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褚遂良倪宽赞
《倪宽赞楷书墨迹》此书笔力遒劲,点画挺拔,轻重分明,画之中截,纯以中锋提运,故一钩一捺,有千钧之力,而画之两边不光而毛,极富质感,有虽瘦而实腴,似癯而实清之妙。其结字横势多平,并微杂隶意,极其端庄温雅,赵孟坚跋云:“褚书《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撄之。”更为可喜的是此赞为墨迹,为我们研究褚楷用笔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初学者若能以此赞入手,继则可临《雁塔圣教序》、《房梁公碑》以深入堂奥,自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是书法爱好者的极佳范本。 -
董其昌书法精选
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字玄宰,号思翁、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董其昌是晚明书法泰斗,天才俊逸,善谈名理。他的艺术主张,常见于他的作品题字和后人所辑的《画禅室随笔》等书中。董其昌提倡学习书画要以古人为师,进一步以造化为师,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有丰富的见闻和渊博的修养;强调艺术表现,主张书画融合;提倡文人士气,反对行家匠气。同时,董其昌又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复杂、最多争议,并且是最易被误解的人物之一,其充满矛盾的一生一直令史学家们困惑不解。 -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 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 “穷乡儿女” 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
启功论书法
本书为啓功著作的启功论书法,书内详细介绍了汉字、书法、画法,以及相关的作品,以及中国现代的理论与其相结合。 -
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在寫下了首遣興的詩作,表達了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下筆而出的。 導讀者蔣勳老師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蘇東坡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閱讀《寒食帖》上的字,則會發現其實豪放的大架構裏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老師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裏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而在歷史的騷動裏,《寒食帖》經歷了各種的劫難,重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上面留下了黃庭堅、董其昌、乾隆、納蘭容若等人的墨跡與印章,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和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火在《寒食帖》留下各種時間的痕跡。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東坡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裏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都有不同境界的領悟。 -
法书要录
我国书法艺术,源流久长,论撰繁富,但其中瑕瑜互见,真伪参杂,又多杂出散见。《法书要录》一书,则是第一部汇辑并选录唐以前这些书法资料的总集。 辑录者张彦远,生於晚唐时期(生卒年月不详,据余嘉锡《四库所要辩证》的考证,约生於唐宪宗元和十年左右,到僖宗时还在),官至大理寺卿。他的高、曾、祖父三代都官至宰相,於法书名画收藏甚多。张彦远自幼爱好书画,又多见名迹,所以精於鉴别。他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二书,自己说:「」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法书要录自序》话虽有些自负,二书却还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要籍。 卷一 后汉赵一非草书 晋王羲之论书 王羲之教子敬笔论不录 晋卫夫人笔阵图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宋羊欣采能书人名 齐王僧虔答太祖书 宋王愔文字志目 齐萧子云论 卷二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