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乡的可能性
《还乡的可能性》是于坚最近几年的重要诗学文章和访谈构成。全部未在其他集子中出现过,是本完全的新书。该书集中体现了当代最重要诗人于坚的诗歌观点和主张。有着引人入胜的阅读性。 -
于坚思想随笔
“于坚随笔”收录于坚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随笔作品精华,展现了作者在思想、诗学、地理、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思考、体验与感悟,开创了一种手记式的现代文体,笔法拙朴而不失开阔,文本建构的原创特色丰盈,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 于坚说,这是一个散文时代,散文更接 近人生,接近生活世界,散文的时代则是生活的时代。在未来主义的神话面前,他正视此时此地的生活所焕发出来的价值,他坚持书写一种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他言辞激越,但内心柔软;他的思想有着针尖般的力量,但胸中却包蕴着广阔且厚朴的情怀,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之一。 “于坚随笔”分为《于坚思想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人间随笔》《于坚大地随笔》四册,共计百万余字,于2010年12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隆重推出。该书将成为新世纪华语文学独具阅读价值与思想启示的随笔作品经典。 《于坚思想随笔》收文56篇,有大学回忆、亲情抒发、生活记趣及“棕皮手记”。“棕皮手记”以前卫的视角,用隐喻的笔法,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敏锐而深刻的看法,在上世纪90 年代影响和风靡了大批青年,至今意义深远。于坚也因其对散文文本的特殊贡献而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此次收入了1986年—2009年期间的“棕皮手记”,使其内容更为丰富、分量更为厚重。 -
昆明记
昆明是作者的故乡,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作者从个人记忆和时代变迁两个维度,叙述了他眼中昆明的种种样貌,包括这座城市的历史、自然环境和人们鲜活的生活。书中的摄影作品来自作者1980年代以来在昆明各地的“街拍”,老的照片中充满了苍凉,而新的照片在活力之外也透出一种城市特有的疲惫。文字与照片相结合,这本书稿将“昆明”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埋藏着对“故乡”变迁的千思万绪。 -
诗与思 1
《诗与思》是著名诗人于坚主编的一部以“新诗”为主要内容,包罗中外前沿 诗作、诗评、诗论的文集。 辑录了韩东、欧阳江河、于坚、陈培浩、何小竹、顾彬等17位诗人所撰写的17篇关于诗歌理论的文章;杨键、西川、韩东、朵渔、马悦然、金海曙、吕德安,以及施加彰、奥斯卡·米沃什、特朗斯特罗默等众多中外著名诗人的诗歌若干首。无论文或诗,均为编者精心所选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于坚大地随笔
“于坚随笔”收录于坚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随笔作品精华,展现了作者在思想、诗学、地理、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思考、体验与感悟,开创了一种手记式的现代文体,笔法拙朴而不失开阔,文本建构的原创特色丰盈,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 于坚说,这是一个散文时代,散文更接 近人生,接近生活世界,散文的时代则是生活的时代。在未来主义的神话面前,他正视此时此地的生活所焕发出来的价值,他坚持书写一种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他言辞激越,但内心柔软;他的思想有着针尖般的力量,但胸中却包蕴着广阔且厚朴的情怀,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之一。 “于坚随笔”分为《于坚思想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人间随笔》《于坚大地随笔》四册,共计百万余字,于2010年12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隆重推出。该书将成为新世纪华语文学独具阅读价值与思想启示的随笔作品经典。 《于坚大地随笔》收文37篇,记录了作者在故乡云南各地、西藏、四川等地的行迹和当地人文景观。他坚持书写一种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突出私人体验,既有自然主义的迹象,又有对大地与生命的感怀、对生存哲学的精神探求与思考,以及在未来主义神话面前,对此时此地的生活所焕发出来的价值的正视。 -
众神之河
《众神之河》讲述了:诗人于坚从2004年开始,对这条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进行了多次考察,在深厚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交织着地理事实、人文现实、诗意、哲思的长篇散文,这是中国大地散文的一个重要收获,也是于氏散文的一部力作,传记式地描写河流的散文在中国这是第一部。澜沧江一湄公河是亚洲最伟火的河流之一,它起源于中国青海境内,穿过横断山脉和云南,流过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今天,这条河流依然保持着许多原始的风貌,敬畏自然和神灵。18世纪开始,这条河流就成为波西米亚们的大地圣经。吴哥的落日、亚热带丛林的黑暗、青海省高山中的积雪和大理南诏国的秘史使无数的旅行家、探险家、诗人、僧侣痴迷。这是一个集原始力量,神灵谱系,殖民主义。现代化以及矛盾复杂的心理,接纳或者拒绝的魔幻般的超现实风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