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本书是一部关于文化理论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通俗文化、“文化与文明”传统、文化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通俗政治等,适合文化理论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书再讲两点。第一,这是首次全方位的研究,提供了对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关系的详尽理论分析和批评评论。它从在定义研究术语过程中引出的问题开始,然后从葛兰西派文化研究的观点。本书每个章节都发展通俗文化学术研究作出过贡献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论作了评论。第二,本书提供了对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之间关系本质的分析和评论,从而从两个方面对当前文化研究当中的通俗文化研究的讨论作出了及时的贡献。 -
叛逆的城市
戴维·哈维教授在《叛逆的城市》中汇集了他近年有关城市理论(城市阶级冲突、建筑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社会运动)的学术论文(第一部分)和有关重大城市社会运动理论解释的报纸评论(第二部分)。本书可以说是戴维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探索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导论。 -
表面与深度
艺术该如何欣赏?是耽迷于动人的形式或外观,抑或是“穿透”其表面,探寻其心理、政治、文化或历史的内涵? 美学史上,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大有人在,表皮与深层的张力贯穿了整个理论发展的历程,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德里达、迪基,莫衷一是。 《表面与深度》一书应对了这一难题,通过探讨思想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综合运用了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方法,揭示了美学中,形式与意义、逻辑与价值、趣味与惯例、历史与当下等范畴的关系。 -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同时也是该领域一位最重要的专家撰写的学术专著。 《艺术社会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这些研究和《艺术社会学》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艺术社会学》还讨论丁关于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的意义方面新近出现的争议。“ 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25年来,这是我记忆中唯——本让我既觉得有趣又收益良多的教科书。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同时鲜活地展现丁关于文学、音乐、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社会学领域最经典和最前沿的研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研究者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艺术时所发现的迷人风景,而专业学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正在发生什么。”——艺术/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重量级学者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加州伯克利大学。 本版为2009年《艺术社会学》的再版,收录在集团凤凰文库丛书下。 -
希望的源泉
《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收集了雷蒙·威廉斯的早期著述以及晚期的主要论文和讲座,并首次收录了他后期的重要政治著述,包括他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的透彻评估。本书的中心主题包括:民主文化的本质、传媒的价值、绿色社会主义、核威胁、国家和艺术的关系等。在本书中,无论 是个人的、纲领性的还是论战性的文章,都反映了威廉斯长期以来为建立“新左派”工程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激发了广泛的灵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自恋主义文化
我们是否爱上了我们自己?是否在追求自我满足时牺牲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是否在疯狂追求“自我”和“性解放”的同时,失去了亲密、欢乐与互相之爱? 正如本书于1979年问世时所指出的那样,它要阐述的是“一种正在死亡的生活,一种崇尚竞争的个人主义文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和西方社会,焦虑的、自我关注的自恋性格,正逐渐取代了弗洛伊德时代那种深受超我意识压抑的歇斯底里型性格。 作为个人主义发展的结果,自恋主义,正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核心性格与心理特征,也是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与心理危机的根源。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心理和文化批评的经典之作,对于美国乃至西方的学术界以及社会公共议题影响巨大,并获得了当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