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君此去几时还
他是谁? 出家之前,他是李家三少爷李文涛,风流才子李瘦桐。 他是留日学生李岸,俳优戏艺人李惜霜,教书先生李叔同,断食后脱胎换骨的李婴,留连道门的欣欣道人…… 出家后,他是佛门弟子弘一释演音,战乱时立誓殉教的晚晴老人,过化民间、以佛偈与弘法济世的善梦上人。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戏剧、美术的先驱,从没有人如他一般才华横溢、学贯中西。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佛教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慈悲度世,被称为“人天师范”。 一个名字,是一段际遇,有时候他的名字与身份重叠,有时候则依不同的时代精分。 一人,一名,一辈子,能做好便是不易,而他用了六十二年时间,完成了常人的许多倍人生。 为什么? 因为他是一个不完美的完美主义者,所以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绚丽至极而归于平淡。 在本书中,苏泓月以绝美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对真实人性的解读,生动地展现了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欣传奇。 -
尘世李叔同
本书描绘叔同出家前的感情生活,在这本书里占了很大比重,我以小说的笔,来写这受人敬爱的一代大师,我必须还原他身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情与欲,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 不以现代观点去诠释弘一法师李叔同、便失去了写这部长篇小说的意义,所以我袒露李叔同出家前的感情世界,不回避,试着揣摩地内心世界的转折与细微的转变,他就是他!不会因为之后出家当了和尚,过去的一切便不存在或一笔勾消。 弘一法师虽是看破尘,却绝不是悲观厌世;佛终生说法,都是为救济众生,他正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事业的。 ——朱光潜 或许可说,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在挣脱,他在躲避,他已耗散多时,突然间不耐烦嚣。他不再恼于艺术与功利的重重抵牾,纵身一跃,去冥求性灵的完好。 ——余秋雨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赵朴初 书海已有甚多的弘一大师传记,却鲜见未出家前的李叔同的故事。 好想认识年轻的李叔同。如此入世,如此有文采,天分,为什么弃俗遁入佛门?从入世到出世,如此极端的反差,在李叔同身上拉扯出极富戏剧性的张力!还原他身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情与欲,揣摩他内心世界的转折与细微的改变,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 ——潘弘辉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都是[认真]的缘故。 ——丰子恺 -
李叔同
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生。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 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
悲欣交集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时厚有才华的几们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选择在了杭州这个风花雪月、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惯“湖山此地,风月斯人”的杭州人士平添了一分新的骄傲。... -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一本以李叔同的情感、诗词、禅修为线索的文学作品。 弘一法师李叔同,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家、佛教高僧。他少年大志,中年大才,晚年大德,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 本书虽然是以李叔同的一生为主要内容,但并不是传记的形式,而是一本近似于以李叔同的人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集,并配以弘一大师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格言等,让读者在领悟人生真谛、佛学思想的同时,从多侧面、多角度领略一代文化巨人和佛学大师的风采。 -
悲欣交集
本书精选作者数十篇文学、美学随笔、札记,反映了作者积极入世与脱俗出世兼具的人生和美学追求,配以精美插图,合乎散步之旨。 李叔同早年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在艺术方面兼擅多能,他主张以美育来净化人心,强调艺术必须有社会承担。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徜徉留下的文字,既关艺术之要事,又深寓人生之智慧。晚年更注意将佛学思想引入艺道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传统美学平淡、恬静、冲逸的审美风范。李叔同有关艺术和审美方面的论述,是弥足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