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抗的文化(当代学术棱镜)
为最广大的读者写作,替最多的人改变生活。这就是胡克斯的选择。”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她赋予文化批评以敏锐的眼光和无畏的精神……她的声音迫使我们直面美国生活中的政治暗流。” ——《纽约时报书评》 “胡克斯的风格尖锐但易懂,阐发中常运用个人经历,令人耳目一新。读者可以不赞同她的政治观点,但她渴望对维护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其他政治压迫体制的文化制度进行反思,她的精神让这些文章充满活力,很少有人能不为之感动。” ——《出版者周刊》 《华盛顿邮报》认为,关心当代非裔美国文化的人没有谁会忽视贝尔·胡克斯激动人心的女性主义探索。胡克斯第一次著书时年方十九,历时八年该书才得以出版。 《难道我不是个女人》的最终上架终让全美瞩目。该书引发了争议和辩论,最重要的是,该书出现的时机恰好。它批评了当时白人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种族主义。1995年《反抗的文化》首次出版时引起了类似的关注。这本书涉及广泛,包括麦当娜和斯皮克·李等,是一部毫不留情的批评文集。正如胡克斯本人所言,质询流行文化能够成为一个“有力地进行干预、挑战和改变的点”,而干预、挑战和改变,胡克斯最在行。 贝尔·胡克斯,女性主义思想家,纽约城市大学杰出的英文教授。她的写作话题广泛,涉及性别、种族、教育和当代文化中媒体的作用。 -
亚文化之后
《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是研究青年亚文化理论和个案的新近著作,包括“理论阅读”和“个案研究”两部分。前者试图对在青年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普遍分析模式的亚文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再评价,涉及对亚文化理论的起源、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后亚文化理论、亚文化争论的批判性解读。后者包含对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各种文化空间(酒吧、夜总会、卧室、互联网等)和经常参与的各种文化实践(社交聚会、穿着文身、泡吧上网等)所做的有趣剖析。 -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政府砸大錢辦活動、蓋蚊子館,民眾得到了什麼? 當增加人潮、錢潮變成文化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文化會走向何方? 誰的文化?誰的記憶?誰的歷史? 誰在文化產業化中獲利?誰又被犧牲? . 9篇台灣在地經驗,9種視野與觀點 文創發展狂潮下,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 . 「文化」是發展的還魂丹? . 近十餘年來,有個遍及全球、日漸興盛的趨勢,嘗試以各種「文化」之名,開啟城市與區域「再發展」或「再生」的新契機。 . 但文化不僅是商機或美學行銷手法,還有著多種詮釋可能,牽涉了社會群體的記憶、認同、意義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引發的爭議。即使官方、業界和大眾都寄望文化是門好生意,期許文化產業的榮景,文化卻不是那麼容易被馴服,溫馴地成為地域發展的穩定驅動力。 . 本書通過對於台灣各地實際案例的分析,檢視橫跨於文化領導權、文化經濟、文化抗爭之間的文化治理場域,並且格外關注文化治理策略如何成為地域發展的重要推力,從而開啟了多方勢力角逐的空間政治。 . . 本書特色 . 關於「文化治理」 . 文化治理既是以文化作為治理的對象,更是通過文化來治理,達成狹義文化以外的政經社會效果。 . 因此,文化治理可能涵蓋了各級政府的藝文、教育和媒體政策,牽涉歷史保存、鄉土教學、地方文史、戲曲活動、客家節慶等的規劃與補助,也包含了以文化、歷史或認同之名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以及鞏固政權正當性的各種措施。 . 於是,文化治理與文化領導權、文化政策、文化經濟暨文化產業,乃至於文化政治,甚至是文化抵抗,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 使用文化治理一詞來稱呼這個龐雜且漸受重視的領域,則是為了涵蓋跨越公私部門的治理機制或執行網絡,並呼應法國學者傅柯所指點的,集體人口及個別主體之行為引導與知識和技術介入, . 展開一個專注於權力關係、主體塑造,以及文化之政經效用的研究領域。 -
香港有文化——香港的文化政策(上卷)
戰後香港,中西與國共勢力匯聚,港英尊重法治及自由之餘,因事制宜,因勢利導,一度使香港成為多種族群、思想與制度混雜並存而開花結果之地。可惜除了零星研究項目之外,梳理史實、汲取教訓的功夫做得不足,以致本地學者常有建立香港研究之呼籲(洪清田謂之「香港學」)。文化政策方面,過去港英政府在戰後由於享受世界長期經濟增長的成果,兼且是來自境外而又有管治年限的殖民專政,故此只需行政技術穩當,能夠應付短期的市民需求即可,無必要整理出一套總體文化政策,留存後世參考,其道理就正如港英政府毋須整理出一套具備學理的工業政策、旅遊政策、教育政策、青年政策或房屋政策。政治學理遺產之空白,令香港在回歸之後,政府面臨空前考驗。行文之際,觀乎回歸十年以來政府的種種失策與失措,空白的政治學理遺產,正是特區政府的致命傷,整個政府猶如一套不能自我陳述道理的自動化機器。筆者有幸涉政十年,撰寫本書,亦在於補前人空白,資後人參考。 -
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
博物館是一透過空間安排來保存記憶的機構,它蒐集各式各樣物質文化,並且透過典藏、詮釋與展示等方法,保留見證人類文明之歷程並書寫歷史。 有異於一般博物館對人類歷史文明的歌功頌德,調性截然不同的創傷性博物館記錄了人類因戰爭、政治等利害衝突而劃下的深刻傷口,任憑時空遞嬗也無法弭平其不可挽回的遺憾。此類博物館内展示的歷史文物,讓所有參觀者如身歷其境般,在沉重肅穆的氛圍中使心靈尋獲滌淨與安撫的出口,藉此期盼傷口的癒合。 本書除了分析國内外知名創傷型博物館如:猶太浩劫紀念館、二三八紀念館、廣島和平紀念館之展示設計外,對於不同背景的參觀觀衆,其參觀博物館的經驗是如何影響並形塑其個人之創傷記憶;或是不同的博物館及其展示敍事是如何與個人及國家民族之創傷記憶交織,而形成創傷之時間與場域…這些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 -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讲述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如果说人类在20世纪的现代文明成就超越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成果,那么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叠加了所有时代的恶果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存在,这一切都缘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明,亦即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及价值认识的欠缺,这就是终极的文化问题或哲学问题。而文化人类学正是研究这类终极问题的基础学科,它旨在描述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揭示文化的特征和类型,比较各种文化间的异同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文化的传播及相互渗透等。这种研究途径,无疑为深入解剖人类本身、向人类自我复归开拓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