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摄影术与眼泪
本书在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发表的电影理论翻译文献中,精选出1927年至1946年正式发表的文章36篇,对这些文章的正文进行了校勘,并对著译者信息展开研究,这些电影文论对电影理论翻译史提供了重要文献,对于研究中国电影理论的发生有重要参考作用。本书保留了民国时期的译法,但补足 了相关的西文原文信息。
——译文摘录——
作品的构成完全根据创作的过程;创作的过程是什么呢?谁也可以不否认的说是“实际的参加”。在电影摄影术上用苦功的学生,应当把你们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滴到实际上去。
眼泪是什么?眼泪就是你的成功的泉源。你相信吗?
——S. M. Eisenstein(谢尔盖·爱森斯坦)著 白力 译述 自《联华画报》(1934年第4卷第9期)
先行澈底的地组织的地推翻“摄影和电影跟艺术并没有关系,因为它们只是自然底机械式的复写而已”这个意见,是很有价值的事,因为这样做,是较接近于理解电影艺术底特质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安海姆(鲁道夫·爱因汉姆)著 刘呐鸥 译 自《晨报·每日电影》(1935年5月11日)
-
故事片创作六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课堂
口碑佳作《万箭穿心》《大明劫》导演王竞谈故事片创作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门关于创作思维的课
这是一本针对实际问题的解惑之书
教你从真实创作处境出发
构建故事、塑造人物、确立风格、设计影像
通过电影化的方式,传达主题与意义
◎ 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片创作”课程配套教材。
◎ 作者是口碑佳作《万箭穿心》《大明劫》的导演,对故事和角色有着非凡的敏锐度。还曾执导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永恒之火》。涉足故事片、纪录片、广告等多个领域,有丰富的导演、摄影、编剧、制片经验,作品涵盖不同类型、制作级别。
◎ 一手经验传授。作者往往从自身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梳理思维过程,探究影视创作者要考虑哪些要素,如何判断一个故事的价值,怎样调研、写作、修改剧本,如何提高电影叙事效率,如何释放演员的潜力等。
◎ 从媒介层面思考电影的形式,提出影像概念的创作思路,倡导创作者对“视觉IP”进行跨媒介融合,形成自觉的影像美学。
◎ 案例丰富,图文并茂,亲切易读,生动鲜活。
◇◆◇
◎ 主题
「一旦找到了主题的关键词,便会将这个概念渗透进每个场景中。虽然这个关键词不会在每场戏中被直白表述出来,但它一定会被隐性地传达出来。」
◎ 剧本
「没有透彻分析剧本就着手拍摄,原以为在拍摄中能解决问题,结果发现是剧本在根子上出了问题。即便剪接时拼命补救,放映时这些毛病终会显现出来。」
◎ 人物
「试着进入一个人物,其实是你在跟自己心中不同的自我对话。」
◎ 风格
「风格不是影片的气氛,而是讲故事的方式。」
◎ 影像
「中国电影影像真正的差距体现在美学上。要充分释放影像的能量,有必要从认识媒介的角度重新看待影像。」
◎ 镜头设计
「好的场面调度和好的镜头设计一样,你永远无法从方法层面上来判断——创作者只是在想要表达的时候用对了方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故事片创作”课程的配套教材,根据该课程多年积累的教学内容归纳整理而成。这是一门关于创作思维的进阶课,不拘泥于制作流程,针对实际创作问题,将具体技法渗透到关于主题、剧本、人物、风格与类型、影像、镜头设计的讲解中,帮助读者厘清关键概念和思路。
作为一名“学院派”导演,作者既有近30年授课经验,又有丰富的一线创作经验,了解国内影视行业的真实创作环境,借生动鲜活的案例,将剧作技巧、表演方法、剪接手段等融会贯通,凝结为一套实用、有效的总体创作原则,同时穿插分享了拍摄《万箭穿心》《大明劫》《墨多多谜境冒险》等不同类型、制作级别的电影的宝贵体会。
-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修订版)
迄今为止梳理得最清晰透彻的电影理论入门导读
一份经典理论的导览地图
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安德鲁教授力作
迅速了解巴赞、麦茨等理论名家的核心观点、逻辑体系
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曾由陈国富导演亲自译介繁体中文版
......................
※编辑推荐※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是迄今为止梳理得蕞清晰透彻的电影理论入门导读,像一份电影理论森林里的导览地图;作者条理地介绍了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巴拉兹、米特里、麦茨等人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并介绍了各位理论家面对“电影是什么”、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什么是电影性、如何对待声音、色彩、3D等技术进步问题所给的不同答案。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自1983年陈国富先生翻译了繁体中文版以来,一版再版。
◎ 美国电影理论家、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达德利·安德鲁经典力作
◎ 自1983年台湾出版陈国富先生翻译的中文繁体版以来,第1次发行中文简体版
◎ 清晰透彻地挖掘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 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
◎ 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
......................
※媒体推荐※
这本电影理论史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既是许多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为以后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照。
——《电影研究季刊》
本书将会引起读者对当代法国电影理论如米特里、麦茨、艾弗尔和阿杰尔的兴趣。
——《电影批评》
安德鲁的著作是蕞早涵盖众多电影理论家的英文参考书。
——《视与听》
......................
※名人推荐※
美国学者达德利•安德鲁的这本书,自1976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且一版再版,国内学者曾译为《主要电影理论导论》,从当今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经典评介。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
银幕艳史
全书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都市文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尤其是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意义。书中通过诸多电影文本的解读、电影生产机制的分析,探讨了电影与诸如摄影、建筑、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电影与文化工业、明星机制、都市发展等的联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梳理,作 者考察了之前忽视或遗忘的诸多影片,重新解读了部分经典,并拓展了重要的有关白话现代和都市文化的论题,包括电影作为“新媒体”如何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展示和建构了现代的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史,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一部文化史。它为我们精彩地展示了传统电影研究与发生在一个历经政治巨变、重省自我的上海的一系列变革之间的交汇。本书中文版曾于2012年出版,此次作者对全书做了修订,并增补《侯曜,格里菲斯“热”于中国早期通俗剧的文化生态》等三篇相关文字,进一步阐述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的复杂互动关系。
……………………………………………………………………………………
本书英文版荣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第十三届学术著作竞赛年度最佳推荐奖
……………………………………………………………………………………
《银幕艳史》一书将立刻成为经典。这部活泼、严谨、且充满原创性的学术著作对中国默片领域进行了重新构建。它是出现在华语电影研究的跨国领域兴起之际的一部振奋人心的新作。
——裴开瑞(Chris Berry)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
……………………………………………………………………………………
精彩!这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工业的一次丰富、综合、且极为雄辩的品评。作者在与银幕结下绮艳奇缘的同时,亦深深投身于学术探索。对于有兴趣了解中国电影史的任何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将成为一部重要的资源。
——王德威(David Wang)
哈佛大学中国文学 Edward C. Henderson 讲座教授
……………………………………………………………………………………
本书行文优美、结构精巧,对一个尚未获得足够学术关注的领域进行了全面、热情洋溢的剖析,以一次激动人心和颇富挑战性的探讨充实了后殖民研究。张真选择通过一部关于电影的早期电影来作为“窥”入本书主题的“结构性的眼睛”,实为别出心裁——这样的例子在这部文思缜密、发人深省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四百页的篇幅覆盖了上海电影的四个十年,充斥其间的是作者诙谐机敏和令人回味无穷的见解,九十来幅插图更是进一步帮助文字跃然纸上。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 2006年
-
听十四位导演讲纪录片
离真是越近,故事就越诚恳、越美好。我们需要呈现真实的世界。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请认真倾听每一个建议。如果你想讲述精彩的故事,还等什么,赶快阅读本书吧!
世界上有多少个故事,就有多少种讲故事的方法。《听十四位导演讲纪录片》这本书中罗列了纪录片导演兼电影监制的詹姆斯·奎因对业界知名的十四位纪录片导演的采访。本书针对纪录片拍摄的选题策划、采访人物选择、采访方式的确立、画面效果的呈现、音乐创作及剪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許鞍華 電影四十
許鞍華四十年的電影生涯,拍攝了廿六齣電影。首部劇情長片《瘋劫》(1979)便獲第十七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1982年拍的《投奔怒海》更囊括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五個獎項,自此奠定其香港新浪潮作者導演的重要地位。1995年執導《女人,四十。》為首部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的電影。2008年拍攝的《天水圍的日與夜》、2012年的《桃姐》延續對平凡人物的關懷,後者更榮獲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項大獎。2017年的《明月幾時有》亦令她第六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
許鞍華的作品包括驚慄片、鬼片、文藝片、武俠片、紀錄片、半自傳、輕喜劇和歷史劇等,類型多變。更難得的是影片不隨俗又不離地,緊跟時代又不失自己的觀點和風格,人文視野及香港關懷貫徹始終,在香港影壇實屬難得一見。
本書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兩年半前開始策劃,分為專題文章和人物專訪兩部分,藉與她相交多年的影評人從多角度縱論,剖析她的影視作品之風格特色,以及許鞍華和她的工作夥伴的訪談,嘗試以切身角度進入她創作和製作的世界,瞭解背後鮮為人知的苦與樂,有系統地展示她四十年來拍過的電影和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