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宣武门前燕
-
北京书店印象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作家、文人、学者和各类各行业人才及各类文化、出版机构的聚集地,同时也为书店提供了沃土。 全国书店最多的城市,恐怕非北京莫属。知识分子的书店比如万圣、涵芬楼,女性书店有粉色的、常放映电影的雨枫书馆,艺术书店中,有位于东直门的库布里克,单向街、字里行间这样的连锁书店,已经在城市中遍地开花……2014年,24小时书店在中国兴起,美术馆东街老牌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更成为年轻人的好去处。 本书与北京的书店有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沈昌文、俞晓群这样出版业的前辈关于书店的文章,有著名书迷的逛书店小史,更有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豆瓣书店这样京城文化地标式的书店老板的访谈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店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还可以根据彩图上面指示的页码,找到内文相应的文章。文末,附有长长的一串北京书店名单及地址,可供参考。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火;北京的这些书店灯光,是迷人的。愿你会喜欢它。 -
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 “IN”系列:北京(2014年版)
有着太久的历史,也承载着太多使命,时而出没于胡同,时而隐没在皇家的大红门后。污染与拥挤或许让你厌烦,但时至深秋,北风忽临,天蓝得仿佛不真实的童话,西山在城市的尽头闪烁,金色的银杏叶铺满了小道。当北京突然对你纯真一笑,你便会从此深陷。在这里,皇城根下,市井烟火正浓;作为国际都市,后奥运的新北京继续蓬勃发展;而长城、古村、青山的人文京郊,同样值得你去探索。 -
故宫过客
这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眼中的故宫。作者为创作纪录片《故宫》,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工作了两年,特殊的经历获得了特殊的感受,将这种感受以文字表达出来,就集结而成了这本书。 公元1912年1月,随着一纸以溥仪名义签署的诏书,紫禁城作为皇宫的生命终结了,享年491岁。在作者的镜头里,紫禁城的灵魂正向着浩淼宇宙中那座与之对应的天帝宫殿走去,不过,现在还在路上,还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还在故宫的屋顶上踯躅。 我们还可以望见其背影,只要我们愿意。 很多感受无法完全通过影像表达,那些纪录片之外的多余的素材,就成了这本书的内容。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紫禁城的老人,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从他诞生之日,直至寿终正寝。这些故事,因为有了历史现场第一手素材的依托,而比各种正说戏说,多了一层不同的味道。作者力图在博物学的故宫和历史学的故宫之间,找到另一座,我们一直没有看见过的故宫。 本书(明代篇)为围绕着紫禁城这座老宅院的第一个住户——朱姓人家,呈现了与之关联者的命运和人性。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沛的情怀,让人体味到其中人物的丰满和虚空,甚至细腻到他们每一次哀叹时流转的眼神。一颗慈悲之心,在此呈现。正是凭借此,他得以越过时间的洪流,进入那些人物的内心,并娓娓道来。 伟大的建筑终于成为不朽的象征……这巨大的历史之城,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仿佛就注定了经历其中的人,不过是它空旷内部的匆忙过客。 也许,作者正是在纪录片《故宫》的拍摄过程中,穿梭在那沉默宫墙之侧时,那些浮光掠影,那过客之哀恸,犹在耳际……直至从他笔尖流泻而出。 -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便是运用以上思想,对北京的城市、道路、区域、四合院进行谛视与思索的结果。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将全书分为四卷,每一卷确立一个中心内容。第一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筑城理论、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城市标志、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第二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城区的道路和胡同的起源、空间、形态、细部以及胡同的存在意义;第三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历史上的里坊、区域,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特征;第四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等等。 -
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
北京是一座至今几乎完整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尽管我们无法目睹这座都城的建造过程,但它的城市格局,却对我们充满暗示。城墙、坛庙、集市、街道以其严谨的对偶表明了中轴线的重要性。它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这使我想起童年时做剪纸游戏时,先对折出一道深深的折线,那些繁复的花纹才有可能在折线两端以对称的方式依次出现。 “方要中轴圆要心。”世界上许多城市是从一个中心点,放射性发展而成的,西方这类情况最多。世界上很多城市是从中轴线两侧铺开形成的,中国这类情况最常见,而北京最为典型。北京为什么会有如此明确的中轴线?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奥秘?祝勇以极其个性化的文笔,融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宗教学、民俗学为一炉,通俗而生动,贯通而细腻地从中轴线入手,燃一盏心灯,给我们照亮了解读北京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