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提供理解现实的脚手架
在严肃的思考中获得直面复杂事态的勇气
「编辑推荐」
★ 公共声音之外,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作为学院知识分子,周濂老师以其思维的清晰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他对现实问题能够做到如此清晰而深刻认识的来源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答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提供理解现实政治的脚手架。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中开篇即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以政治哲学的术语表达,前者涉及的是“正义”问题,后者涉及的就是“正当性”问题。本书从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出发,通过辨析政治哲学上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工具。
★ 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明确政治哲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围绕“正当性”与“证成性”,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作者援引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大卫·斯密茨、罗尔斯以及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理论的得与失,最后落脚于民主正当性问题,为理解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 论证的严密与分析的透彻,带我们由概念辨析去把握与此相关的现实。通过界定“正当性”与“证成性”“合法性” “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以及“正义”的关系,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概念地图,便于我们澄清由于概念混乱导致的对相关现实的无视和无知。
★ 以理论的厚度赋予我们直面当今价值多元时代的勇气。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多元主义时代,面对多数人在各种问题上的独断论立场,了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掌握概念辨析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更清醒地直面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
生死疲劳
◆ 不看不知道,莫言真幽默!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
◆ 莫言:“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 不管生活多苦闷,翻开本书都会笑出声来。
◆ 收录全新再版序、莫言漫像、莫言题词,了解本书创作背后的故事!
◆ 特别梳 理人物关系图,清晰呈现主要人物关系!
◆ 5幅原创插画,还原本书精华场景!
【内容简介】
不看不知道,欲哭又想笑。活着不容易,幽默无价宝。——莫言
五十年间西门闹经历六次转世,
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最终降生为人。
在这六世里,他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
他们爱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犟就犟到底,干就干到底,
有极致的痛苦,也有彻底的放纵。
而他们的故事,要从1950年1月1日讲起……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莫言是继拉伯雷、斯威夫特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同时代作家中文笔更妙趣横生和令人惊骇的一位。
【媒体评论】
◆在我做文学院院士的十六年里,没有谁的作品能像莫言的那样打动我。在目前仍然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
——佩尔·韦斯特伯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我读了莫言的作品以后,受到了很大的感染,他的文学表现手法、对生命的描述,使我获得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生死疲劳》具有说书人的声音,而这声音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总体性路径: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一切如轮回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不是与他的世界对抗或从他的世界出走。从根本上看,人是在承受、分担和体现世界的命运。人物带着他的整个世界行动和生死。
——中国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
◆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各式各样。《生死疲劳》堪称才华横溢的长篇寓言。
——葛浩文
◆中国要是有卡夫卡,他就是莫言。
——美国《出版者周刊》
-
没有玫瑰的街道
街道上的寻常小民,世俗中的浪漫奇情。
青年作家 李柳杨 全新奇想故事集
鲁迅文学奖得主 刘亮程/李修文 倾情推荐
☆☆☆☆☆☆☆☆☆
★刘亮程、沈浩波、祝羽捷、李修文、李西闽、春树、易小荷、郑在欢激赏的青年作家。
刘亮程:柳杨的小说有梦的气息,文字清晰而迷离。她有把梦做到头的能力。文学是做梦的艺术。这个梦,必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番醒来。
沈浩波:这位奇特的年轻小说家,有一种让庸常的人世漂浮起来的能力。
★显微镜下的“香椿街”文学世界,日常生活中的悲喜剧。
每个人都住过或者曾经住过这么一条“香椿街”,我们和里面的居民一样:势利虚伪但也有一副热心肠,钻营猥琐却也不乏善良。生活无非如此,每个人都活在一种近乎幻想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幻想拼尽全力,这就是人生,亦是人性。我们都是“香椿街”里的居民,我们即简单又复杂。
★每一个故事都是现实的折射,而每一个光斑,都是现实世界里闪耀的想象。
作者独特的语言天赋,让她每一篇小说都显得透明、发亮。她用单纯到童话般的表达,让读者窥视到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的黑暗与光明。
☆☆☆☆☆☆☆☆☆
本书是青年作家李柳杨的奇想故事集,描绘了一条似真似幻的“香椿街”上,发生的各种浮生百态、人间冷暖。既是俗世奇情也是浪漫幻想,既是市井之书也是灵魂之书,天真中带着不可思议的深刻和成熟。散漫幽默的笔触,仿佛看到了王小波笔下的文学情景。作家刘亮程评价:柳杨的小说有梦的气息,文字清晰而迷离。她有把梦做到头的能力。文学是做梦的艺术。这个梦,必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番醒来。
-
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论语密码
中国历史第一悬案!从小背的《论语》居然是假的?!
国产悬疑推理经典之作,揭秘《论语》经历的阴谋与杀机!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但《论语》却深藏不见,其保管者更是接连丧命……
太史令司马迁察觉其中的蹊跷,决定暗查到底,而越接近真相,越是毛骨悚然……
另一边,江湖侠盗朱安世接受委托,护送唯一会背诵原版《论语》的孔家后人入京——面对一明一暗两股神秘势力、接踵而至的追杀迫害、局中藏局的惊天阴谋——二人慢慢接近《论语》背后的惊天秘密……
翻开本书,探寻两千多年来《论语》竹简经历的阴谋与杀机。
-
稍息
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
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
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彭磊、李静、冯梦波等推荐
————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
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奥利沃·巴尔别里 [摄影家]
你有过瞢忪发呆的时刻吗——忽然忆及很久前的一幕,陷入深深的、长久的发呆,没有思绪,不带情感,只是呆呆“看见”了自己的记忆——这时刻,就是老安的摄影。太动人了。他成功地使观看者忽略,以至不发觉他的照片如何动人,就像照片中的人没发觉他。
——陈丹青 [画家,作家]
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余华 [作家]
老安从来不骚扰他眼前景观,从来不把镜头推得更近,从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现在前。老安总是保持和物象间礼貌的距离,摈弃滥情、摈弃抱怨、摈弃明辨是非,像个过来人,不愤怒、不嘲讽……
——刘小东 [画家]
老安用照相机插入现实的瞬间,可能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瞬间,是一个并不说明什么的瞬间,但就是这个瞬间,可能抽出、保留了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刻的气氛,观者可以据此确认时代。
——顾铮 [摄影评论家]
老安的摄影,宛如契诃夫式的戏剧:散漫,无中心,在一个意义稀薄的日常空间里,重要性大致相当的主人公们微弱地行动着,无所事事,波澜不惊,却在剧终,一切富有韵律、貌似熟悉的细节蓦地发生核聚变,轰然达成一个诗意而陌生的象征。
——李静 [作家]
看老安的照片,给我那种小时候在中国到处转悠的感觉,每个地方完全都不一样……这么素、这么平淡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反倒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时髦的感觉。
——彭磊 [导演,音乐人]
老安的照片几乎没有碰出来的东西,里面都有看头。
——冯梦波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