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禁于大都会歌剧院
1.继《谁杀了古典音乐》剑指古典音乐三大关键环节后,作者这次把视角延伸到了普通音乐爱好者。被大都会歌剧院封杀,参与排练歌剧等经历,展示了当代西方音乐界的丰富层次。其他艺术评论,也更加深入地阐释了古典音乐之魅。 2.作者是能够把音乐专栏开到《旗帜晚报》前三版的作家,本书系作者亲自选定8年来最满意的30篇文章组成,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乐评为主,兼有其他艺术评论,完整呈现当代西方优秀艺术评论风貌,可以说是“最莱布雷希特的莱布雷希特”。 -
不散场的公路电影
“我们走出一万公里路,但我走在没有你的别处。天黑前有人歌唱。在寂寞的公路上。这场电影从未公演,亦永不散场。”这本以“电影”为标题的书收录了作者蓝火发表在《Hit轻音乐》杂志上的乐评和音乐随笔集,书中“充溢着作者对于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各种各样荒诞却温暖的想象。那些跃然纸上的音符不但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还被作者据为己有,拿来构筑自己的领地——那些亦真亦幻的小故事里所说的,其实就是他梦中的童话王国,纯真的、浪漫的、伤感的。小狐仙、私奔的柠檬、水妖以及那些造型各异的小布偶,还有他曾经喋喋不休的蓝瞳瞳和蓝木村都是这个童话王国里的子民,而他就是这个王国里的文艺之王。”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不散场的公路电影》第三版了。前两版蓝火以独立出版的方式发行,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并均已告罄。于是,便有了这第三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
Let it Blurt
Let It Blurt is the raucous and righteous biography of Lester Bangs (1949-82)--the gonzo journalist, gutter poet, and romantic visionary of rock criticism. No writer on rock 'n' roll ever lived harder or wrote better--more passionately, more compellingly, more penetratingly. He lived the rock 'n' roll lifestyle, guzzling booze and Romilar like water, matching its energy in prose that erupted from the pages of Rolling Stone, Creem, and The Village Voice. Bangs agitated in the seventies for sounds that were harsher, louder, more electric, and more alive, in the course of which he charted and defined the aesthetics of heavy metal and punk. He was treated as a peer by such brash visionaries as Lou Reed, Patti Smith, Richard Hell, Captain Beefheart, The Clash, Debbie Harry, and other luminaries. Let It Blurt is a scrupulously researched account of Lester Bangs's fascinating (if often tawdry and unappetizing) life story, as well as a window on rock criticism and rock culture in their most turbulent and creative years. It includes a never-before-published piece by Bangs, the hilarious "How to Be a Rock Critic," in which he reveals the secrets of his dubious, freeloading trade. -
这就是爵士
本书是美国著名爵士乐大师温顿•马萨利斯撰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爵士乐评论。大师在回顾自己的音乐生涯中,探究了人们应该如何理解爵士乐,而爵士乐的语言、形式又是如何引导人们以更为深邃、纯粹的方式来生活和维系与他人、社团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马萨利斯告诉我们要怎样聆听爵士乐,也与我们一同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从别的音乐大师那学到的宝贵经验。作为一门艺术,爵士乐以它特有的途径带领人们和整个美利坚民族行至更高处,这是本书意欲揭示的核心,也是这本独一无二的音乐评论鼓舞人心、富有启迪性的价值所在。 -
老美国志异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1997年的作品,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六○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
地下乡愁蓝调
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 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 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 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珺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 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 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