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伯利恒跋涉

琼·狄迪恩(Joan Didion)

文化

美国 非虚构 美国文化 文化研究 美国文学 非虚构写作 文学 外国文学

2021-6

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

目录
自序 001
Part 1 黄金国度的生活方式
黄金梦里人 002
约翰·韦恩:一首情歌 026
这里的吻永不停息 040
拉斯基同志,美共马列分会 060
罗曼街 7000 号,洛杉矶 38 区 066
加州梦 073
荒唐婚姻 079
向伯利恒跋涉 084
Part 2 关于自己
论写笔记 130
论自尊 141
我赶不走那只怪物 148
论道德 157
回家 164
Part 3 心灵“七”息地
加州之女的自白 170
北纬 21°19',西经 157°52',
天堂来信 187
岁月磐石 206
绝望海岸 211
索诺拉州,瓜伊马斯 217
洛杉矶笔记 220
再见了一切 230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书中收录了琼·狄迪恩20多篇名作,包括《向伯利恒跋涉》《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

狄迪恩以冷冽笔 锋和灼热自我,疏离又深陷,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 “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

编辑推荐

★ 美国非虚构文学殿堂级作品,热销40余年

★《江城》作者何伟推荐九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指定暑期阅读书目

《纽约时报》“20代年轻人应读的11本书”之一

《时代》《卫报》“百大非虚构作品”

★ 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成名作/代表作

★“(琼·狄迪恩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奥巴马为狄迪恩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

★以尖锐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嬉皮士年代,记录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浪潮,再现了一整个时代的情绪。

————————————————————————

媒体推荐

关于1960年代美国最有力的著作。

——《时代》

《向伯利恒跋涉》是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其读者已经不仅仅是其读者了,而是其追随者,其仰慕者,其信徒。

——《名利场》

琼·狄迪恩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知名的文化偶像之一。

——《洛杉矶时报》

“狄迪恩”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形容词,“狄迪恩般的”“狄迪恩式的”,指代其相关的一切:一位超脱、充满洞见和预知,但却有着脆弱感的女作家,她揭开美国之疮痍,使其活生生地暴露在美国读者们的面前。

——《卫报》

————————————————————————

中心再难维系。这个国家,破产公告、公开拍卖通知满天飞;随意杀人事件、流离失所的孩子、废弃无人的家园屡见不鲜;那些在文物上涂鸦破坏的人,连四字单词都会拼错。这个国家,总有家庭无缘无故地消失,留下没有还完的账单与抵押到期的文件。青少年们在外游荡,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同长蛇蜕皮;孩童懵懂无知,也再无机会了解维系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人们销声匿迹。孩子不知去向。父母人间蒸发。被抛下的人们漫不经心地填写完失踪报告,然后自顾自地继续活下去。

这个国家,并没有如火如荼的革命,也没有因敌人的包围而走投无路。这是一九六七年的美国。市场稳定,国民生产总值高,多少人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狄迪恩,《向伯利恒跋涉》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晓林子悦的评论
    天时地利人和,才有“现象级”爆款。狄迪恩的风格里有种风趣的聪明的怀疑论,恰到好处地刺穿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又不至于尖锐到让人难以容忍。现在的自媒体写作者,应该把这本书当作范文,譬如,怎样把情杀案讲得曲折生动而又清新脱俗,符合市场口味,同时自成格调。眼光苛刻,但不轻易越界。感知敏锐,但不匆忙结论。19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是20世纪美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专栏作家的黄金时代。狄迪恩这样的写作明星,现在恐怕是很难复制了。
  • 祝羽捷的评论
    一部分是Joan Didion在不同媒体上的非虚构文章,写了中产情迷谋杀案、喜欢的男演员、女歌手、革命分子、嬉皮士、加州梦、拉斯维加斯的婚礼,像我在《纽约客》上读的那些一样扎实,采访源丰富,睿智有见解;另一部是她自己的生活,对自尊、道德的看法,纽约生活是一段迷人的插曲……这些文章都是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现在读也不过时,《奇想之年》和《蓝夜》太悲伤了,我们几乎忘了她是多么棒的专栏作家,与书同名文章《像伯利恒跋涉》后被称为“新新闻”的经典之作。
  • 胡桑的评论
    常在各种美国当代作家的谈论中见到狄迪恩的名字,对她的阅读却并不多。之前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感伤的《奇想之年》。随笔集《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是她第一部作品,敏锐而犀利,揭示出1960年代的狂欢,嬉戏,理想,狂欢,迷茫,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快感与疼痛。
  • inside out的评论
    译者最喜欢也应该最满意并倾注了相当心血在最后那篇goodbye for all that 吧,之前有试着翻译过这篇,但后半段对于我一个糙哥来说挺难处理的,学习了.
  • wingala的评论
    和Didion本人因为形象,作为文化时尚符号容易先一步风行社交媒体相比,这本书并不是很容易读。这是一本非常美国的作品,看的时候,和当下对照,又有很多契合,社会结构的溃败都呈现了同样的症状。
  • Berlinka的评论
    这是一本特别美国的书,读完以后我的感知:东部是金色的干燥,西部是一切难再维系。她伤害自己喜欢的人,冒犯自己不在乎的人,疏远亲近她的人,这一切可能只是因为,她是那颗棱角过于锐利、无法与之拥抱的水晶。没觉得这是非虚构的扛鼎之作,在这一点上是过誉的。反之思考,美式非虚构给予我们的启迪,未必是表面的那些东西。迪迪恩无法效仿,因为她是那个高音部。非虚构的核心,依然是个性:为什么相似的题材,不同的人会赋予南辕北辙的气质。
  • 陆钓雪红发商籁的评论
    我为什么要把这些写下来呢?当然是为了记住,但我到底想记住什么?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发生过的事?这里面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发生过的吗?说到底,我为什么总是带着笔记本呢?这些记录很容易让人欺骗自己。记录事情的冲动强烈到让我欲罢不能,那些不怎么写笔记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它和所有冲动一样,偶尔能派上点用场,以此彰显自己的存在。我认为这种冲动要么与生俱来,要么永远都不会有。总而言之,随身携带私人笔记本的人都是异类。他们孤独而固执,喜欢把事物重新排布;他们很焦虑,总是对现状不满;他们生来就饱受困扰,被终将失去某物的不...
  • 丫几_粥的评论
    显然比起对谈式采访,狄迪恩更仰赖自己的观察,或者说是对零碎的记录,所以她抵达的路径就显得置身事外,甚至漠然。偶有例外就是书名同名这篇,贴合信息源足够近的参与,所以她还下了自己的论断。本集还有以加州为背景的一些谈论和更私人的所感所想,但还是非虚构更能吸引我,尤爱《加州梦》和《荒唐婚姻》两篇。
  • 中信大方的评论
    《向伯利恒跋涉》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成名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
  • 少年张的评论
    等了一年多的书。没想到期待的沸点迟迟不到,在闷热夏日的风扇声、暴雨声中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