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在吗
“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朱赢椿和人气网红南京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共同打造!
真实再现熊的秘密生活,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饲养内幕。
“熊在吗?”来到动物园看熊的游客常常会问道。
有的人将激动和期待放在心里,有的人迫不及待地宣之于口,有的人则动笔写了下来。
有一天,朱赢椿来动物园玩,他在熊馆门口发现一个“行为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游客的观熊留言。朱赢椿看得不亦乐乎,萌发了做一本好玩的“熊书”的想法!经过反反复复的方案提出和推翻后,这本围绕游客记录和饲养员日志的观熊书,终于诞生了!它不仅展现熊的千姿百态和有趣日常,也揭开了红山动物园饲养熊的更多内幕……
这本书等比例还原红山动物园熊馆前的“行为记录本”,设计可爱巧妙,心意满满!
500+游客留言、饲养员日志大公开,快来和许多人一起发现熊的秘密吧。
-
王羲之放鹅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贡布里希的这句名言,对于中国古代艺术似乎尤其适合。中国古代艺术与中国哲学一样,首先关乎的是人,人心的,人性的。所以,古代书画的欣赏,讲起来,最好还是先从其创作者讲起。这本书正是这样的尝试。有传奇,有故事新编,有博物学,有艺术史,有民俗学,有寓言 ,有志异,有幻想,在这其中,王羲之、米芾、韩干、宋徽宗、杨凝式、倪云林等等遥远的庙堂上供奉着的古代书画大师忽然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或诡异,或日常性地在各种奇异的故事里呈现。这些创作者人活起来,随之,他们的那些作品似乎也跟着鲜活起来了。
*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家的故事新编
* 中国传统笔记小说在现代汉语里的复兴
如鲁迅说的“古颖艳异”
*
在芥川龙之介与王小波左右
在《世说新语》与《山月记》之间
*
风行水上(高军)、黄晓丹、何大草 推荐
-
翠微却顾集
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本书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作者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原执行董事,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一个有着悠久优秀传统的出版社,是与学者相互成就的,本书全文整理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为我们全景呈现了这一中国出版史上的佳话。作者并回顾了编辑工作生涯的许多往事,记录了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的诸多细节,分享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华书局1960年代在翠微路二号院开展“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形成了“翠微校史”的佳话以及中华书局古籍整理的优良传统,作者在这个传统里工作、生活,回顾生涯,益增新彩。
-
上海胶囊
展览可以成为小说,在现实空间创设虚构的情境;小说亦可以成为纸上的展览,将虚构成分织入真实的生活。
如同为一个浩瀚繁杂的博物馆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说中观看,想象,游荡,又总在那些顿悟的时刻,轻盈狡黠地滑向另一个空间。艺术介入人与世界之间,19篇故事犹如19个虚实映照的镜厅,19段虚实互涉的旅行,为我们时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满迷思的奇妙胶囊。
.
来自2060年的历史学家穿越回2021年的上海,看到头顶几片云正默默变幻成单词,单词聚集成一个句子:“你不会害怕黑夜的惊骇。”那些云很快变成一场小阵雨,降落在安福路寂静的弄堂里。
“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
btr是一个亚洲城市观察者。街道上的一切,从乱七八糟的电线到脏兮兮的垃圾箱,从楼宇间的一道天光到墙角的一张废纸,都被他的沉思所涉及,从而显得诗意盎然而又歧义丛生;他在所有的地方都发现了亚洲,或者他在所有的地方都揭示了一种亚洲式的知觉。一种广大的地方性,一种自我超越的日常性。
——孙甘露(著名作家、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思南文学选刊》社长)
.
他的角度在所有的角度之间,他的世界在整个世界的外面。他是btr,他看到的,他要是不说,你总是看不见。
——黎紫书(著名小说家)
-
历史脉络中的收藏与鉴定
近年来,图像渐渐成为不同领域学者共同处理的材料,艺术品收藏与鉴定的历史研究也成为许多人共同关心的课题。收藏与鉴定,不仅涉及到具体艺术品的甄别、传播与交易,它的装潢、包装、买卖、运输等环节,也获得不同程度的关注。无论是一件作品的递藏,还是一部书画著录,无论是个体的藏家,还是一个时期的收藏全局,其脉络与意义都需置诸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加以探求与解读。惟有如此,收藏活动才能与更广泛的历史发生联系。同时,除了提供“真品”,鉴定过程中发现的“伪作”,它产生的动机与知识结构,也是理解过往人心、经验与观念的有益材料。而鉴定与收藏的之间所形成的张力,还能发展出关于品味、价值观以及文化策略等方面的新议题。
2017 年 9 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以及亚洲文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的收藏与鉴定”工作坊,本书收入工作坊的论文和讨论,以期深化中国艺术收藏与鉴定的历史研究。
-
乡村教师
星云奖、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致敬授业者的浪漫之作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借鉴的原作小说
高人气水彩手绘插画师北桥泽绘制
绚烂诗意的图像诠释感人至深的文明传承之道
地球命悬一念,面临考验的不是英雄
而是一群不曾仰望过星空的孩子
“这篇小说同我以前的作品相比有一些变化,主要是不那么“硬”了,重点放在营造意境上。不要被开头所迷惑,它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东西。我不敢说它的水准高到哪里去,但从中你将看到中国科幻史上zui离奇zui不可思议的意境。”
——刘慈欣
♀️编辑推荐♀️
◎蜡炬成灰,点亮的是地球的幸存之光;刘慈欣对人民教师的宇宙级礼赞
李宝库,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乡村教师。无论是村民的愚昧、恋人的背叛,还是生活的困窘、癌症的折磨,都无法撼动他在孩子们心中播种知识的信念,因为他的命是另一位乡村教师用生命换来的。在弥留之际,他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光将牛顿三定律印刻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孩子即将决定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仰望星空,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知识;文明的延续需要知识的薪火相传
李老师为何拼了命也要孩子们将还不懂的知识先背下来?因为他没有时间了,因为他相信知识的力量,他期望山里的娃儿能够靠知识改变命运。而与此同时,在距离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中心,高等智慧的碳基联邦也选择了用知识测试来甄别文明等级,测试未通过的星系将被奇点炸弹摧毁。如果面临考验的是一群大山里的孩子,人类能否通过测试?大刘用他特有的浪漫赞颂了知识的伟大和奇迹般不断延续的人类文明。
◎故事构思巧妙,双线并行,两个看似独立的时空碰撞出一段奇遇
一边是荒凉僻静的中国西部乡村,一边是银河系中心碳基联邦与硅基帝国的世纪对决,两段看似毫不相干的时空被充满想象力地连结在一起。两条故事线并行,且相互呼应,场景在太空与乡村之间的切换不仅自然流畅,还为故事带来浓厚的奇幻感。两条线索的相交,碰撞出意料之外的结局,带动故事达到高潮,也将老师教书育人的信仰升华到了英雄主义的高度。
◎忠实于原作的改编,高人气插画师用浪漫水彩手绘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刘慈欣科幻故事
编辑团队精心打磨剧本和分镜脚本,充分尊重原作小说的故事结构、人物设定、对白和情节发展,力求尽可能还原小说所描述的意境和意象。插画师北桥泽以纯手绘的细腻画风和表现宏大场景见长,是众多插画师心目中的“大神级”绘者。无论是宁静的西部乡村、摇摇欲坠的校舍、粗鄙的村民,还是浩瀚的银河宇宙、庞大的太空战舰、各种形态的外星生命,北桥泽对于各类人物、事物和场景的细节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描绘得游刃有余。其刻画入微的细腻笔触和充满诗意的配色,与大刘的浪漫主义相得益彰。
◎精选优质特种纸印刷,纸张触摸有质感且不反光,带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精装大16开,锁线装订,跨页插图一览无遗。随书赠送精美海报。
内容简介
身居穷乡僻壤的乡村教师李宝库坚守着教书育人的信念与承诺。因为将全部积蓄投入在了学生身上,他发现自己身患癌症时已无钱医治,在弥留之际,他只想着如何传授给娃儿们更多的知识。
在同一时刻,碳基联邦刚刚赢得历时两万年的星际战争。为了将敌人硅基帝国永久地禁锢在银河系边缘,他们决定以牺牲低级文明为代价建立隔离带,未通过文明等级甄别测试的恒星系将被彻底摧毁。
当宝库燃尽生命,传授完牛顿三定律后,他的娃儿们被选为文明等级测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