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蜜的,致命的
【编辑推荐】
☛ 谁是约翰·尤德金? 最早发现并提出“吃糖有害”的科学家,“反糖派”的先驱人物,本书正是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揭穿的世纪谎言:相对于脂肪而言,糖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
约翰·尤德金曾是英国著名营养学家,他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伊丽莎白女王学院,长期致力于研究糖摄入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糖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也是在制糖业围剿与同行打压下郁郁而终的科学殉道者。
在尤德金站出来之前,科学/资本界一直联手误导人们:脂肪才是导致发胖、威胁健康的罪魁祸首,而这一误导,导致了长达数十年的健康灾难。
☛ 揭露被消费主义操纵的饮食真相,掀开当代生活“减糖战争”的帷幕:逃出甜蜜陷阱,我们应该怎么做?
肥胖、龋齿、皮肤问题、心血管疾病……糖,这世上最甜蜜的凶器,对你的身体做了什么?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辨识与对抗那些令我们上瘾的、看似美好的危险事物:
学会怎么吃,从学会不受口味与欲望的控制开始。
☛ 一座医学、营养学史的纪念碑,一部与制糖业斗争的血泪史:
不仅揭穿了营养学界的大谎言,更还原了科学真相如何被政治/资本扭曲的过程——选择的自由,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自由。
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糖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坚决否认糖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刻意淡化、歪曲大量吃糖对身体有害的科学事实,甚至对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进行威胁、抵制。
尤德金博士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与世界糖业研究组织、英国营养基金会等机构斗智斗勇的经历,还给糖消费者一个更加透明的消费环境。
☛ 影响数代营养学家、生理学家的开创性著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倾力推荐
关于这一主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每日电讯报》
每一位科学家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形瘦小的约翰·尤德金博士,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巨人。——罗伯特·勒斯蒂格(美国著名营养学家)
☛ 真正的预言永不过时,营养学的伟大路标:中文版首次引进出版
本书英文初版于1972年上市,后经作者修订多次再版,被打压、绝版三十余年后重被封为“减糖圣经”,由著名出版社企鹅兰登推出新版,中文版首度翻译出版。
☛ 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食品领域从业者与科普工作者联袂精译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食品、生命科学领域从业者睿莹与热爱运动的科普工作者水白羊合作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简介】
“真正自由的选择,
只有在人们能自由获取信息的前提下才存在。”
1972年,《甜蜜的,致命的》首次出版,尽管一开始并未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尤德金的观点已成为营养学界的共识。作者在书中论证了糖是如何在毁坏我们的身体,怎样才能减少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以及制糖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如何运用各种手段淡化、歪曲大量吃糖对身体有害的科学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媒体推荐】
每一位科学家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形瘦小的约翰·尤德金博士,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巨人。
——罗伯特·勒斯蒂格(美国著名营养学家)
我们今天来看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前人在当时的科学证据下, 面对纷繁复杂的行业纠纷,是如何坚持推动对科学真相的探索的。
——云无心
关于这一主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每日电讯报》 尤德金远远领先于他的时代,他认为营养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不仅仅是研究食物的成分,强调享受新鲜食物的重要性,以及认识那些让我们选择某些食物而避开其他食物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独立报》
作为一个被孤立的声音,1995年去世的尤德金或许在四十年前与制糖业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但大食品公司将发现,想要让尤德金日益壮大的门徒噤声越来越难了,这些门徒的唯一动机就是揭露对公众健康有益的事情。
——《卫报》
-
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踏浪
★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欢迎图书
★202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
★2020年加拿大魁北克图书馆奖漫画奖
★入围流行文化教室2020年EGL奖最佳成人平面文学奖
★每一页都是一次治愈。在大海中,我们总能被完全接纳。
★非虚构图像文学长篇杰作
★每在全球卖出1本,就有10美分捐入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
作者在书中怀念已故恋人克里斯汀,记录她与癌症的艰难斗争、陪她度过的最后时光,以及寄托她全部生之向往、却又被迫放弃的冲浪爱 好。
由 这一爱好出发,作者穿插追溯了冲浪运动的历史。从19世纪夏威夷群岛原住民的日常活动,海岛被殖民后岛民的抗争与坚持,到杜克·卡哈纳莫库、汤姆·布莱克等先驱人物的生命慰藉,作者深入挖掘冲浪于人类的意义、于自由的意义,也通过冲浪展现了人们对生活永不磨灭的眷恋和热爱。
个人故事与历史故事双线并行,松石绿与海贝桃两种主色交替出现,既区隔不同内容,也传递着不同的情绪。画面唯美,情感深沉,叙述克制。
-
皮娜·鲍什
◎内容简介
皮娜·鲍什(Pina Bausch,1940—2009),德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编导家,“舞蹈剧场”的创立者。对20—21世纪的舞蹈、舞台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全面研究鲍什舞蹈生涯和舞蹈艺术的著作,作者通过第一手的笔记和访谈资料,对鲍什的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创作方法、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作者是专业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多年研究皮娜·鲍什,编著有《皮娜·鲍什研究及评论集》,对皮娜·鲍什的艺术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结合具体的舞蹈剧场案例《交际场》,对鲍什舞蹈剧场的创作方法和实践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发人深省;亮点之二在于参照皮娜·鲍什的编舞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整套供舞蹈家实际操练使用的指南,对于从事舞蹈和戏剧的读者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编辑推荐
皮娜·鲍什有一句名言:“我在乎的不是他们如何动,而是他们为何而动。”鲍什的舞蹈将人物与场所深度结合,从中缔造出全新的传达艺术理念的方式,晦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交织出现,可谓在舞蹈剧场中重置了人的存在本身。而观众在观看演员舞蹈的过程中,他们的观感、反响和理解,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每一次,你都是初学者。”声名已如日中天的皮娜·鲍什在采访时这么说。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秘诀:从不自我重复,永远在挑战习惯。每一部作品诞生,她都带给世界新的东西,新的冲击;而即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也在自我裂变。因此,她的影响如此广泛,长远,她值得认真阅读。
如果你只是阅读她留下的影像,你既无法感受到她的舞蹈剧场的现场性,也很难把握她的思想。是的,当代多少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认为她的舞蹈是哲学,是思想。只有书本可以抵达舞蹈静止之处的思想。而关于皮娜·鲍什,你目前找不到多少中文读物,更找不到哪本书像这本一样,让你觉得皮娜·鲍什近在咫尺。她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打开这本书。
◎业界推荐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学者来说,本书不可或缺。
——《剧场》(Theaterforschung)
皮娜·鲍什的作品无疑构成20世纪创造力的高水位线。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她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任何可想象的媒介中的源泉。
——作家,巴尼·诺里斯(Barney Norris)
她挖掘日常生活的欢乐与恐惧、挫折与困惑,寻找隐藏在这些情感里的真相。
——罗伊德·克莱门卡(Royd Climenhaga)
她是当代的经典。
——德国舞评人彼得·施达姆
皮娜·鲍什质疑公认的、既定的社会和性别结构,用她的舞蹈语汇竭力为女性辩护,使她们免受具有侵略性、破坏性的父权制的影响。她的舞作没有故事,而是直接的、个人的和普遍的人性体验。
——曹利群,著名乐评人
“舞之,跃之,否则我们终将迷失”,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句话揣在口袋里。这句宛如生命的箴言,始终定格在开机屏幕上。生死在旋舞中,别叫心在身里死去。皮娜让我变了一个人。
——庄加逊,作家、译者
-
梦瘾
医生开的处方,怎么会跟海洛因和死人扯上关系呢?
接受了最好的戒毒治疗怎么还戒不掉呢?
止痛药依赖怎么会让海洛因趁机进入主流社会?
橄榄球运动怎么成了通往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大门?
这一次,瘾君子几乎都是白人!
死于药物过量的人多过死于车祸的人!
服用止痛药在现代社会是家常便饭。对于非致瘾性止痛药的研究,美国药物依赖问题委员会1928年一成立便视为己任。然而,有医生认为“患者很少成瘾”,此言1980年代初经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令医药界兴奋不已。
1996年,普渡制药推出新型止痛药奥施康定。公司开展大规模营销,不仅大做广告,还招募大量销售人员对医生采取盯人战术,送礼、支付度假费用,还出资赞助医学研讨会。而1999年疼痛被医疗认证机构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以及官方报告称疼痛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更是推波助澜。于是,处方开具无度,造成患者的药物依赖。
奥施康定效果神奇且有不同剂型,价格却过高,一些成瘾者便利用医保以及各州的法律差异获取药物,以贩养服,或者干脆改用毒品。
同期,怀着发财梦的墨西哥年轻人带着廉价且后劲大的黑焦油海洛因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以加州等地的拉美人社区为基地,以白人富人为目标,建立起隐蔽而强大的零售网,使得买毒品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就这样,毒品经由止痛药开辟的途径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这一次,瘾君子几乎都是白人。2000年、2006年,美国缉毒署两次开展行动打击黑焦油海洛因,但死于药物过量的人数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车祸的死亡人数。
本书作者山姆•昆诺斯曾是《洛杉矶时报》墨西哥缉毒战报道组的记者,他从“蓝领之城”朴茨茅斯追踪到墨西哥小镇,采访了年轻毒贩、制药业人士、缉毒署特工、痛失子女的父母以及沉迷药物的中产阶级年轻人,以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了止痛药及毒品对于当代美国社会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腐蚀。
-
张医生与王医生
两个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调动的能量,堪比战争。
李海鹏作序,陈嘉映 梁文道 罗新 严飞 班宇诚挚推荐
————
☆《好奇心日报》《小鸟文学》创始人,知名媒体人伊险峰、杨樱首度出书
☆ 以两位工人子弟的阶层跃升,照见中国社会三十年沧桑巨变
☆ 一个昨日世界,但你并不陌生:两个家庭、一座城、一个时代的命运轮廓
☆ 近距离观察普通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浮沉与变迁,探寻当代人精神困境的社会根源
——“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为什么精神却荒芜了?”
☆ 一部令人震撼的大剧,充斥着既悲壮又无力、既切肤又旁观的历史感。——历史学家 罗新
☆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
——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是什么决定了普通人的命运?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可是,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的人生,仍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打捞过往生活图景,描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半生的个人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并审视二人知识、尊严与自我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阅读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我们将会厘清,世纪之交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如何塑造了一代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而透过个体在历史中的沉浮,我们也将窥见一座城、一个时代的命运轮廓。
————
一部社会学视野里的故事,于是,两个人、一座城、一个时代难以分割地连在一起。在汉语写作中应该是首创。
——哲学家 陈嘉映
我们究竟能在两位“成功”的东北医生身上看见什么呢?相较于影视和文字当中常见的下岗工人,他们好像完全没法代表我们想象中的东北。但令人意外,这本视野宏阔、细节饱满的著作,却不止让我们看清了东北,更看到了工业文化的内核;甚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个体生命在时代结构当中的局限与抉择。所以不嫌夸张地说,这不单是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更是几代中国人的故事。
——作家 梁文道
一部令人震撼的大剧,充斥着既悲壮又无力、既切肤又旁观的历史感。围绕两个医生的个体人生,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沈阳。
——历史学家 罗新
近年来,“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很火,和东北失落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这片土地上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关注。不论是东北式的喜剧幽默,还是旧工业社会里留下的人文沉淀,好像变成了一座“富矿”,供人们挖掘和书写。本书围绕着过去四十年中沈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工人阶级文化等,呈现了一部丰富的民间社会史。作者不仅有着深厚的讲故事能力,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站在了社会学的角度去近距离观察普通家庭和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浮沉与变迁。
——社会学家 严飞
两位作者令人想起工厂车间里的调度员,制定计划,并线输出,反复确认着书写的节拍,如大雨过后倒灌的水渠,从深处返流,漫经地面,为历史与现实空间重新造影。那些不规则的图景,旁逸斜出的暗渍,列车碾过的印痕,抑或我们凝视、打捞与捕捉的动作,共同构成了一批半成品、一代人与一座城市的命运轮廓。
——作家 班宇
在书中,罗伯特·E.帕克的一条理论显得尤为刺目: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两位医生的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在事实上始终紧紧围绕这句话,在这场奋斗中调动的能量、毅力、耐心、机谋是如此之多,堪比战争所需,然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而已。
——作家、媒体人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