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大德意志师(上)》是一部活生生的“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从起步到巅峰,最后步入毁灭的历史写照。大德意志师可以说是德国军队的"活历史"部队,它从一支小分队逐渐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为军。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的几乎所有重大战役,赢得了德国国防军的最高荣誉:共有84人获得骑士勋章。被最高统帅部誉为"东线德军消防队"。然而它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总共有5万人阵亡,其中包括1500名军官。 -
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
本書探討抗戰時期陸軍各階層人員(高級軍官、中下級軍官及士兵)的組成及素質,任免、升遷調補、獎懲考績、待遇福利、退役撫恤等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以及中央與地方人事的關係,檢討其所面臨的困難,並對其成效加以評估。 國軍的人事制度,大部分是仿自德、日,各種法令規章完備,但是制度的樹立,受到外在政治、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甚大。抗戰時期,國軍人事制度的最大成就為國軍在擴編、混編及調動的過程中,黃埔出身軍官的逐漸興起,使得國軍中央化的程度增加,不僅矯正了近代區域主義之失,同時也為軍隊的國家化奠下了一塊基石。 -
Supplying war :logistics from Wallenstein to Patton——战争与后勤
Why did Napoleon succeed in 1805 but fail in 1812? Could the European half of World War II have been ended in 1944? These are only two of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form the subject-matter of this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lively 2004 book. Drawing on a very wide range of sources, van Creveld examines the specifics of war: namely, those formidable problems of movement and supply, transport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o often mentioned - but rarely explored -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books on military history. In doing so he casts his net far and wide, from Gustavus Adolphus to Rommel, from Marlborough to Patton, subjecting the operations of each to a thorough analysis from an unusual point of view. In this edition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van Creveld revisits his now-classic text, and comments in a new afterword on the role of logistics in high-tech, modern warfare. -
斯大林格勒1942
主编推荐 1. 细腻描述二战转折点之战; 2. 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阴暗面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 了解二战从读本书开始; 4. 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没有谁能超越比弗。 内容介绍: 1942年7月起,德国法西斯先后动用150多万兵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并控制高加索地区,然后北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军民浴血奋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将德军全部歼灭,最后迫使德国法西斯停止了战略进攻并且开始走向崩溃。1943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的伟大胜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那时法西斯主义的败退已经很明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二次大战的战局,奠定了苏联卫国战争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础。这本《斯大林格勒1942》以其真实的细节和曲折的叙事,完整描述了战役进程,交战双方指挥者、士兵、普通平民在战争中的不同心态和命运,真实再现了这场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的残酷、人性沉沦和个人的无奈。该书获得约翰逊散文文学奖、沃尔夫森历史史实故事奖和霍桑顿文学奖,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媒体推荐: 安东尼•比弗这部壮丽的、史诗般的著作将士兵眼中的真实战争与小说家的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真实触摸到战争的书。 ——《每日电讯报》 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史诗剧。 ——《卫报》 准确而动人的笔法,具有极高可读性的历史著作。 ——《华尔街日报》 -
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进入20世纪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
古兵雕虫
本书是钟少异研究员二十余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一部总结之作。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军事技术史研究、冷兵器研究及火器研究。在“军事技术史研究”部分中,作者着重从宏观层面讨论了中国早期的军事技术、国家与军事技术发展的关系、冷兵器时代军事技术的演进、中西火器技术发展比较,以及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停滞退化现象等问题。在“冷兵器研究”中,作者着重探讨了中国冷兵器的技术、使用、发展历程、外来影响等几个核心问题,并着重以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代表——剑、戟、弓、甲胄、手砲、拍竿、马车等步战、水战、车战的代表兵器为对象,进行细腻而精当的个案研究。“火器研究”除探讨管形火器的发展、火药的发展应用两大主要问题外,同样选取了铳、炮、枪、烟火等代表性火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全书既有综论性质的总结概括,也有众多角度新颖、分析方法多样的个案研究,并随文附有180余幅插图。该书不仅是兵器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也是近年来古代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一部优秀论著。