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本书主要以中国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自文字记载以来的气候冷暖变化,建立近3000年以来气候冷暖的情景变化序列,尤其注重与特徵时期,如中世纪温暖期以及明清小冰期的冷暖波动和趋势。历史旱涝情景,以及分区旱涝等级的校订和划分。特徵时期的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回应机制。重要的气候灾害与社会影响。 目录: 第一章 结论 第二章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资料和问题 第三章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研究的几个基本原理 第四章 西周以前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徵和变化 第五章 夏至殷商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六章 西周至东汉时期的气候冷暖比较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八章 五代至元朝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伺候冷暖变化 第十章 历史旱涝灾害资料的参数化 第十一章 我国东部不同地区旱涝演变的序列 第十二章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农牧过渡的影响 第十三章 中世纪温暖期气候与华东沿海环境变化的关系 第十四章 气候变化对动植物颁的影响 第十五章 极端年份的气候状况 附录:图表目录 -
天朝大国的景象
68张精美手绘地图,天朝版图的历史变革一览无余! 外国人对中国地理变革研究的翔实记录! 《天朝大国的景象》由意大利学者曼斯缪·奎尼(Massimo Quaini)和他的学生米歇尔·卡斯特诺威(Michele Castelnovi)写作整理而成,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西方地图制图史上中国版图形象的演变情况。在讨论欧洲地学对“中国”(居中之国)认识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其著作堪称考据繁密。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新闻报道和奇闻轶事,其间还配有极为出色的图解。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史料及相关参考文献以重现西方与中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初阶段,一直回溯到早至广阔的欧亚大陆被两个伟大的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中华帝国所统治的时代。 作者的评述兼顾了欧洲和亚洲两地的情势,由此也就勾勒出一幅有关中国的地理描述全景图;运用的材料涵盖了对本地资料的搜罗、实地的地形测量考察材料,以及传教士和旅行者搜集的间接见闻等诸多方面。作者评述的时间跨度也很大,初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地图集里零星散见的、基于猜想的错误百出的地图,止于十七、十八世纪描述较为精准的地图『那时出现了两位从科学和哲学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领军人物——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和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两人同为耶稣会士』,呈现了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天朝之国的描述。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在中国传播欧洲的地理学知识,而且努力地让欧洲了解中国的真实形态,包括人口、法律、风俗和习惯。作者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地图材料,从西方地图绘制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从中探讨了西方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其间对于沟通中西之间交流的历史人物,亦分别进行了叙说。 本书视角独特,有学术深度和学术价值。从译文内容上看,译者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翻译较为准确,语言明白晓畅。本书存在的问题是:书中的地图属于历史史料,由于当时的地理学知识发展不完善,测绘手段和测绘工具不完备,加上西方人对中国史地的认识存在欠缺或不全面之处,有些地图带有绘制者的主观猜测或想象的因素,故而地图本身的准确性有待商考。特此说明。 -
东北史纲
《东北史纲》是傅斯年在九一八事变后心焦如焚的情绪下赶出来的作品,主要是为了说服国联李顿调查团东北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此书大概旨在根据史书之记载证明东北属于中国,以驳斥日人"汉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谬论。 -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二册
《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
读史方舆纪要 (精装)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 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 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 可谓好之勤,思之笃矣!后有起者,考求险要,辨别攻寺,远而周知天下之 故,近面都邑之间,非子之书,何所适从焉?” 余曰:“否,否,不然!古人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明于匠石之 任者,或昧于雕镂之细。予也未尝溯江河,登恒岱,南穷岭海,北上燕冀。 间有涉历,或拘于往返之程,或困于羁旅之次,不获放旷优游,博观广询。 间尝按之图画,索之典籍,亦举一而废百耳。又或了了于胸中,而身至其地, 反若聩聩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者,不可胜数也。 余之书,其足据乎?且孙子有言:‘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 如孙子。使信余之书而不取信于乡导,譬之掩耳而求闻,闭目而求见,所误 必多矣! “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 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 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土 娄)之邱、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是故九折之坂、 羊肠之径,不在邛崃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豁、千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 洞庭之津。及肩之墙,有时百仞之城不能过也。渐车之浍,有时天堑之险不 能及也。知求地利于祟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 与言地利哉!善乎,孙子之言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 战。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 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所谓可以意会, 不可以言传者乎?故曰:方圆奇偶,千秋不易也,伏羲以之画八卦,大禹以 之演九畴。伍两卒旅,千秋不易也,武侯以之列八阵,李靖以之变六花。城 郭山川,千秋不易也,起于西北者可以并东南,而起于东南者又未尝不可以 并西北。故曰: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一定之形,而为无定之准。阴阳 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知此义者,而后可与论方舆。使铢铢而 度之,寸寸而比之,所尖必多矣。吾尝考蒙古之用兵,奇变恍惚,其所出之 道,皆师心独往,所向无前。故其武略比往古为最高。彼岂尝求之于山海之 图、里道之志哉?然则求地利于吾书,无乃犹是刻舟之见乎?吾虑举足动步 或将有碍焉者也。客其益广所闻,无过恃吾之书也已。” 或曰:“审如子言,则乡导之于地利重矣。然则子之书其可废乎?” 曰:“何可废也?孙子言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然不得吾书,亦不可 以用乡导。夫南行之不可以北辕也,东泛之不可以西楫也,此易知也。西北多山,而未尝无沮洳之地;东南多水,而未尝无险仄之乡。此易知而不易知 者也,且夫一指蔽前,则泰山不见;十步易辙,则日景不分。使其惘惘焉左 陷大泽而不知,前入深谷而不悟,乃欲执途之人而求其为乡导,乡导其可恃 乎哉?何也?乡导用之于临时者也,地利知之于平日者也。平日未尝于九州 之形胜、四方之险易,一一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乡导, 安在不为敌所愚也?是故先知马陵之险,而后可以定入魏之谋;先知井陉之 狭,而后可以决胜赵之计。不然,曹瞒之智,犹惕息于阳平;武侯之明,尚 迟回于子午。乃谓求地利于临时,而不求地利于平日,岂通论哉!是故途有 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此知之于平日者也。欲出此途而不径出此途者,乃善 于出此途者也;欲攻此城而不即攻此城者,乃善于攻此城者也。此知之于平 日,而不得不资于临时者也。攻则攻敌之所不能守,守则守敌之所不能攻; 辨要害之处,审缓急之机;奇正断于胸中,死生变于掌上,因地利之所在而 为权衡焉。此固大将之任,而非可问之于乡导者也。凡吾所以用多用少、用 分用合、用实用虚之处,既已灼然知之,而后博求之于乡导,从其可信,缺 其可疑,以善吾地利之用,岂徒寄耳目于仆夫云尔哉!此吾书所以必不可废 也。 “且不独行军之一端也。天子内抚万国,外莅四夷,枝干强弱之分,边 腹重轻之势,不可以不知也。宰相佐天子以经邦,凡边方利病之处,兵戎措 置之宜,皆不可以不知也。百司庶府为天子综理民物,则财赋之所出,军国 之所资,皆不可以不知也。监司守令受天子民社之寄,则疆域之盘错、山泽 之薮慝,与夫畊桑水泉之利、民情风俗之理,皆不可以不知也。四民行役往 来,凡水陆之所经、险夷趋避之实,皆不可以不知也。世乱则由此而佐折冲, 锄强暴;时平则以此而经邦国,理人民:皆将于吾书有取焉耳。” “然则孙子之说固未当乎?” 曰:“非也。孙子之言,国以地利者行军之木,而乡导者地利之助也。 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利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夫然后可以动无 不胜。凡吾所以为此书者,亦重望夫世之先知之也。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 所适从者任天下之事,举宗庙社稷之重,一旦束手而畀之他人。此先君子所 为愤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也。予小子既已奉遗命,采旧闻,旁搜记载,规 之正史,稍成一家之言。合为一十八部,分为百三十卷。藏之家塾,以俟来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