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
親炙那一代知識份子的凜然與追尋 一九六○年代以降,為台灣各種文學刊物∕文化出版生氣蓬勃的奠基期。鄭樹森教授自一香港僑生的身分負笈台灣起,即深入參與台灣、香港兩地的重要人文刊物,如《大學雜誌》、《文學季刊》、《現代文學》、《聯合文學》、《八方》,以及環宇、晨鐘、允晨等多家出版社編務。其後往返台、港,陸續串連起兩岸三地的人文及思想交流。 本書追憶當年交往文友、師長間的文學因緣,以及「白色恐怖」環境下的艱辛歷程;而居間協調台、港、中三地文學交流,促成報章媒體與世界性文學的密切連結,是華文文學發展史上一位重要推手的精彩記述。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的出版,除了追憶、記錄精彩的知性年代之外,也期讓讀者重溫、重新認識到,當年那群充滿理想的文化人,是如何在壓抑、箝制的環境中,透過文字的力量奮力突圍,一點一滴傳遞自由的思潮與智識,實踐改善個人思維與群體社會的抱負。 -
On Collective Memory
How do we use our mental images of the present to reconstruct our past? 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addressed this ques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work on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established him as a major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sociology. This volume,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ion of Halbwach's writings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mory, fills a major gap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Halbwachs' primary thesis is that human memory can only function within a collective context. Collective memory, Halbwachs asserts, is always selective; various groups of people have different collective memories, which in turn give rise to different modes of behavior. Halbwachs shows, for example, how pilgrims to the Holy Land over the centuries evoked very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events of Jesus' life; how wealthy old families in France have a memory of the past that diverges sharply from that of the nouveaux riches; and how working class constructions of reality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ir middle-class counterparts. With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by Lewis A. Coser, this translation will be an indispensable source for new research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cultural memory. Lewis A. Coser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Sociology Emeritus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nd Adjunct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Boston College. -
粉末都市
-
地方
什麼是地方?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甚至可以說人文地理學就是地方的研究。但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包裹於常識裡面的字眼,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的交纏使得這個名詞充滿了魅力。你搬進宿舍裡,貼上海報,在桌上放一些書,等等。然後,這個空間就變成了你的「地方」。北緯40.46度、西經 73.58度,對你可能沒什麼意義,但如果我們知道那指的是什麼「地方」,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以「地方」來說,那是:美國911事件,紐約曼哈頓被炸掉的雙子星大樓的所在地。 本書使用新聞、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實例解釋抽象概念,追溯1950年代以來「地方」概念的發展,思考人與地方如何產生情感聯繫,我們如何認同、記憶、想像某個地方,又如何排斥某些元素進入「我們的」地方,並思索「地方特色」是否因為全球化的席捲而消失殆盡。 =========================================== ■本書目錄 圖目錄 叢書編輯序言 謝誌 一 導論:定義地方 空間與地方 地方與地景 地方做為一種認識方式 本書其餘章節 二 地方的系譜 區域地理學 發現地方:人文主義地理學 地方是家園? 基進人文地理學與地方政治 地方是「在世存有」vs. 地方是社會建構 地方、實踐與過程 地方、開放與變遷 地方的終結? 結論:地方的各種版本 三 解讀「全球地方感」 歷史脈絡 哈維論地方 全球地方感 超越反動與進步的地方感 結論 四 運用地方 創造地方 安適其位∕不得其所:地方錯置 結論 五 地方資源 地方的重要專書 地方的重要論文 導論性的地方著述 其他有關地方的專書和論文 地方的其他研究取向:生態學、規劃、建築 重要期刊 網路資源 學生研究計畫與作業 參考書目 索引 -
男男正傳
《男男正傳》,記錄了六十三歲到八十九歲的一群老年男同志的歲月故事, 在男同志似乎永遠青春澎湃慾望奔騰的形象外靜靜述說著具體生命的平凡與精彩。 -
街邊有檔報紙檔
誰說研究報紙檔「小題大做」?且看有關業界之百年興衰: 1903年,《南華早報》創立,肩負「反清」重任。翌年,首個流動報紙檔在中環花園道開檔,開後世報紙檔之先河。 1930年,報紙仔及報紙妹穿街過巷兜售報章。 1955年,痲瘋病等傳染病康復者,給刻意安插在佐敦碼頭,經營報紙檔。 1956年,深水英籍警司,設計了首個標準報紙檔。 1960年,經改良後的設計規格,立此存照於1960年政府憲報。 1980年,報紙檔物料由木製改為鐵製。 1990年,贊助商贊助的報紙檔日漸大行其道。 2000年,報紙檔數量每況愈下…… 從首個流動報紙檔之誕生,到其如何充斥市面,還有報紙檔之設計顏色密碼與報販的生涯與身份確立,本書作者將一一道出。通過本書,讀者將發現報紙檔背後呈現的香港大歷史小歷史之進程,是不可小覷及必須保育的街頭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