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的要訣
-
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
我人生的出發點,其實是一連串的失敗。 一路走來,領受到周遭前輩的諸多教誨, 也從不同的經驗累積各種學習法則, 我希望以這些事物為基礎, 集結成一本給現在25歲左右的年輕人, 如何享受美好生活,以及如何面對工作的教戰手冊。 ──松浦彌太郎 本書特別邀請松浦彌太郎 為台灣的年輕讀者們撰寫序文。 希望能給似乎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一些建言。 如何能對未來不再恐懼? 如何能讓自己不再自卑? 如何勇敢追求夢想? 被年輕世代視為人生導師的松浦彌太郎, 在《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之後,特別為正值起飛階段的讀者, 寫出年輕時的他不懂、25歲的你應該也不明白的50件事。 並以此為前提,將自己25歲時如果能知道該怎麼做會更好的三大要點分享出來: 主動關心別人,就能得到被他人賞識的機會。 無論是為了逃避現實,還是投資自我,金錢和時間都要耗費在能夠幫助自己的事物上。 收入多寡與公不公平無關;而是與能帶給多少人喜悅、帶給多少人感動成正比。 這些是唯有過來人才知道的人間機制, 只是人生閱歷尚淺的你沒有發現而已。 正因為我總是以「假設」的觀點看待事情,才會思考「如果我現在25歲,會想做些什麼?」這也是寫作本書的動機。只要一想到如果我現在25歲,能和時下的年輕人聊聊,瞭解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就會覺得自己像個探險家,而感到十分興奮。(摘自後記) -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
如果工作只剩忍耐和痛苦,為什麼還要拼命地做? 日本文化界的傳奇人物,教你如何會玩又會工作! 松浦彌太郎,集《暮□的手帖》總編輯、書店老闆、作家於一身, 教你提高專注、效率與創意的34個私房秘技 WORK HARD, PLAY HARDER! 就是要打破禁忌!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錘鍊自松浦彌太郎於《暮□的手帖》領悟的工作術,也就是當初他接掌雜誌編輯部後,所立下的改革規則:「不進行會議」、「上午不打開個人電腦」、「與同事最好保持距離」,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行事作風,或違反商管書籍的教條常理,卻如此實用而打動人心! 書中從如何樂在工作、享受生活、待人接物、發揮創意、整理資訊、設計職涯6大角度,34條打破框架的逆向思考,都是他創意滿載的樂活工作術! 在工作中找到樂趣 「要玩才能工作!」這是松浦彌太郎身體力行的名言。唯有懂得生活,才能樂在工作。年僅四十初頭,身為日本文化界的知名創意人,松浦彌太郎在高中輟學後,即獨自遠赴美國等地遊歷闖蕩,體驗人生和最純粹的生活。身兼作家、雜誌總編輯、COW BOOKS書店代表...等多重身分的他,在日本文化界堪稱是不折不扣的傳奇人物。 自2007年接掌《生活手帖》,松浦彌太郎便以嶄新的工作術,將這本號稱「全日本最接近讀者」的老牌生活雜誌改頭換面,品牌重新包裝和定位。要如何在保留創刊之初的時代感,又能從中變出新意,保持源源不絕的創意,在這普遍不況的年代,始終維持排行榜前幾名的銷售,對於這位好點子老是層出不窮的創意人來說,祕訣無他——懂得樂在工作、享受生活。 [Have a nice day] 要玩才能工作! 松浦彌太郎的工作哲學 - 好奇心是讓我們不斷思考的燃料,也是創意的來源。每當有人問我「你是如何想到這些創意的呢?」我會回答──充滿好奇心。 - 如果不為所動,就會迷失方向,所以才要覺得不安,要勇敢地停下腳步,回歸自己的理念。工作或許有需要妥協的情況,但理念是絕對不能妥協的。 - Don’t forget your smile!你的笑容很好看,笑容可以解決所有事情、為你帶來幸福。 -
嶄新的理所當然
「嶄新的理所當然」是新的夢想,使今日的我們幸福的寶石 作家、書商、總編輯、攝影家多才多藝的松浦彌太郎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我想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累人的生活了。所以,我希望和昨日的自己比起來,今天的自己能多少有所不同。」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如何發現,用心創造,以及意識到新價值觀念, 也就是發現「嶄新理所當然」的方法。 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理所當然應該這麼做」的事。去思考那些「理所當然」是什麼,也就是對自己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心境和行事方法抱持關心。當各種新觀念便一個一個湧現時,對任何事自然能抱持高度興趣,投入愛情打理,並以勇氣實踐。 為了與他人從容相對,在自己心中準備一張小桌子; 相信自己的答案很重要,但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不一味地向外尋求,如此一來你便自由了; 笨拙一點也沒關係,執著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個性…… 要發現新的「理所當然」,誰都辦得到的。如果有機會與大家分享彼此發現的「理所當然」,那生活該會有多幸福啊。 -
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
「18歲的秋天,我自高中輟學後去了美國旅行,回國後一邊幹些體力工作一邊在路上賣書。現在的我經營書店,寫稿,擔任《生活手帖》的總編輯。我的角色可以說是往好的方向大大地改變了。不過,就是因為我一直保持著問『為什麼?』的好奇心,即便角色改變了,我還是原來的我。」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藉由發問「為什麼?」 讓每天都像全新的一天。 要永遠保持著問「為什麼?」的好奇心,是非常困難的事。臉上一旦習慣了大人的表情,每天的生活就只是日復一日。然而,這樣的日子過久了,人的心立刻就會變得像放了二、三天的麵包,硬邦邦的。身體隨著年月老去是很自然的事,可是心不一樣。 心變得硬邦邦的,是很悲哀的事。 就算在別人眼中只是小事,如果能替自己帶來莫大愉悅,那就去做吧; 挑戰前以「失敗是正常」為前提,思考如何能開心進行吧; 在手邊能找到的紙張隨意記下你的疑問,全都放進箱子吧…… 就算沒有成長也沒關係,只希望常保新鮮。 松浦彌太郎試著列舉了許多自身的經驗,說明如何與生活中一件件的大小事面對面,一一深思。不只是用腦袋,而是以自己的全身全靈來認真看待。松浦也介紹自己的做法,分享他是如何讓因忙亂的社會和人際關係而失焦的心,矛頭能繼續對準自己。 花心思為每個提問找到答案,生活中便處處可見用心與新發現。能像品嚐美食或喝一杯讓人放鬆心情的熱茶,品味每一天,這就是幸福。 -
日日100
一百件物品,有一百個日子。 一百個日子,蘊藏一百種美好。 本書作者為日本《生活手帖》總編輯,同時也是文字工作者、書店經營者。 親自攝影、撰文,呈現他反覆思量、千挑萬選的一百件隨身心愛物品。 「一切到最後,只要知道我和誰來往就行了。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安德烈.布賀東(Andre Breton)在《娜嘉》(NADJA,一九二八年)一書開頭這麼說。 他接下來寫道:『想了解一個人,只要知道他往來的任何一個親近朋友,就能窺探出此人的本性,略知一二。至少看得出他是哪一種人。』 本書中我選出日常生活中愛不釋手的一百件物品,信手寫出我和這些物品共處的點滴、相遇的情境、情感與記憶等。這些包括十分親近、彷彿老朋友一樣的物品,也有像剛認識的新朋友的物品。 從理所當然的隨身物品,到小心珍藏的寶物,再次拿在手上,細細端詳,心底會浮現什麼樣的故事呢?這是非常愉悅、幸福的經驗。故事令人感動,而感動,就是一種真實。換句話說,本書的內容便是我寫下這些物品真實的一面。 和自己心愛的物品面對面,認真凝視,就像追溯自己與物品間維繫的那條情感線,偶爾那條剪不亂理還亂的細線突然被解開,能確認隱藏許久的關係,真的很棒。因為,無論什麼樣的關係,必定都有美好的一面。 於是我心想,說穿了,一切只要知道我跟誰來往就行了。 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從這本書開始認識我的人,相信一定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松浦彌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