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2
虛無主義與犬儒不相信任何事情,狂熱分子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更大多數的人是沉默的大眾,對一切公共事務失去了感覺。 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台灣失去了方向,整個社會由虛無主義者與犬儒、少數狂熱分子以及大多數沉默的大眾所組成。許多人沒有自己的信念,無從相互討論、交換意見,或是缺乏科學態度與求真精神,沒有對事實的爭論,只有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對立。於是政治只剩下嘲諷、謾罵,對權力赤裸裸的追求,抑或是漠不關心。 本書是邁向下一個十年必備的常識,拒絕任何以先知自居的預言,主張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社會,建立自己的政治信念與世界觀,並能與他人理性論辯、達成共識。我們才能在洶湧而來的歷史洪流之中,站穩腳步、釐清方向,以公民觀點理解社會,以普世態度思考問題,成為一個現代公民,做一個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是── 一、有自己的基本價值與信念理念,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論述。 二、可以與他人說明自己的信念理念,也可能被他人的信念理念說服。 三、用公民觀點思考公共問題,可以做出符合公益與良心的政治判斷。 本書的五十篇文章,是五十個關鍵字,也是五十個故事, 是寫給新世代公民的政治啟蒙書,也是對民主社會最清楚的解說。 本書以過去的《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為藍本,重新改寫編輯,以關鍵詞的形式,每一篇文章介紹一個關鍵詞: 每一個關鍵詞就像是一個抽屜,將繁複多樣的現實世界收納在每個抽屜中; 每一個關鍵詞也像一把工具,將價值分歧的意義世界用不同的工具一一拆解。 每一個關鍵詞更像是一片拼圖,把每一片拼圖拼合起來,就可以理解整個社會的面貌; 每一個關鍵詞還可以是一塊積木,運用這些積木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排列出對於人類未來的想像。 本書採取非線性的編排方式,可依照讀者個人的喜好與需求,決定每個篇章的閱讀順序,經由各種可能的、跳躍的閱讀順序,獲得不同的閱讀趣味。每一次的閱讀在篇章間可以有不同的連結,每一次的閱讀將產生新的意義,因此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種創作,每一次的閱讀能夠形成有力的論述。 -
對照記@1963
一個時代.三地人.三種對照 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 他們仨,唱出了時代的記憶,也唱出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 三個說故事的高手,以50年來最常用的22個日常詞彙 共同書寫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 從初戀、青春欲望到成長記事 譜出兩岸三地的共有記憶 時而感性陶醉、時而傷懷、時而驚奇、時而捧腹大笑…… 台灣、香港、大陸開放後,彼此交流已密不可分。但在同樣的華人外表下,因文化歷史、成長環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思想觀念或生活行為上又有什麼異同? 透過台灣楊照、香港馬家輝、大陸胡洪俠這三位「五年二班」的嚴格「寫文」對照,精挑細選兩岸三地五十年來,22個日常生活詞彙,大至談台灣、香港、大陸;或是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人物,如孔子、耶穌、瓊瑤;或是尋常生活一定會接觸的火車、電車、男廁所、報紙;或談及少年時代的初戀、女老師、女同學…… 這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寫作」,對作者是考驗,對讀者卻是趣味恆生的閱讀經驗。三人連袂完成(或說彼此較勁)一個通過記憶互相對照的寫作,道出自己生命中種種的喜悅、疑惑或不堪,有私密的、社會的、國家的……我們將看到這一代人成長的三個社會。 …… -
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1
詩人用他的語言感嘆世界,小說家將社會寫成故事,知識分子則從變動不居、千頭萬緒的現實中提煉出觀念,並企圖用觀念改變未來。 政治就是對公共事務的判斷,台灣社會目前的最大問題是,失去了判斷的理性標準,只能用認同、用血緣、用任何可以簡單區分的標準來做判斷,甚至最簡單地,用對我自身是否有利進行判斷。但是公益,從來不是所有私利的總和,多數人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是拒絕聆聽他人的意見,因此整個社會陷入衝突、不安與慌亂。 本書是現代公民必備的政治常識,提供讀者分析社會所需的理論資源,以及談論公共問題必要的思想武器。本書申論民主政治應有的常規與德行,是邁向成熟民主必經的啟蒙與洗禮,讓我們用公民的身分進入社會,以普世的價值進行思考,對每個政治議題可以做出公平合理、合乎良心的判斷,成為一個現代公民,做一個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是── 一、有自己的基本價值與信念理念,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論述。 二、可以與他人說明自己的信念理念,也可能被他人的信念理念說服。 三、用公民觀點思考公共問題,可以做出符合公益與良心的政治判斷。 本書的五十篇文章,是五十個關鍵字,也是五十個故事, 是寫給新世代公民的政治啟蒙書,也是對民主社會最清楚的解說。 本書以作者深厚的思想史訓練為基礎,提出理解政治最重要的五十個關鍵詞,每一篇文章介紹一個關鍵詞: 每一個關鍵詞就像是一個抽屜,將繁複多樣的現實世界收納在每個抽屜中; 每一個關鍵詞也像一把工具,將價值分歧的意義世界用不同的工具一一拆解。 每一個關鍵詞更像是一片拼圖,把每一片拼圖拼合起來,就可以理解整個社會的面貌; 每一個關鍵詞還可以是一塊積木,運用這些積木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排列出對於人類未來的想像。 本書採取非線性的編排方式,可依照讀者個人的喜好與需求,決定每個篇章的閱讀順序,經由各種可能的、跳躍的閱讀順序,獲得不同的閱讀趣味。每一次的閱讀在篇章間可以有不同的連結,每一次的閱讀將產生新的意義,因此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種創作,每一次的閱讀能夠形成有力的論述。 -
十年後的台灣
二○一五年的台灣會是個什麼模樣? 我們為什麼要在乎、預想十年後的台灣?本書作者提出「十年遠見」思維,為的是讓更多「十年後台灣」的討論與想像成為可能,而多元想像才能創造多元未來。用「未來歷史」來檢驗現實,對現實提出警告,要求現實該為未來做準備,不該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地等待未來降臨。讓台灣有機會提早為十年後的境遇做準備,看看十年時間,如果提早走不同路做不同準備,台灣可以躲掉哪些危險?台灣人能多創造出哪些幸福來? 本書第一章從歷史舉例說明「十年遠見」的真實意義,第二章到第六章則分別針對兩岸關係、民主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產業和國家體制,不同面向進行思考。〈序章〉和〈終章〉則是想像兩種二○一五年台灣圖像。一是假設我們什麼準備都不做,那麼十年後會面對什麼樣的大局?另一種則是假設,如果我們真能找出對的方法,做好準備,那麼,十年後台灣雖然不會變成天堂,卻有機會蛻化成為充滿美麗、平和、繁榮的健康社會。 書中強調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為擋住將台灣封閉起來的趨勢,努力將台灣拉在世界網絡之內,不要向邊緣孤立情境流離出去,應當保存台灣好不容易擁有的多元異質性,拒絕一元同質的壓迫性力量。這是《十年後的台灣》貫串全書的主要三大用心。 -
還原演化論
什麼是經典?經典就是我們談得最多,卻讀得最少的書。經典是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並且是不能被簡化的作品。 卡爾維諾曾說,經典就是那些我們會一讀再讀的作品,楊照則認為,經典是我們談得最多,卻讀得最少的書。可是偏偏經典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使我們不能略過它去讀其他的書,並且經典是不能被簡化的,在簡化的過程中,經典將會失去許多內在的意義。 作為經典的《物種起源》顛覆了創造論的世界觀,達爾文的「天擇」只說明物種的變化對所處的特定環境趨向完美。 《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達爾文在一八五九年發表的著作,他在此書中指出,第一、物種是會發生變化的,這個說法顛覆了基督教文明中上帝創造萬物的世界觀,不只人類有歷史,自然也有歷史,自然界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而非永遠一成不變。 第二、物種變化的原則是「天擇」,但是達爾文與拉馬克不同,在拉馬克的理論中,物種的變化有明確的方向,由簡單變得複雜、由不完美趨向完美。楊照強調,這是拉馬克的論點,不是達爾文的見解。達爾文只說物種會變得愈來愈適合所處的環境,會對特定的環境趨向完美,不過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說明物種是由低等演化到高等的固定序列。 從達爾文到「達爾文主義」,我們看到經典被簡化、被誤讀所帶來的災難。 達爾文的「天擇」經常被誤用或是過度詮釋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然而楊照指明,達爾文所說的是物種內部的競爭,不是物種之間的競爭,一旦達爾文的概念被誤用,成為高等的生物有權力淘汰低等的生物,這就是非常可怕的事。十九世紀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就變成強凌弱、眾暴寡的合理藉口,帝國主義的對外侵略也就愈演愈烈。但這個社會達爾文主義並不是真正的達爾文,我們有必要還原達爾文的真貌,對達爾文的理論給予正確的理解與詮釋。 -
理性的人
「我認為知識分子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顧任艱難險阻。在艱困的時刻,我採取的立場是:批評更為重要。」 --薩依德(Edward W. Said) 而擁有歷史專業背景、浸淫新聞工作數十年、始終以文學情懷關注台灣社會不輟的楊照, 他的批評與質疑,是深情而溫柔、充滿人文精神的。 他想傳達的是: 面對紛亂的社會、激情的群眾、急功近利的價值觀, 我們,需要故事;從故事裡聽見,理性的聲音。 寫作時間橫跨六年,《理性的人》完整集結楊照於 《聯合報》「故事與新聞」專欄三百二十四篇精采短文。 楊照以時事為題,旁徵博引多樣古今中西歷史、故事、知識, 運用饒富智性之趣的典故諷喻月旦時事,文筆生動、寓意深遠,能自然而然地引人省思。 在《理性的人》中,楊照盡展現代公共知識分子如何就全球政經轉變、社會發展、 文化現象等多元領域事件,提出精準且深刻的智慧批判,然而又灌注溫暖深厚的人性關懷。 讓我們展開本書: 在故事與新聞中,享受智性閱讀的樂趣, 在冷靜與思考間,習得理性批判的態度。 透過《理性的人》,我們將可能更重視邏輯、揚棄偏見、獨立思考、擴大視野。 本書特別製作8版拉頁2002至2008年世界大事與台灣大事年表回顧, 帶你重溫歷史與事件現場。 在時間感與世界、台灣的並比對照中, 你從理性出發關心世界,世界將展現理性的一面回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