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大国的景象

安金辉,苏卫国

文学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地图 地理 历史地理

2015-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序 第一章 中国之镜 从欧洲到中国:从神话到神话 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中国版图的地理学图景 知识的产生与积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障碍”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从中国到欧洲,即“巨大的障碍”是怎样消解的 欧洲作为中国颠倒的镜子 第二章 古典时代的地学观念:中国是居住区的一部分 古代的居住区观念:远东 气候理论的连续性 托勒密所描述的亚洲 罗马人眼中的东方:丝绸地区,黄金与白银之岛 皮尤廷厄地图中的中国 第三章 中世纪地学思想中的远东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制图:世界地图 作为虚构之地中心的远东 作为虚构的民族和动物之中心的远东 阿拉伯制图 第四章 欧洲旅行者奔向中国:马可波罗之前与之后 从陆路抵达中国 马可·波罗对亚洲图像的影响 中国海上的7400个岛屿 约翰·曼德维尔对地理学图像的贡献 第五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有关东方的制图 对托勒密的重新发现(与拒斥) 从海路抵达“中国的欢乐海岸”:大发现时代的旅行家们 葡萄牙制图中的中国 澳门:中国境内的第一个欧洲港口 三位伟大的制图家——加斯托迪、奥特琉斯、墨卡托笔下的中国 第六章 耶稣会士笔下的中国 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笔下的中国 地图上的位置:中心或边缘? 在华耶稣会神父 卫匡国的著作 卫匡国和马可·波罗 第七章 从神话到知识:荷兰制图 十七世纪的航海制图:荷兰人的世纪 欧洲制图中持续存在的神话 西方制图中的中国长城 亚洲和美洲之间分界线的绘图描述 第八章 法国与中国 作为“御用数学家的法国耶稣会士” 科学院及莱布尼茨的指导的作用 杜赫德的描述和唐维尔的作用 第九章 南京条约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图像 十九世纪早期 没有了华丽词藻的中国
【展开】
内容简介
68张精美手绘地图,天朝版图的历史变革一览无余! 外国人对中国地理变革研究的翔实记录! 《天朝大国的景象》由意大利学者曼斯缪·奎尼(Massimo Quaini)和他的学生米歇尔·卡斯特诺威(Michele Castelnovi)写作整理而成,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西方地图制图史上中国版图形象的演变情况。在讨论欧洲地学对“中国”(居中之国)认识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其著作堪称考据繁密。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新闻报道和奇闻轶事,其间还配有极为出色的图解。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史料及相关参考文献以重现西方与中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初阶段,一直回溯到早至广阔的欧亚大陆被两个伟大的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中华帝国所统治的时代。 作者的评述兼顾了欧洲和亚洲两地的情势,由此也就勾勒出一幅有关中国的地理描述全景图;运用的材料涵盖了对本地资料的搜罗、实地的地形测量考察材料,以及传教士和旅行者搜集的间接见闻等诸多方面。作者评述的时间跨度也很大,初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地图集里零星散见的、基于猜想的错误百出的地图,止于十七、十八世纪描述较为精准的地图『那时出现了两位从科学和哲学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领军人物——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和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两人同为耶稣会士』,呈现了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天朝之国的描述。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在中国传播欧洲的地理学知识,而且努力地让欧洲了解中国的真实形态,包括人口、法律、风俗和习惯。作者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地图材料,从西方地图绘制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从中探讨了西方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其间对于沟通中西之间交流的历史人物,亦分别进行了叙说。 本书视角独特,有学术深度和学术价值。从译文内容上看,译者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翻译较为准确,语言明白晓畅。本书存在的问题是:书中的地图属于历史史料,由于当时的地理学知识发展不完善,测绘手段和测绘工具不完备,加上西方人对中国史地的认识存在欠缺或不全面之处,有些地图带有绘制者的主观猜测或想象的因素,故而地图本身的准确性有待商考。特此说明。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