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作紀錄片
本書所論及的紀錄片製作方法深入淺出,兼具歷史、美學與實務等各層面,對專業工作者、學院師生及對紀錄片有興趣的人來說,可從中得到許多樂趣與有用的知識。全書為有意拍攝紀錄片的人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藍圖。 書中除了略述紀錄片的歷史及發展外,並進一步為紀錄片工作者在電影語言、道德取捨、準備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完善的建言,讓讀者在實踐行動中能學到必要的技巧,書中主要的內容有: .研究的策略 .工作小組的角色及責任 .結構、剪接及燈光的訣竅 .解決問題或拍攝時的遇到的困難 .訪談及導演技巧 .知名紀錄片的分析 -
愛戀無聲
這不是一本關於電影的書。 這也不是一本關於愛情的書。 這本書,借電影起始、以愛情為題,說的其實是一位寫作人的夢想與幻想。 他對愛情有過萬般想像 , ,並在實踐與實踐之間揣摩到夢想的邊界,遊人止步, 獨立蒼茫,偶爾執筆寫下對於男女情事的一些看法、一些想法、一些說法 , 終而結集成書,且看能否在書頁以外尋得意見相同或相沖的讀者。 這位寫作人,名叫馬家輝。 馬家輝說:「這書名曰『目迷』, 因為自從讓眼睛第一次盯著銀幕,便迷路了,在光影叢林裡回不了頭;也曰『耽美』,因為流連於光影之美 , 注定久久沉溺、無法自拔。」 是的,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但每逢夜裡、獨坐月前,他終究暗暗好奇愛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
目迷.耽美
有了这个[湾仔]出身,犹如[007]得到格杀无误的[执照],对我而言,这才是马家辉——学者、编者、评论家,这一代香港文化人的领袖之一——的[英雄本色]。 —— 李欧梵 二零零六.六月.二十一 于三藩市 -
文學改編電影
向來文學作為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取材養料,從文字到影像,隱藏著一條魔幻鑰匙,當中涉及導演編劇對文學的獨特詮釋、專業演員的演繹,還有時代轉變衍生的現代意義等。為何一流文學往往拍不出經典電影?為何經典電影多來自二流小說?作為被改編多次的莎士比亞,在今天又有著什麼意義?又中國現代文學為何如此難拍等等?此書作為李歐梵的「後啟蒙」書寫,他要藉著電影重溫文學,啟蒙別人,也啟蒙自己。 -
他們在島嶼寫作
「讓我們紀錄下來這美麗的文學歷史,一面向文學家致敬,一面向後代驕傲的訴說他們的文學傳承故事,成就島嶼的共同文學記憶。」童子賢(「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出品人) 「這樣一代文學作者,這樣一種特殊的時代背景,值得記錄,需要記錄。」楊照(資深文化評論人) ★☆一代文學大師的珍貴影像☆★ ★☆五位精銳導演的幕後故事☆★ ★☆六個年輕作家的跨世代詮釋☆★ 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書) The Inspired Island: Series of Eminent Writers from Taiwan 地圖,星夜,礁岩與浪,他們在島嶼寫作,在時間的尺上鐫下刻度,果實,酒神,菊花與蝶,他們在島嶼寫作,輝灑出燦亮靈魂的光芒,他們是島嶼的燈塔,高舉著永恆的火炬,矗立在世界的峰端。 六位台灣文學巨擘──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由五位精銳導演──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楊力州、溫知儀,以電影式敘事手法與影像風格,紀錄與詮釋──讓我們以眼睛代替手指,翻閱圈點那些芬芳的字句,以心像代替步履,和文學家們在光陰裡漫步,在語言中敲擊語言,在故事裡結晶故事。 六位文學大師的創作靈魂,五位電影導演的生命追尋,21世紀台灣文壇最重量的文學紀錄,影壇最深刻的文學電影,2011年,耀炬登場。 行人文化實驗室於「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系列上映同時,推出同名書籍《他們在島嶼寫作》,收錄傳主與導演介紹、導演專文、重要幕後工作直擊、新生代作家文評,以及數百幅精美劇照與工作照。 這樣一本出版品,正好提供了觀影者對這些台灣重量級文學家基本的認識,也能看見五位導演們在幕後努力拍攝的想法和心境、他們和傳主作家們相處的感想。影評資料則是進入電影的另一種入口。 對於還沒看過電影的人來說,這樣一本書,正是引領他們進入「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的最佳導航。 跟隨著這些珍貴的文字資料,我們得以進入六部影片的另一層深度意義,感受台灣當代文學之豐富多樣,與飽滿活力。 -
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
日治時期的台灣電影人,在「帝國」日本與「祖國」中國的夾縫間不斷反覆地「交涉」與「跨境」,從電影中尋找自我表現的場域。他們在殖民地台灣展開的「交涉」,為何無法讓電影製作走向產業化?而跨境後的電影人劉吶鷗為何被視為「漢奸」暗殺?何非光又為何被「忘卻」?本書運用各地的檔案史料與日記、書簡、個人訪談等資料,解開台灣-上海-重慶三地間電影周邊的政治性,並循線勾勒出他們的足跡。本書乃重新連接起電影史當中失落一環的首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