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头活水-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日本新书
在当代日本的历史小说中,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占有重要位置。本书运用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方法,全面评述了战后六十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的日本文学,重点研究了井上靖、海音寺潮五郎、司马辽太郎、陈舜臣、伴野朗、宫城谷昌光、壕本青史、津本阳、原百代、田中芳树、浅田次郎等十几位作家的有关创作,把他们介绍、推荐给中国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以促进中国读者对这些作家作品的了解,揭示中国历史文化在当代日本的传播与影响,填补了日本文学史研究、中日文化与文学关系史研究的一处空白。 对当代日本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加以系统评述与研究,是一件拓荒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的、学术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将有助于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学,了解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加深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强化两国文学的连带感,并对中国作家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内容简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在接受、借鉴、消化外来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只有如此,中国学术才能多一点自己的声音,才能与外国学术平等的对话。这就需要将近百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丰富研究实践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需要将个人的比较文学研究经验加以提炼,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比较文学学科新论》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和探索。 -
比较文学通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重在研究中外的“人心”与文心的一致性。不论其是否形成自己本体的特殊性,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探索、渴望破解“斯芬克斯”之谜的动力。正是人类那些本质相通的良知、善念和审美意识,使比较文学研究成为可能...... -
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
本书是欧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欧洲汉学界影响颇大。作者以"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稍后年代(1956-1960)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思想与苏联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全书以时间的变迁为经,以中国的文坛大事为纬,穿插中苏文学之交,以大量的史料和实证的立场,编织成一部断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在目前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十七年文学"(1949-1966)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基点。这本写于1960年代、部分内容曾经在70年代作为"内参"资料被少数人传阅的著作,它所讨论的话题,依然是当下学界绕不过去的问题。该中文译本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个完整译本。 -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比较文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发生过怎样的影响?产生过什么样的危机?出现过什么样问题?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它要不要自己的学科理论?它与现有的各种文学研究如国别文学、民族文学、地方文学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文化研究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本书从不同角度讨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论证它的学科性质,描述它形成演变的历史踪迹,总结它的成果,分辨它的危机,剖析它的问题,探索它的走向。 -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重点阐述和评析北美代表学者在中国古代诗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内涵、特点、风格及其专长,顺序上,先总体概括北美学者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特点,后分述各代表学者(以出生时间为序,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而后概述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方法,希望由此从宏观到微观,二者结合,作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从而为中国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诗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