉矶历史和对美国公共生活的兴衰的沉思交织在一起。她的叙述时而紧张,时而委婉,时而亲切,时而史诗,唤起了我们在图书馆度过的生活节奏。她为一个最能代表美国的地方和机构注入了生命力:宽敞、混乱、容忍,甚至充满希望,对各种形式的流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华尔街日报》
《亲爱的图书馆》的确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图书馆之书。苏珊·奥尔琳又一次在没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找到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书与其说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故事,不如说在深挖她自己对一个主题的强烈情感。她再一次证明,一个作家单凭感情就可以自动提供戏剧性,如果这位作家有足够的才华,以及足够强烈的感情。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一个题材会有多有趣,直到像奥尔琳这样的人对它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纽约时报》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这本书在研究上颇具野心,在写作上保持优雅,如同一扇门,让我们得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戏剧、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明尼苏达星论坛报》
一旦苏珊·奥尔琳开始找寻故事,她总会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于是,《愿你被温柔爱过》和《兰花贼》的作者带来了这本令人愉悦、资料丰富的最新作品,故事从1986年洛杉矶中央图书馆七十万册图书被毁坏的火灾开始。不过,《亲爱的图书馆》的焦点很快平移到图书馆机构的分裂和古怪历史,接着,几乎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奥尔琳从各个方向进行叙事,将追捕图书馆纵火犯——此人可能是一个受挫的演员——与思辨的文字并列,探讨图书馆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我们许多人所接触的最接近市政厅的事物。——《纽约杂志》
-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
向伯利恒跋涉
本书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书中收录了琼·狄迪恩20多篇名作,包括《向伯利恒跋涉》《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
狄迪恩以冷冽笔 锋和灼热自我,疏离又深陷,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 “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
编辑推荐
★ 美国非虚构文学殿堂级作品,热销40余年
★《江城》作者何伟推荐九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指定暑期阅读书目
《纽约时报》“20代年轻人应读的11本书”之一
《时代》《卫报》“百大非虚构作品”
★ 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成名作/代表作
★“(琼·狄迪恩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奥巴马为狄迪恩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
★以尖锐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嬉皮士年代,记录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浪潮,再现了一整个时代的情绪。
————————————————————————
媒体推荐
关于1960年代美国最有力的著作。
——《时代》
《向伯利恒跋涉》是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其读者已经不仅仅是其读者了,而是其追随者,其仰慕者,其信徒。
——《名利场》
琼·狄迪恩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知名的文化偶像之一。
——《洛杉矶时报》
“狄迪恩”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形容词,“狄迪恩般的”“狄迪恩式的”,指代其相关的一切:一位超脱、充满洞见和预知,但却有着脆弱感的女作家,她揭开美国之疮痍,使其活生生地暴露在美国读者们的面前。
——《卫报》
————————————————————————
中心再难维系。这个国家,破产公告、公开拍卖通知满天飞;随意杀人事件、流离失所的孩子、废弃无人的家园屡见不鲜;那些在文物上涂鸦破坏的人,连四字单词都会拼错。这个国家,总有家庭无缘无故地消失,留下没有还完的账单与抵押到期的文件。青少年们在外游荡,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同长蛇蜕皮;孩童懵懂无知,也再无机会了解维系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人们销声匿迹。孩子不知去向。父母人间蒸发。被抛下的人们漫不经心地填写完失踪报告,然后自顾自地继续活下去。
这个国家,并没有如火如荼的革命,也没有因敌人的包围而走投无路。这是一九六七年的美国。市场稳定,国民生产总值高,多少人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狄迪恩,《向伯利恒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