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词点评
本书对胡适所作103首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点评,揭示了中国现代新体诗创作的先行者胡适系以倚声填词的方法写作新诗,并在不断尝试中开拓诗歌创作新路的实质。配合点评者对胡适词学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评述的论文数篇,可补学界对胡适诗词创作研究的不足。 -
胡适选专业
本书是各位大家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录。冯友兰、杨亮功、田炯锦讲述老北大的趣闻轶事,梁实秋、何炳棣抒发对清华的感激之情,郑骞介绍燕京大学中文系,朱家溍怀念在辅仁的大学时光,吴阶平“用医学生的眼光看协和”,何炳棣褒扬西南联大的优良学风,汪曾祺则描绘了非常时期的大学生活——泡茶馆、跑警报,蒋梦麟回首留美生活片断,胡适跟大学生分享他选择科系的故事,李济叙述了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再到人类学、考古学的学习历程,费孝通谈论了师从马凌诺斯基的种种感想。内容丰富,叙述生动,兼有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为青少年入大学之参考。 -
胡適雜憶
《胡適雜憶》原是唐德剛教授在撰錄《胡適口述自傳》之餘,打算自寫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筆千里,把胡先生一生牽惹到的無數問題與糾葛,幾乎無所不談,談無不痛快,一寫就是一、二十萬言,結果「頭」大不掉,不能印在書前,序文成了專書,獨立出版。且不論二人同寓紐約期間深厚的「忘年之交」,即憑唐德剛教授自己的「職業」、「訓練」和「娛樂」,他實在是為胡適作評傳最理想的人選。本書最大的特色即是憑唐德剛教授的回憶和當年自己日記上的紀錄,給胡適先生留了一個最忠實的晚年寫照。 -
胡适还是鲁迅
本书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界的一场重要论争:据说胡适与鲁迅分别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不同道路”。在我看来二人殊途而同归。若依张承志的定义,凡是“非暴力主义”都是现存“体制的招牌或粉饰”(本书第287页),则胡、鲁二人都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虽然鲁迅自比“战士”,以杂文作匕首、投枪,但他却没有参加暴力革命;即使发表文章说他向往苏俄、同情工农革命,按照“自由派”知识分子认可的美欧标准,那也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在我看来,胡适与鲁迅都秉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只是对执政者信心有大小,采取的态度有合作与不合作之分,即各自选择的人生姿态与实现理想的方式有所不同。无论如何,辨析鲁迅与胡适的同与异,至少有思想史上的价值。所以,这本辑录对胡、鲁评价各抒己见文章的选集,值得一读。 -
中国的文艺复兴
为了帮助国内的读者了解胡适的英文作品,我们编选了这本胡适的英文作品选集,选文主要侧重在胡适向西方公众宣传、介绍、阐释中国文化这方面的作品。考虑到读者阅读理解的方便,我们收录了英文作品的中译文,这些译文系从海内外相关资料中辑选而出,由于译文的时间、作者不一,风格不尽一致,有些译文,甚至有紧缩原文的现象,故所收译文只是供读者阅读参考使用。 -
大师笔下的人生--人生大策略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