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詠譯義(新版)
1942 至1945 年间, 吴经熊专心用古诗词( 三言体、四言诗体、楚辞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翻译了《圣咏集》, 用较文言的语言翻译了《新经全集》( 新约全书) 。对于吴经熊来讲, 他并没有太多的翻译圣经的优势, 因为他不懂希伯来文、希腊文、拉 丁文, 又没有研修过神学、圣经学, 仅凭英文和法文来翻译圣经, 其实并无长处, 这也是一直以来他经常受到质疑和不信任的原因。但他认为, 两千多年的圣经专家的英文和法文研究考证, 已经足供他参考; 将圣经翻译成中文, 最主要的便是中文 。他的翻译使命是要用 中文!来表达, 首要目标是 引发国人对圣经的兴趣, 使其 像中国人自己写的自然诗, 以便让中国人能够接受, 替圣母为她的中国儿子制作这件中式无缝长衣。 1946 年10 月, 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圣咏译义初稿》, 内含于斌主教的序言( 写于1946 年圣母升天节) 和江苏朱希孟主教的序言( 写于1946 年8 月1 日) 。1967 年, 台湾的商务印书馆再版了《圣咏译义初稿》五卷。1975 年10 月, 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圣咏译义》的定稿本。1946 年9 月8 日圣母诞辰日, 吴经熊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驻罗马教廷公使。在梵蒂冈期间, 他在大使馆参赞罗光蒙席的帮助下, 继续修改《新经全集》译稿。他利用各种天时地利的机会, 请教了梵蒂冈的多位圣经权威专家。吴经熊还将译稿寄给在比利时本笃隐修会的陆征祥 , 请他指点修正。1948 年, 译本得到于斌主教的出版许可。1948 年12 月28 日, 译本还得到了罗马教宗庇护十二撰写的序言, 盛赞译本 能“增进中国信友虔读新经之良好习惯,寻获圣经所给予吾人之神圣安慰。“这是中国圣经翻译史上, 唯一得到罗马教宗序言的中文圣经译本。1949 年春, 吴经熊被急召回国, 他又将译本呈送至在浙江奉化老家的蒋介石, 经他再次审阅。路过香港时, 他将译本交天主教真理学会, 于11 月在香港出版了《新经全集》。1960 年4 月, 香港再版《新经全集》。1967年, 为庆贺蒋介石八十寿辰, 台湾出版了《新经全集》第三版。 -
天主與世界
作者為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他治學十分嚴謹,但心胸寬大開放,不但能容納新的思想,而且他自己也有許多創意。在基督宗教與教會受到極大挑戰的今日,這位天主教重要的學者及偉大的精神領袖給了我們有關基督信仰的意義及內容深入的,易解的回答。 本書採用訪問對話方式編撰,其內容包含尖銳且坦誠的疑問,這些問題不但代表著現代一般知識份子內心的吶喊,而且也表達了許多基督徒在信仰生活方面的困惑與掙扎,本書作者以客觀深刻又富有人情味的口吻答覆了所有問題。─摘錄自序言─ -
论原罪与恩典
本书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在本文集中可以看到这些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论证影响既深且远,在后世,已本性与恩典以及理性与其实为题的问题一再重新被提起,引发争论。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和伊拉斯谟的论站比较著名,双方都引用奥古斯丁,但是观点却大相径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正统主义者巴特和自由主义神学家布伦纳亦爆发了关于启示与理性,恩典与本性关系的论战。只要既坚持有一个全能全善的上帝,又坚持伦理行为出自人本身的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便是一个永远令人着迷,充满张力的问题。 -
圣言的倾听者
神学人类学当代经典。从康德的认识哲学 、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以及阿奎那的经院形而上学出发,构筑起宗教哲学的一个新基础。 -
当代女性独身教友
有人戏谑独身教友为:「一人赚钱一人花,一人流泪一人擦」。果然如此吗?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些作单身奉献,终生为教会服务的妇女们。她们步历代献身教会的贞女们的后尘,珍视自己的圣召,往往在教会及传道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天主教会着实迄自初期教会已有女性教友独身的现象,且在可见的未来预测方兴未艾。面临当今社会与日俱增的未婚单身女性,女性独身教友自有其时代意义。 本书娓娓道来女性独身教友的由来及其演变。进而访谈了十位独身女教友的个案,分享她们的圣召,试图从她们的圣召分享中,分析促使她们度独身奉献教友生活的因素;以及其灵修特质。给我们认识这种特别的圣召,并提醒其它单身教友注意自己会不会有这种圣召。这类探讨可谓凤毛麟角,希望本书期能抛砖引玉之作用。 -
西學東漸之序章
「西學東漸」之得成系統,且維繫經久,始於明末清初,故稱「序章」。本書通過中外文獻之對讀及互證,考論沙勿略未能入華之始末,羅馬耶穌會與「遠東耶穌會傳教集團」性格之不同,范禮安適應政策形成之背景及其本質,《職方外紀》書題及其背後隱藏之微意,《職外方紀》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明史》《清朝文獻通考》等之影響,耶穌會草創與伊斯蘭文化之關係,「大西洋」「天學」等觀令之推闡等,多有發前人之未發者。 本書之最大特色,在廣泛徵引乏人問津之中西文獻,尤其大量採用外文原始資料,牽涉九國語言,包括德、法、俄、日、意文等。此等資料,多未有中英文譯本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