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制造
喜欢香港电影需要理由吗?大概一千个人会有一千零一个说法:或因英雄侠气,或为儿女情意,或因搞笑噱戏,或为人文气息……但有一点可能是我们共同的感爱和经历;香港电影伴随我们度过了自己难忘的青春年华与学生时代,那份对港片的热爱之情恐怕只有同好之间才有“心有戚戚焉”了。 -
第二性元素
女人主义之于女性主义,有如薰衣草的紫色之于薰衣草。――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杂文集首点出这句话,亦点出了女人同女性主义微妙关系的本质。我现时所居住的城市奥克兰,薰衣草是一种常见的庭园植物,春天来临,大片大片紫雾缭绕,因为而谙得它的性情,再不似以前只认为它是用来泡茶和香衣柜的小香料。换句话说,没有那些活的紫色,薰衣草真是个呆板的概念呢。同理,女人性是女人的天性,是女性主义存活的体现。薰衣草有湿润的紫才有活气,抽象谈女性主义理论便如失去紫色的薰衣草,索然无味。作者的着眼点不在于理论的阐释,而偏重女性立场的感生认知,令我们读起来有趣味,有呼应,如深入一片氤氲紫香的薰衣草丛,清新鲜活,亲切自然,不仅仅是一次影像的发现、回忆和分析之旅,还是一次同作者把臂同游,喜悲会心的沟通,如我们在她的书里遇到这样的句子:“而站台之于女人的出发和回来,都不是终点”;“也许艰难困苦并不是爱情的温床,爱情需要的是温室和花朵。艰难困苦中,人性中不可爱的一面或许暴露得更多。彼此变得感情粗粝、易怒、冷漠和厌倦。”――这种入木三分的体会,我想才是她的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
-
看得见的影像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院有点像一个宗教场所,它给人的感觉暖昧而又奇异……你在黑暗中会不必为自己放肆地大笑而难为情,也不必为自己泪如雨下而感到羞愧……我经常会在电影院里走神,从幻觉回到现实,然后又从现实进入幻觉…… -
影像中国
随着中国电影近年来在各大国际影节上屡获殊荣,西方批评界对于中国电影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西方中国电影研究表面的兴旺繁荣之下,其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集中考察中国电影以影像来展示中国的众多文本和批评层面,纵观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体制化的历史,提议一种自省性对话式批评的范例以代替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并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政治语境中研究了一系列影片类型:少数民族电影,战争电影,民俗电影,怀旧电影以及都市电影。全书始终贯穿跨国文化政治的问题,指出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在跨国文化生产领域里正在进行的全球性/本土性构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