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与中国电影
本书为“性别、理论与文化”丛书的第2卷,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九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电影与性别的多元视角,四篇文章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红色经典”电影的改编、《秦颂》和《英雄》等秦始皇素材电影以及《霸王别姬》中的跨性别表演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部分为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与女性导演,主要将视角集中于华语电影的女性导演、文本和历史实践,五篇文章分别分析了董克娜、唐书璇、胡玫、徐静蕾、张艾嘉以及第五代女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女性主体。 全书透过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导演特别是女性导演的作品风格变化,以及华语电影中女性主体形象的变化,结合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环境,运用弗洛伊德及拉康的精神分析等西方经典理论,为我们剖析了性别视角在中国电影中不断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内在因由。 几位作者运用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大量运用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及电影学等专业领域的新颖观点,立足于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中国20世纪社会环境变化与电影艺术变革的相互影响,为我们展现了华语影片中性别这一独特的视角,通过他们多元化的探索性批评,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研究注入别样的新鲜血液,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
消解性别
继《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之后,巴特勒的这部论文集对她自己提出的性别操演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开始将对性别的关注点从哲学话语转向现实生活与政治。她针对身体解剖学、美学以及社会与政治等领域对性与性别的各种限定和标准,提出了消解性别这一应对策略。在本书中,她考察了乱伦禁忌的意义和目的、新型亲属关系、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问题,将对性别规范的批判置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框架之内。巴特勒的论述涉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性别政治”的各个方面。 -
像女孩那樣丟球
艾莉斯.馬利雍.楊 Iris Marion Young 1949-2006 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 「在我心中,楊無疑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在女性主義與左派政治思想界,無人能出其右。」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暨政治學系教授 繼羅爾斯(John Rawls)之後,美國政治哲學界在二十一世紀初又殞落了一顆明星。 楊於二○○六年八月一日病逝,使得這本輕舞於學術論述與自傳敘事之間的《像女孩那樣丟球》成為她的最後一部作品。 《像女孩那樣丟球》收錄了楊就女性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的身體經驗所寫下的文章。在書中,楊援引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念,包括波娃、海德格、伊希迦黑、克莉絲蒂娃與梅洛龐帝,為肉身化主體性的詮釋建構出嚴謹的分析範疇。這些文章不僅對女性身體經驗做出理論性的描述,也對女性今天在自由與機會上依然蒙受的不義限制做出規範性的評斷。 本書以楊對女性主義理論中的「性別」範疇的再思考開始。在隨後的文章中,楊討論了各種與女性∕陰性相關的經驗,包括隱私、家與空間,也處理了甚至連在女性主義理論裡也鮮少提及的主題,例如乳房的經驗、月經賦予女性生命故事的節奏,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專文推薦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介紹 林芳玫 # 讓活生生的女體走出政治新地圖: 悅讀艾利斯楊(Iris M. Young)肉身化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 孫瑞穗 # 把活生生的女體找回來 陳美華 # 女性主義與現象學的握合 劉亞蘭 作者簡介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 1949-2006)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楊的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正義理論、民主理論、歐陸政治理論、公共政策等,作品已譯為二十多種語言。 楊不僅是傑出的思想家,也是草根政治行動的積極參與者,活躍於婦女人權、非洲國家外債減免、勞工權利等領域。 其他著作包括《正義與差異政治》(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1990)、《交叉的聲音:性別、政治哲學與政策的難題》(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97)及《涵容與民主》(Inclusion and Democracy, 2000)等。 -
被建构的女性
绪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解读性别问题 第一部分 社会性别综述 第一章 社会性别概述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性别角色塑造 第三节 社会性别制度 第二章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第一节 性别歧视的存在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 第三节 性别平等理论 第四节 中国的性别平等历程 第三章 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实践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 第四章 社会性别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研究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节 女性主义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图景 第五章 阅读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女性气质的再现 第二节 规训身体的力量 第三节 健康中的性别问题 第六章 性政治 第一节 性的建构 第二节 性的等级和性解放 第三节 女性情欲 第七章 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制度 第一节 公与私的划分与性别分工 第二节 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 第三节 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 第八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第一节 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质 第二节 两性在就业中的不平等 第三节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 第三部分 社会性别的社会文化建构 第九章 知识、语言和空间 第一节 纯真知识的终结 第二节 语言与主体建构 第三节 性别化的空间 第十章 社会理念和社会价值 第一节 惯习和风俗 第二节 宗教与性别系统 第三节 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第四节 媒体与再现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 第一节 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社会制度 第二节 以性别分类公共政策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四部分 理想中的社会性别 第十二章 社会性别与发展 第一节 妇女议题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 妇女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参考书目 有关女性和社会性别研究的部分网站 后记 -
身体之重
《身体之重》聚焦于身体和性别的物质性和述行性。巴特勒在本书中引入“征” 、“复现”等重要概念,厘清了她首次在《性别麻烦》中提出并引起广泛争议的“性别述行”理论。通过解读柏拉图、伊瑞葛来、拉康、弗洛伊德、德里达等人的相关论述,以及威拉·凯瑟和詹妮·利文斯顿等人的文学文本和电影作品,本书详细考察了霸权话语如何形构了身体、性别和性属,揭示了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排除、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及其不确定性。巴特勒还在书中提出了诸多尚未解决的议题,这意味着身体政治将进入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话语空间。 巴特勒认为性别的规制力是一种生产力,它具有生产它所控制的身体的力量。性别是被强行物质化了的理想建构——它不是身体的简单事实或静态状况,而是一个过程,通过对律法的反复征引和复现,管制规范强行对身体和性别加以物质化。而这种物质化从来不曾真正完成,事实上,规制性律法的权力可以被反戈一击,生成质疑这种霸权的再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