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3,历代服饰卷(上)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上)》为《中国织绣服饰全集》中的第三、四卷《历代服饰卷(上下卷)》是一部具有发展史的意义、迄今为止最全面展示历代服饰形象臾宝物的图集。 中国服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度过了几千年的相承、发展,创新的历程。在历代的衍变中,不断地汲取其他民族服饰形式加以充实,但仍然保持着我国固有的特色。从最初“衣”、“赏”形制的产生,至沿袭今日的“衣裳”名称,已成为囊括各种服装的总称。历经了时代的演进,朝代的更替,中华各民族服饰的形成的“上衣下裳”,这是西周出现并不断豊富完善的、饰有“十二章”纹样的帝王的“衮冕”服和“弁服”这是盛行于春秋战国绣有各种龙风虎纹样的“绣衣”;流行于两汉的直裾或曲裾的“深衣”;这有南北朝时期的独具特点的“礼堂”衫;以及丰富多彩、革贵大气的盛唐服饰;及至两宋宽博的“直掇”与“褙子”;元代的“质孙”、“辨缐袄”;明代品级分明的補服;清代独具少数民族特点的“八旗”服装与缺襟袍等,均为各个朝代服饰的典型。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上)》分为两卷本,上卷从远古至两宋,下卷从远春西夏金元元至清末。主要展示公元前两、三千至二十世纪初,具有历史价值与美术价值的各个朝代表性的服饰国像与宝物图片一千四百八十九件。卷首分别发表《中国服饰发展历程(上下)》,选编的每幅图片都有图版说明。 -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造办处是清宫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于康熙年间成立,营运至一九二四年。造办处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先后设有六十多个专业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造、贡品收发、罚没处置以及洋人管理等事宜,是宫中具有实权的特殊机构。造办处档案如实地记录了各类宫廷制品的名称、来源、时间、规格、用料、开销、工序、去处以及皇帝的旨意,为清代工艺制作研究和文物鉴定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依据。而其中有关皇家宫殿园囿、各类典礼活计、贡品赏赐、洋人供职、匠役管理、查抄家产等记录,是研究清代宫廷文化、民族关系、宗藩礼仪、中西交流等问题最具权威的第一手资料。造办处档案完整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按档簿类和折件类两大系列推出,系列内采用编年体例。第一期档簿类,辑录造办处档簿五千余部,总计出版一百十一册;第二期折件类,辑录造办处折件类档案七万余件,预计出版九十册,年代自康熙至宣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文物馆将联手进行深层次开发:按人名、地名、作品等编制中英文分类索引;档案与清宫藏品对照研究;翻译出版有关造办处的满文档案;建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研究文库」;与海内外有关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展「造办处档案与清宫文物」专题研究;举行「清宫造办工艺特展」等,以推动清宫文化与文物研究。 全书共55册,定价:38000元人民币。 北京华翰轩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售 联系电话:13146812822(陈先生) 010-84651957 QQ:25261020 电子邮箱:hhxy88@163.com 网址:www.hhxybook.com -
中国衣经
从《中国衣经》,纵看中国衣文化历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使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树一帜的重要地位。其一,是以人伦思想为主线的人文精神,贯彻于包括衣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服饰各种形态,其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博大精深;其二是中国传统服饰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它既承袭着统一的文脉,又具各民族多元特色,其表现绚丽多彩。 -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器皿
器皿的古今之变,虽然一时难有察觉,却是客观存在的。商周礼器经过春秋、战国,到汉代已经所剩无几,汉人对前代的铜器多不认识,所以后汉经学家制定礼器多不合古制。直到北宋,金石之学兴起,把古钟鼎彝器图写成书,追三代贵遗风,禆益庙堂,宋、元、明、清四朝,无不受其影响。古人笔记杂着零星记载的各种用器,大多语焉不详,缺乏研究,仅仅可以看作资料,器皿作为专门学问,应该从宋代的考古之学开始。 本书是广泛收列各种器物名称,包括正名、别名、俗称、古名、今名等:整体及部件名称。共收词五千九百二十五条,正文插图一千九百零七幅。 -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
-
雍正朝满文硃批奏折全译(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