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蓮說
「我寫《愛蓮說》完全是因為有話要說。不過倘若仔細思量,情況或許兩樣,因為有許多話其實不必說,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應該好好的說。」 -
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
质疑令球现代性应阐发潜藏的记忆,警觉别样的历史轨迹和背景,历史想象封冻于历史终结论。本书论证,虽然历史与记忆面临危机,或被组装成古雅的消费景观,但它仍然是强有力的抗拒资源。历史意识在批判僵化的历史叙述,潜心寻求文化记忆,发扬未完成的可能,展望出中国现代性的别样风景线。 -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每個人都可獨力打造專屬自己的記憶之宮。 你走進了一棟房子。 房子相當寬敞,但又沒有大到顯得空洞。房子裡的光線很充足,但又剛好不致於全無幽暗。所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棟房子的四角,各有一番光景。 東南角,有兩個人。一個高大壯碩的勇士手裡舉著一把長戈,作勢要攻擊。另一人則握著他的手腕制止他。 東北角,則是一個女人。很像畫裡的西夏回回女子的打扮。 西北角,有一個農夫。正在拿著鐮刀在割稻。 西南角,則是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在戲耍。 1582 年,耶穌會神父利瑪竇,為了把天主的福音傳到東方,來到澳門,次年進入廣東。那個年代洋人要想進入中國取得定居、傳教的資格,艱難非常。利瑪竇為了入鄉隨俗,結交知識份子與官府,融入中國社會,使盡了辦法。早期他為了方便中國人理解與接納,不惜身披袈裟,以「番僧」的面貌出現,後來則改留髮蓄鬚,儒巾儒服,以更為中國人所接受的儒者而活動。 利瑪竇終於歷盡艱險,得以從廣東逐步往內陸轉進,最後定居北京,在中國前後居住27年而去世,完成他的使命與心願。他所憑藉結交中國社會各界的,除了從西方帶來的一些新奇事物(如西洋鏡、鐘錶)之外,就是各種知識。(尤其天文、數學與地圖。利瑪竇引入中國的世界地圖,讓一直以為自己是世界唯一中心的中國人大開眼界。)除此之外,利瑪竇還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幫他快速學習中國文字,進而與中國社會溝通,並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國人看一個洋人竟然可以讀中國書,已經夠神奇了,看他表演過目不忘的功夫就更覺不可思議。(利瑪竇可以匆匆看一眼四五百個字,就倒背如流。)於是利瑪竇乾脆寫了一本書來說明自己獨特的方法,送給他的中國朋友。 這本書就是《西國記法》。前面所說的走進那棟房子看到的四個角落的光景,則是利瑪竇在書中敘述他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中國文字的方法。 東南角,舉著長「戈」的勇士有人制「止」他,那是「武」。 東北角,「西」夏回回「女」子,那是「要」。 西北角,農夫拿著鐮刀(?)在割稻(禾),那是「利」。 西南角,「女」人抱著孩「子」在戲耍,那是「好」。 因此這樣一個空間裡的影像,讓他記住了「武要利好」四個字。 在《記法》這本書裡,利瑪竇還舉例說明如何以影像記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方法。 在《利瑪竇的記憶之宮》裡,史景遷以利瑪竇《記法》中四個記憶意象:武要利好,以及三幅宗教圖畫:使徒在波濤中掙扎、去以瑪杵斯的途中、所多瑪的人們為綱,介紹利瑪竇的生平行蹟,並旁及同一時期東西方的政治、宗教、經濟與國際情勢。如「武士」下介紹的是國際戰爭,包括西方的宗教戰爭與中日朝鮮之戰對利瑪竇生存環境的影響,「波濤間的使徒」則介紹當時船旅的危險、耶穌會士乘船越洋,在印度、中國、日本等東方地區佈道時遭遇的恐怖與艱辛。 本書描寫探討的背景,主要以利瑪竇出生(西元1552年)前二、三十年展開的宗教改革與新舊教對立、歐洲各國間不斷發生的戰爭為起點,特別是利瑪竇抵達中國(西元 1583年)後東西方圍繞著宗教所發生的種種,直至利瑪竇逝世後數年為止。這段期間,也正是明神宗在位時期,明帝國面對內政腐敗、對倭寇的恐懼與中日朝鮮戰爭等紛至沓來的問題而無力收拾。 透過史景遷以無數條細微如絲的東西方史料,一棟置放了利瑪竇的傳教生涯,及其大時代的東西方事件交錯所建構的華麗宮殿跳躍然紙上。 =============================================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記憶之宮的建立 第二章 第一個記憶形象:武士 第三章 第一幅插圖:使徒在波濤中掙扎 第四章 第二個記憶形象:回回 第五章 第二幅插圖:去以馬忤斯的途中 第六章 第三個記憶形象:獲利與豐收 第七章 第三幅插圖:所多瑪的人們 第八章 第四個記憶形象:第四幅插圖 第九章 記憶之宮的秘密 利瑪竇:大事年表 縮略語 參考書目 -
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
《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是一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的遊記回憶錄,一個充滿自省和比較的旅程。 寫香港成長的一代,到外面去,又再回來。寫他們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反省其成長的背景,面對現實的劇變。 從一些比較熟悉的普通人物身上,看他們如何承受挫折、化解煩惱,在傾側 的時代自己探索標準,在混亂凝聚素質。 -
重訪邊城
一九六一年秋,張愛玲先訪台灣,再到香港,這是張愛玲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台灣。一九六三年三月,張愛玲將此行的見聞寫成一篇英文遊記〈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于美國雜誌《The Reporter》。二○○七年,張愛玲作品的版權繼承人宋以朗重新整理家中的張愛玲資料,沒想到卻找出三十四頁張愛玲從未發表過的〈重訪邊城〉中文手稿,經過比對,發現它並不是〈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的中譯本,而是張愛玲在上世紀八○年代以中文重新寫作的新版本。 台灣與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邊城,透過張愛玲靈巧煥彩的文字,我們得以一窺舊時台灣的面貌,也略嘗張愛玲對香港的淡淡鄉愁之情。 -
城市的历史
台大城鄉所 夏鑄九 教授 輔大歷史系 王芝芝 教授 建築評論家 黎辛斯基 聯合推薦 城市—— 先於國家的人類組織,人類集體創造力的來源, 了解城市興衰的動力,便掌握人類演進的方向。 城市—— 人類渺視自然、自我沈淪的產物,還是新秩序的偉大創造? 城市先於國家,它是人類最早的群落形式。人群聚集生活後,如何定義彼此的關係?如何確定彼此的界線?彼此互動又會產生如何的新事物?透過城市的建造,法律、商業、宗教、文化、藝術相應而生。「城市」不只是摩天大樓的陳列展覽,更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多樣的人文內涵,造就不同的城市風貌。連接每個時期獨領風騷的城市,就是一部世界史的縮影。 在這本出色的權威之作中,備受讚揚的都市計畫者及暢銷作家克特金,帶領我們一探橫跨萬年的城市生活演變史,並藉此探討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城市如何壯大?最後,作者將恐怖主義納入考量,討論未來城市的發展,探索今日宗教及文化引發的爭端如何對城市的未來構成致命的威脅。此外,菁英分子受到吸引前來大城市,卻游弋於聲光色的各式體驗中,一座城市的中心價值如何面臨崩解?我們又如何能夠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本書格局浩大,不只討論一般古蹟維護、綠地保留的都市議題,更抓住時代脈動的論述,重申人類美好城市生活之所在,使得本書榮登以路易斯.孟福(Lewis Mumford)及珍.雅各(Jane Jacobs)為首的傑出都市學者之列。 黎辛斯:「基一本讓人欲罷不能、耳目一新的論著,是都市計畫者除了路易斯‧孟福、彼得‧霍爾及費爾南‧布勞岱等人的著作外,書架上也不可少的一本書。」——《完美的房子》、《金窩、銀窩、狗窩》、《螺絲起子演化史》作者,賓州大學都市學教授。 Michael Barone:「沒有人比本書作者更瞭解城市,更有資格傳授我們有關城市的歷史。本書帶我們從古巴比倫的城市一路探訪現代正蓬勃發展的都市遠郊,一段精彩而生動的城市之旅就此展開,絕對讓你滿載而歸。」——《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專欄作家和《美國政治年鑑》作者。 Fred Siegel:「若你想知道為什麼美國和歐洲的城市未來最好交相融合,為什麼布希贏得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就該閱讀本書的城市興衰史。」——進步政策學會資深研究員及《城市之王:朱利亞尼、紐約及美國生活的特色》一書作者。 Bob Lanier:「對都市生活有一番獨到而精闢的見解……值得一讀。」——1992—1998年的休士頓市長。 目錄 第一部份 起源:全球各地城市興起 第一章 神聖的起源 第二章 施展權力——皇都興起 第三章 最早的貿易都會 第二部分 歐洲古典城市 第四章 希臘文明 第五章 羅馬——首座大都會 第六章 古城衰微 第三部分 東方時期 第七章 伊斯蘭世界 第八章 中國的城市 第九章 錯失良機 第四部分 西方城市重新稱霸 第十章 歐洲的城市復興 第十一章 財富之城 第五部分 工業城市 第十二章 英美的城市革命 第十三章 工業主義及其不滿 第六部分 現代大都會 第十四章 追求「更好的城市」 第十五章 郊區的勝利 第十六章 後殖民困境 第十七章 「遠東之冠」 結論 城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