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时代
本书主要探讨作为当代全球化社会重要特征之一的艺术与文化上的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论题。本书的各个章节,既涉及到对新近及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哲学分析,也包含了对反映于哲学上的各处理理论所做的研究。在带有引言性的章节里,并且结合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的分析,论证了当代文化,即后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视觉化,而且是全球化和商品化。作者指出,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以及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和连续性;在第一章,作者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对现代和后现代的视觉艺术与文化论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且认为,近来的图像崇拜文化实践与图像破坏的理论反响在西方历史中是经常出现的。作者认为,莫里斯·格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不仅是克服现代西方人把主客体分开的基础,而且也是战胜把造型与话语分离的基石。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作者在第四章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部早期著作进行了长篇分析。 目录: 译丛总序 内容摘要 序 第一章 “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 第二章 满足眼睛 第三章 直接标示物:布莱森、梅洛一庞蒂与超越 第四章 话语与造型:利奥塔的遗产 第五章 山脉摄影与民族个性的建构 第六章 美学与缺席的政治:意大利未来派 第七章 艺术和文化中的后社会主义:视觉艺术 第八章 辩证美学与二元方法:论新近的政治化艺术 第九章 辩证美学与二元方法:论新近的政治化艺术 第十章 自然与情感:埃里克·布拉托夫 第十一章 美学:马塞尔·杜尚前后 附录 英中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黑皮膚,白面具
等待了半個世紀,這本曾經震動了黑人世界和歐美知識份子的經典名著《黑皮膚,白面具》,中譯本終於問世了。 後殖民論述的不朽經典,黑人世界對帝國主義發出的反抗之聲!《黑皮膚,白面具》是一本劃時代意義的著作,它推翻了殖民時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白-黑」、「優-劣」刻板觀點,為宰制關係做了深層的文化與價值觀照。本書讓黑人和白人全都重新洗了一次眼睛,也替「後殖民論述」發出了第一個聲音,在近代思想史上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南方朔/文化評論人《黑皮膚,白面具》抗拒簡化的閱讀方式,周旋在身體與慾望以及權力與規訓的縫隙間,生產當代之「差異」論述。書中既控訴殖民帝國主義的不公不義,也提出精神醫學的反思,從精神分析下手,走出精神分析之外,供給當代種族與社會運動的養分,又與文化研究、女性主義與同志理論的交疊。法農以殖民暴力逆向反擊,清楚刻劃出了殖民主義自我毀滅的必然軌跡。-- 黃心雅/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副教授《黑皮膚,白面具》是至今為止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黑人生活世界提出最深刻分析和最有力批評的著作,更是黑人自覺與革命實踐的傳世經典。法農不僅開創了「政治精神醫學」的批判性理論,將個人的痛苦與主宰的社會秩序聯繫起來,將殖民主義與精神病理的關聯性作了最深刻的描述,還以直接的醫療實驗進行臨床改革行動。法農的理論與實踐使他成為一個先鋒、激進的政治運動家和精神醫學家,並為「去殖民化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of decolonization)奠定了基礎。-- 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推薦者:呂旭亞、宋國誠、吳錫德、南方朔、黃心雅、廖咸浩、陳芳明、鍾喬 談到後殖民論述,絕對不能不提到法農(Frantz Fanon)。法農出生於法屬西印度群島,中學時代移居法國,並進入里昂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治療。原本,他熱切認同法國的一切,但法國同胞卻因他的膚色而歧視他;痛感於黑人的被迫害與非人化,他參與編輯黑人學生報,發出不平的憤怒之聲。一九四○、五○年代第三世界獨立運動的風潮,更刺激他思考被殖民者的存在處境,他以過人的洞見及創意,運用精神醫學這項探索人類深層心靈的分析工具,將壓抑、認同、發洩、人格扭曲等概念,擴大到集體的殖民與被殖民關係的觀察。 《黑皮膚,白面具》是一本劃時代意義的著作,也是被殖民者最深沉的痛楚之聲。法農以充滿感情而又冷靜的筆觸,訴說著黑人如何在殖民主義中失去他的主體性,直到他的身體、慾望和行為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黑人是落後的,愚昧的,野蠻的,白人才是進化的文明人,白人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每個黑人在靈魂深處都渴望將自己提升到白人的位階,一心求取白人的認可,以證明自身的存在及價值。因為,詮釋的權利只掌握在白人手中。法農沉痛地指出:「白人文明、歐洲文化,在黑人身上強加了一種存在的偏差……黑人的心靈,其實更是白人的建構。」 黑皮膚的人為何要戴上白面具?因為白人的優勢權力位置把黑人化約到膚色的生物層次來對待,因為這個世界是透過白人的眼睛來觀看,只有戴上白面具,黑人才能去除心底的焦慮,假裝自己踏入白人的行列。渴望「漂白」是被殖民者最扭曲的悲哀,它對人性尊嚴的傷害非常深,就連法農這位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識分子,於三十六歲臨死之前都還被這種惡夢驚醒:「他們要將我丟入洗衣機裡洗白。」 黑人要如何找回主體性?法農指出:「作為精神分析者,我應該幫助我的病人看到他的潛意識,放棄他自我『漂白』的企圖,同時幫助他採取行動,改變既有的社會結構。」法農認為,在殖民主義中,黑人只有死路一條,他的精神結構將永遠處於瓦解的危機中,漂白的潛意識慾望將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夢想;只有拒絕再做奴隸,主人才會徹底消失。 《黑皮膚,白面具》是黑人世界反抗帝國主義的第一道呼聲。它推翻了殖民時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白-黑」、「優-劣」刻板觀點,為宰制關係做了深層的文化與價值觀照。它為「後殖民論述」燃起第一把火炬,至今仍照耀著我們的思考和陰影,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
媒介研究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中文版)的内容和组织结构还可以看出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核心的欧洲媒介研究与美国主流大众传播研究在课程设置、思路和方法论上的一些差别,以及二者近些年来在学术界的互动与融合。媒介研究通常被分为三个研究领域,这也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中文版)所用的分类模式:文本、机构和受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媒介研究领域的分类、主要概念、核心问题、研究切入点等,为初学者提供了进入这个学术领域并能够利用专业的概念和思路参与讨论的基础知识。作者提供的文本分析“工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内容:通过梳理关于媒介机构的争论,作者审视了提供媒介内容的组织机构,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媒介产业;在有关受众的章节中,作者对受众的各种情况及其对媒介的消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被建构的女性
绪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解读性别问题 第一部分 社会性别综述 第一章 社会性别概述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性别角色塑造 第三节 社会性别制度 第二章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第一节 性别歧视的存在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 第三节 性别平等理论 第四节 中国的性别平等历程 第三章 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实践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 第四章 社会性别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研究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节 女性主义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图景 第五章 阅读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女性气质的再现 第二节 规训身体的力量 第三节 健康中的性别问题 第六章 性政治 第一节 性的建构 第二节 性的等级和性解放 第三节 女性情欲 第七章 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制度 第一节 公与私的划分与性别分工 第二节 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 第三节 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 第八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第一节 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质 第二节 两性在就业中的不平等 第三节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 第三部分 社会性别的社会文化建构 第九章 知识、语言和空间 第一节 纯真知识的终结 第二节 语言与主体建构 第三节 性别化的空间 第十章 社会理念和社会价值 第一节 惯习和风俗 第二节 宗教与性别系统 第三节 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第四节 媒体与再现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 第一节 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社会制度 第二节 以性别分类公共政策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四部分 理想中的社会性别 第十二章 社会性别与发展 第一节 妇女议题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 妇女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参考书目 有关女性和社会性别研究的部分网站 后记 -
文化与公共性
此书所收各文的作者均为国际著名学者,是近年来活跃在西方学术舞台上的重要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们的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性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书中的论文涉及到公共领域、现代性和全球化等问题,它们不仅是从西方社会历史现实中提出的基本问题,其理论的启发性和有效性不仅囿于西方社会,对正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有重要的借鉴和研究意义。 -
电视与社会
《电视与社会》是一本教材。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视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该书探讨了电视文本的结构以及这一文本的制作和消费方式。第一部分是关于电视节目喻为文本的分析,涉及诸如电视的写实性、叙述性、类型、意识形态,电视节目和家庭的特色,以及肥皂剧和新闻的性质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电视的制作问题。该部分首先论述了电视业的整体结构,比如电视的资金筹措和发行方式、电视的全球化、传媒的扩张、电视的政治经济学等问题;接着探讨了电视机构内部的运作机制问题,内容包括制片人的作用、制片班子的工作方式、电视名人以及制片人对观众的认识。最后一部分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电视观众理论进行了探讨。这部分还探讨了对观众的研究历史、评估观众的方法、电视收看的家庭环境以及电视访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